一、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1](2021)在《魏晋南北朝临终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湘钧[2](2021)在《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富有盛名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和辞赋大家。陶渊明和屈原李白杜甫比肩,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他创作的诗文以平淡自然、朴实无华的文风,在描绘唯美的自然景色和祥和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现了他对人格的追崇,对道德完人的追崇,他的人格思想更是散发着无限的光芒。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是极其看重人的品格锻炼和修养的。陶渊明生于晋末宋初社会动乱之际,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得不到解决,他将对现实的慨叹、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都融入了他的作品。在经过多次的入仕出仕后,陶渊明意识到他的心灵归宿不在官场之中,在于山水之间也。他的思想在受到玄学思想和佛学思想的浸染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独立风格特点的人格思想。本文的重点偏向于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在本文第一章里首先对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概念进行基本的定义和梳理,逐个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的思想来源,清晰直观地对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想人格做一基本梳理概述。在第二章则分别从社会时代背景和陶渊明思想的不同阶段演变来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在第三章中详细地分析了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从道德、政治、社会和哲学理想人格这四个层面出发,结合陶渊明的作品进行解析,具体阐述他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思想。第四章主要是对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做一客观评价,辩证地思考他的“桃花源”理想乌托邦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并分析他的生态思想、自然思想和他高风亮节的高尚节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
方鑫[3](2020)在《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提出,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以“高中陶渊明田园诗”为个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期总结出适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具体经验,更好地推动古诗词方面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本文先从群文阅读教学法与单篇阅读教学、主题阅读教学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发,对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对高中阶段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再通过“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案例以及相关课后具体评价,做出精读群读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教师反馈几个方面的教学反思,总结出精选切入角度,确定阅读议题;合理选择诗词,优化组织选文;全面分析诗词,恰当选择模式三个方面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借鉴,推动高中语文古诗词方面的教学实践。
刘敏[4](2020)在《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文中认为论及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其悠然自得的隐逸形象,历来为世人企慕。然而,细读陶渊明的诗文作品,我们发现,其最深沉的情感表达是始终无法消解与超脱的孤独感。藉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文作品,对陶渊明的孤独心态进行了探讨。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是基于两种层面的:一是个体被迫承受与社会、他人之间的疏离隔阂;二是个体主动享受独处的独立自由。身处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随着履历与境遇的改变,其孤独心态呈现着由浅入深的变化。从少壮时期孤介性格之养成,到出仕为官时期孤介性格之体认;继而归隐田园坚守固穷,关注生死;再到暮年易代时期,对精神知己的追求,对理想仕途、理想社会之建构,继而总结自我的一生。同时,选取田园生活中的常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心态。他的孤独心态是在孤独际遇中的坚守,在坚守中的孤独慨叹。本文将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对“孤独心态”这一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介绍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交代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创作概况。主要讨论了东晋末年动乱的社会时代,以及门阀政治统治之下陶家的家族盛衰。对所有体现陶渊明孤独心态的92篇作品予以分阶段整理。第三部分探究陶渊明孤独心态的变化过程。以诗文作品为研究主体,密切关注其人生经历,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少壮时期的父丧幼孤,家贫世阻;二是仕宦时期的羁旅孤苦,思归田园;三是归隐初期的人生终逝,坚守归隐;四是晚年时期历经易代,慷慨独悲。可见其孤独心态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第四部分探究陶渊明孤独心态的意象呈现。共分为四种类型:日常生活的特出意象、夜幕时分的孤凄意象、终寻无果的佳人意象和满目荒败的死亡意象。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研究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可以说其主要源起是动荡的社会时代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可见其人其作更深层的情感底蕴。
季雪微[5](2020)在《陶渊明文学创作与诗骚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重要作家,其诗文质朴平淡而意蕴无穷。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凡的地位。细读陶渊明作品,不难发现其对前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继承,《诗经》和《楚辞》就为陶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诗骚传统的生成与垂范。诗骚传统是《诗经》和《楚辞》凝结而成的一种文学精神传统。《诗经》和《楚辞》产生的年代不同、风格不同,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二者逐渐形成关注现实、长于比兴、有所寄托的诗骚传统,泽被后世。此后的汉魏文学沿着诗骚传统一路前进,上至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下到对个人命运的抒怀,不仅在题材精神方面沿袭诗骚传统,在艺术表现上也深受诗骚传统的影响。第二章陶渊明创作题材内容对诗骚传统的承继。《诗经》是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记录了我国古代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面貌。陶渊明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现实社会,书写人生感受。《楚辞》在继承《诗经》的基础上,又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先河,《楚辞》的浪漫主义直接影响了陶渊明的创作,陶渊明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一己之情怀。第三章陶渊明创作精神品质对诗骚传统的承袭。诗骚中的主人公面对理想苦苦追寻,其高洁的精神品质给后世作家以深刻启迪。陶渊明不妥协于黑暗的现实,一心归隐田园,独立不迁的精神品质与诗骚传统一脉相承。《诗经》和《楚辞》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被后代文人士子广泛接受。陶渊明无论为官还是隐居,心中始终关心国家的走向和百姓的命运。第四章陶渊明创作艺术手法对诗骚传统的承接。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艺术表现方面更是与诗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诗骚比兴、象征手法的学习,谋篇布局的借鉴等方面。此外,《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陶渊明的四言诗就是对《诗经》的直接模仿。
田雪[6](2020)在《《出师表》教学史研究》文中认为《出师表》自成文以后,因其文章语言平实简要、内容雅正透彻、情感诚挚动人,古代重要的文集选本常有收录,如《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等,流传于世已久,世人多加推崇。民国至今,自1912年刘法曾、姚汉章的《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将《出师表》收录之后,前后共有将近30本教科书对其选录。本研究以时间为维度,对《出师表》在中国古代和民国至今两个阶段的文学阅读和教学接受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和归纳总结,整理《出师表》一文的教学史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由于年代较为久远,主要以文献搜集的方式对《出师表》的文体研究、主题研究、写作方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文学选集在古代的家塾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探寻《出师表》在书中的收录缘由和教学解读状况就显得尤为必要。中国古代对于文章的解读多是从文本的内容出发,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因此这一阶段文学解读较多,教学解读较少。民国至今以来,又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时间界点,细分为1912年至1949年间、1950年至今两个时期观察这一阶段中《出师表》教学史的微观变化。这两个时期中课程标准几经更迭,教科书版本众多,不同的教科书在收录过程中对文本的教学处理各有侧重。本研究重点选取民国时期二十余本、建国以后以人教社为代表的七本教材,对比教科书中选文情况、助学系统的变化,从而直观地呈现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选择的演变过程。通过全国报刊索引等数据库,笔者还收集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案例作为参考,补充史实,详细探讨《出师表》一文在不同时期的教学风貌。古代应用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出师表》在题材上归属于表体,但是文章本身具有极强的抒情功能,具有情理交融的艺术特征。在教学转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内核和固有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获得审美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适时开展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郭婧[7](2020)在《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逸”范畴以其独特的审美品格和宏丰的美学内涵在庞大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美学地位是其他范畴所无法撼动、无可取代的。本文坚持通过历史与逻辑、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探究“逸”这一美学范畴:取材于词源、哲学、美学、文学以及艺术等领域,追溯和梳理“逸”范畴的生成及其流变过程;尽量充分地运用本国丰厚的古代美学资源去更好地把握“逸”范畴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内核;通过论证“逸”范畴与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理论的相适性来连接中外哲学-美学的理论对话,以期“逸”之精神在现代社会能够被理解、继承和恰切绽放,建构并调和当代人的现实审美生活和处世心态。本文以“逸”的训诂学涵义为基点,辅之以字源探索,寻出“逸”字的渊源及其区别于其他词语的独特审美价值,并根据文化的历时角度对“逸”之审美范畴作一个简明扼要的纵向梳理。文章将“逸”范畴的流变过程归结为五个历史分期,以觅得“逸”范畴的发展脉络,观其在历史纷繁变幻中的百般姿态。“逸”酝酿于先秦两汉的隐逸思想,它最初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而存在的,还未转化为、或者说正在向审美范畴转变。到魏晋时,“逸”正式从人格精神转变为艺术精神,其在艺术品鉴和文学领域的自觉、广泛运用也昭示着“逸”已然演变成一种成熟的审美范畴,折射出其独特的美学意味。隋唐时,儒道释三教相融的哲学背景和一波三折的文化情状使得“逸”范畴的审美内涵得到丰富和深化,尤其是晚唐时“逸品”观念的提出为宋初“逸美”的高扬奠定了理论基础。宋元时期,“逸”演化为一种美学品格,“笔简形具”、“逸笔草草”等都为“逸”成为艺术品鉴的最高标准推波助澜,同时“逸”也内化为宋元士大夫高洁的人格追求和精神品质。明清时期,“逸”进一步发展,到达理论巅峰后逐渐下落,出现了品格泛化的弊病,最后消失在人们的审美视野当中。“逸”范畴是自然美学、生命美学和艺术美学的合一,其美学内涵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典范的审美形态彰显而出。一方面,“逸”范畴具有超脱逍遥、不拘常法、自然无琢和简约素朴的典型特征,集中投射出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和美的探索。另一方面,由于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各有所重,因此“逸”范畴在各历史发展阶段展露出了该时期所特有的、难被混淆的审美形态,具体表现为“超逸”“飘逸”、“清逸”和“放逸”这四个子范畴类型,鲜明地勾勒出“逸”在古代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审美风格。对“逸”范畴的现代性解读迄今鲜有人涉及,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之理论与“逸”范畴相提并论,通过分析二者共通的思考及其逻辑复现,以进一步挖掘“逸”范畴在现代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处。此外,根据古今两位诗意栖居者——陶渊明和李子柒田园生活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高扬“逸”之精神对于个体的积极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
袁泽宇[8](2020)在《儒隐与道隐 ——陶渊明隐逸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是着名的隐逸诗人,钟嵘更是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氏的一生中五仕五隐,在隐逸与出仕的纠结、困惑中,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在此历程中,有关陶渊明的思想究竟是受儒家还是道家影响,亦或是两者兼有之,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儒隐和道隐两个角度,分析儒道两家隐逸思想对于陶渊明隐逸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陶氏诗歌中的表现特征。以陶渊明五仕五隐时期的诗歌作品为立足点,以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作为大背景,探讨陶渊明隐逸文学与儒道两家隐逸精神的融会贯通,以及陶渊明的诗歌在此儒道交融的影响下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艺术风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有关陶渊明隐逸诗歌的研究现状,陶渊明作为着名的隐逸诗人,一直被学界热切关注,陶渊明一生受到儒道思想的共同影响,在学界普遍认可,但其思想内核究竟偏重儒家多一些,还是偏重道家多一些,从古至今,存在着颇多争议。本文力图能够全面、深入地呈现陶渊明隐逸与儒道两家隐逸精神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陶渊明人生历程之‘儒道河流’”,从陶渊明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思想背景、以及具体深入分析陶氏“五仕五隐”的出仕历程入手,深入探究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乡土环境、思想潮流、人生际遇等因素对其仕隐抉择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儒家隐逸思想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表现特征”,从儒家有关隐逸的基本精神入手,探究儒家隐逸思想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表现特征,伟大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为保持个人的高尚气节,不与社会同流合污,以及对于人伦亲情的深切怀恋都促使陶渊明做出了隐逸的选择。第三部分“道家隐逸思想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表现特征”,从道家有关隐逸的基本精神入手,探究道家隐逸思想在陶渊明的一生中对于其仕隐选择和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陶渊明一生中,崇尚自然、随物而化、热爱田园的一面是受到了道家隐逸思想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了田园诗独特的审美艺术风格。
何凯[9](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吴国富[10](2018)在《2018年全国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10月19—21日,2018年陶渊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陶渊明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副会长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苏州教育学院刘中文教授、广西大学李寅生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扬州大学、三峡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
二、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2)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想人格的概述 |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
一、人格的基本定义 |
二、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
一、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
二、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
三、佛学思想的理想人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形成的社会时代背景 |
一、社会动乱政权林立 |
二、门阀政治盛行与魏晋风流 |
三、繁荣的庄园经济 |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过程 |
一、受到儒家入世思想浸染的少年时期 |
二、从儒家向道家思想转变的青年时期 |
三、东晋佛教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年时期 |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体现 |
一、向往自然 |
二、隐逸文化 |
三、安贫乐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劲直”——道德理想 |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二、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
三、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
第二节 “猛志”——政治理想 |
一、大济苍生,忧国忧民 |
二、仕途艰难,出淤不染 |
三、歌颂劳动,共情百姓 |
第三节 “素心”——社会理想 |
一、世外桃源 |
二、人文关怀 |
三、三美合一 |
第四节 “旷达”——哲学理想 |
一、无我之境 |
二、谈笑生死 |
三、返璞归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评价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隐逸之下的“和谐”思想 |
一、力争身心和谐的但求自适思想 |
二、增强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际关怀思想 |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局限性 |
一、隐逸遁世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小国寡民论是消极的政治理想 |
三、意志自由要与规范限制相统一 |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执着理想信念,提升人格思想境界 |
二、树立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提高道德品性,共建人文和谐社会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群文阅读理论研究 |
2.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3.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 |
4.陶渊明田园诗的教学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群文阅读教学辨析 |
(一)群文阅读与单篇教学的区别 |
(二)群文阅读与主题教学的区别 |
二、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
1.高中古诗词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
2.语文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 |
(二)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
1.群文阅读理念符合教育理论 |
2.群文阅读理念适应学生发展特点 |
3.群文阅读理念顺应教材编写趋势 |
三、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叙述 |
(二)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课例评价 |
四、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
(一)精读群读结合,提升课堂效果 |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集体课堂 |
(三)强化教师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
五、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一)精选切入角度,确定阅读议题 |
1.作者切入,巧用知人论世 |
2.手法切入,巧解风格特点 |
3.思想切入,巧解文本内涵 |
4.意象切入,巧解意象内涵 |
(二)合理选择诗词,优化组织选文 |
1.选文要符合学生学情 |
2.选文要有结构化特点 |
(三)全面分析诗词,恰当选择模式 |
1.一篇带多篇 |
2.课内多篇 |
3.课外多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生活背景与创作概况 |
(一)生活背景 |
(二)创作概况 |
二、陶渊明孤独心态的变化过程 |
(一)父丧幼孤,家贫世阻 |
(二)羁旅孤苦,思归田园 |
(三)人生终逝,坚守归隐 |
(四)暮年易代,慷慨独悲 |
三、陶渊明孤独心态的意象呈现 |
(一)日常生活的特出意象 |
(二)夜幕时分的孤凄意象 |
(三)终寻无果的佳人意象 |
(四)满目荒败的死亡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陶渊明文学创作与诗骚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诗骚对陶渊明创作形式的影响 |
(二)诗骚对陶渊明创作内容的影响 |
(三)诗骚对陶渊明创作风格的影响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诗骚传统的生成与垂范 |
第一节 《诗经》《楚辞》的文化传统 |
一.《诗经》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地位 |
二、《楚辞》的社会地位及重要影响 |
三、诗骚传统的形成及意义 |
第二节 汉魏诗文对《诗经》《楚辞》的继承 |
一、《诗经》对汉魏诗赋的影响 |
二、《楚辞》对汉魏诗赋的影响 |
第二章 陶渊明创作题材内容对诗骚传统的承继 |
第一节 《诗经》与陶渊明创作 |
一、《诗经》的时间意识与陶渊明创作的生命思考 |
二、《诗经》的崇敬祖先与陶渊明创作的宗族意识 |
三、《诗经》的现实书写与陶渊明创作的生活纪实 |
第二节 《楚辞》与陶渊明创作 |
一、《楚辞》的山水人情与陶渊明的田园风情 |
二、《楚辞》的不平之气与陶渊明的不遇情结 |
三、《楚辞》的幻漫诡奇与陶渊明的奇特想象 |
第三章 陶渊明创作精神品质对诗骚传统的承袭 |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
一、诗骚里执着的追求 |
二、陶渊明不懈的坚守 |
第二节 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
一、诗骚对爱国精神的歌颂 |
二、陶渊明对国家人民的关注 |
第四章 陶渊明创作艺术手法对诗骚传统的承接 |
第一节 比兴与象征 |
一、道狭“草木”长 |
二、“鸟”中有真意 |
第二节 谋篇布局 |
一、重章叠句的借鉴 |
二、互答模式的模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出师表》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出师表》阅读史研究 |
(二)《出师表》文学解读研究 |
(三)《出师表》教学解读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文人对《出师表》的阅读和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出师表》的文体研究 |
二、《出师表》的主题研究 |
三、《出师表》的写作手法研究 |
第二节 教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昭明文选》对《出师表》的收录 |
二、《古文辞类纂》对《出师表》的收录 |
三、《古文观止》对《出师表》的收录 |
第二章 《出师表》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接受(1912-2019) |
第一节 《出师表》在1912-194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中学师生的阅读接受情况 |
四、1912——1949年间的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出师表》在1950-201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1950——2019年间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 |
第三章 《出师表》教学史研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关注情感内核,提升语文素养 |
一、情感教学,审美熏陶 |
二、以学定教,提升素养 |
第二节 明确文体特征,合理组织教学 |
一、关注文体,回归文本 |
二、文体对比,多向延伸 |
三、目标合理,重点突出 |
第三节 品味语言特色,开展读写训练 |
一、朗读教学,品味语言 |
二、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前提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5 “逸”字考辨 |
2 “逸”的流变 |
2.1 “逸”始酝酿 |
2.2 “逸”之兴发 |
2.3 “逸”渐蓬勃 |
2.4 “逸”正高扬 |
2.5 “逸”陷荒泛 |
3 “逸”范畴的美学内涵 |
3.1 “逸”范畴的审美特征 |
3.2 “逸”范畴的典型审美形态 |
4 “逸”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
4.1 “逸”与“人,诗意地栖居” |
4.2 “逸”在当代的现实性意义 |
结语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儒隐与道隐 ——陶渊明隐逸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问题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陶渊明人生历程之“儒道合流” |
(一) 社会历史与家族背景 |
1. 社会环境 |
2. 乡土环境 |
3. 家族背景 |
(二) 社会思想背景 |
1. 儒家思想的衰微 |
2. 道家思想的盛行 |
3. 佛家思想的传入 |
(三) 魏晋风流之“真”风流——陶渊明 |
(四) 陶渊明的“五仕五隐” |
1. 江州祭酒时期 |
2. 桓玄幕府时期 |
3. 镇军参军时期 |
4. 建威参军时期 |
5. 彭泽县令时期 |
二、 儒家隐逸精神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表现特征 |
(一) 儒家隐逸精神思想内核 |
1. 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2. 孟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
(二) “济苍生,安社稷”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 |
1. “猛志逸四海” |
2. “有志不获聘” |
(三) 清贫自守,独善其身 |
1. 固穷守节 |
2. 安贫乐道 |
(四) 人伦亲情的深切呼唤 |
1. 对儿子的殷殷之情 |
2. 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
三、 道家隐逸精神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表现特征 |
(一) 道家隐逸精神思想内核 |
1. 老子:身重名轻,功遂身退 |
2. 庄子:天下无道,修德就闲 |
(二) 崇尚自然,法天贵真 |
1. 抱朴含真,傲然自足 |
2. 物我合一,自然和谐 |
(三) 任性自得,随物而化 |
1. 生死豁达,委运任化 |
2. 饮酒肆性,逍遥自在 |
(四) 庄子美学精神对陶渊明田园诗风的影响 |
1. 以自然为主体的审美对象 |
2. “心斋”“坐忘”的审美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
二、好“奇”的心理 |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
四、陈词的祖述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
第一节 句式 |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
第二节 语词 |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
第三节 典事 |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2018年全国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陶渊明本体的研究 |
二、关于陶渊明接受史及陶学的研究 |
四、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临终诗研究[D]. 刘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D]. 孙湘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方鑫.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4]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D]. 刘敏. 延安大学, 2020(12)
- [5]陶渊明文学创作与诗骚传统[D]. 季雪微.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出师表》教学史研究[D]. 田雪. 河南大学, 2020(02)
- [7]中国古典美学“逸”范畴研究[D]. 郭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儒隐与道隐 ——陶渊明隐逸诗歌研究[D]. 袁泽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10]2018年全国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综述[J]. 吴国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