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数学课程内容和数学课程设计的新理念、新思想,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资源。数学教科书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数学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而成为影响数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又是数学教科书理论与实践中十分重要而又关键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的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地说,主要是分析和思考如下四个问题: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建构有什么特点?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在章节建构上存在哪些具体的异同点?教师、学生对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有什么看法?如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数学教科书的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针对教科书及数学教科书的建构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形成了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的理论框架,通过内容比较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调查分析数学教科书建构的特点及具体章节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使用者对教科书的认知,然后在分析相关因素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评价数学教科书质量的模型。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167名数学教师、60名初中学生。设计和运用了四种工具通过静态证据收集和动态证据收集两种方式获取有关研究信息。定量的方法被用于分析从数学教科书中、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以获得数学教科书建构及教师、学生对数学教科书评价的信息;定性的方法用于从问卷的问题回答中、课堂观察中、访谈中得到的一手资料,以分析和论证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特点与质量问题。本研究得到若干主要的结论,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对四个研究的问题作了回答。对于问题1,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建构有什么特点?整体上说,是同中有异。本研究通过对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的分析,发现共同点是:1.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都是按归纳模式建构,这种模式属于描述性的建构取向,建构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基于《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而建构,是一种发现式的建构,力图改变一味的接受方式,不断地开放学习情景,采用批判式、探究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2.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是采用螺旋上升与“混编”的形式组建教科书结构体系。3.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是基于问题与理解之维进行建构。4.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在文本信息的话语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变革。5.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高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导引,倡导的是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通过设置众多的数学活动栏目,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个恰当的问题空间。虽然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在内容、结构、形式、功能上都体现着一些共同的理念和思想,但同中有异。发现差异点是:1.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章节的设置(如北师版38章、华师版30章、人教版29章)、前言叙述风格、重要数学活动栏目设置、例习题配置、标识、插图、呈现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不同章节内容的编排次序有差异,每章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3.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在具体文字表达、语言叙述中也发现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同一个概念、同一个公式、同一个定理,每种版本处理的角度完全不一样。4.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章节之间衔接差异较大,习题编排数量上有差异。对于问题2,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在章节建构上存在哪些具体的异同点?得出的结论是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在章节建构上的共性与差异显著。通过对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中三章内容的比较分析。发现:1.三种版本的每章内容容量在本册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相同,但都围绕着本章的核心概念、主要思想和方法来展现。2.在重要的数学活动栏目设置中,三种版本共同设置的栏目是“例题、练习、习题及阅读材料”等。除此之外,不同版本开设的栏目不尽相同,强调的重心也不一样。3.在插图(或表)的分布上,三种版本在不同章节上分布的密度不一样。4.在关键词上,三种版本在某些章节中的核心关键词比较一致,如二次函数,在某些章节中比较分散,如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彼此强调的关键点不同。5.在句型的分布上,问句在整个句型中所占比例都较高,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明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都高度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6.在问题密度分布和源问题、靶问题上,三种版本在三章中密度、源问题、靶问题都有差异。对于问题3,教师、学生对三种版本的数学教科书有什么看法?结论是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教科书在认知上存在着共性和一定的差异。共性是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教科书有高度的认同感。从问卷1、问卷2、问卷3及访谈的不同视点、不同角度的调查中反映出。问卷调查1从具体与宏观两个方面要求教师对数学教科书进行评价,两种调查结果赋值排序后的结果一致,且两种结果是高度线性相关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问卷调查2中教师对数学教科书的印象的调查与问卷调查1的评价也基本相符,认同度也高,其理由与问卷调查1中对使用的数学教科书最满意的地方的回答接近。差异主要体现在章节顺序和例习题设置和主要栏目、教学方式上,如有些教师认为章节结构合理、有些认为不合理;有些教师喜欢想一想、做一做、讨论、合作交流、参与式等栏目,有些不喜欢;有些认为例习题合适,但多数认为量少等,大多数学生认可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对于问题4,如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数学教科书的质量进行评价?结论是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更加有利于形成数学教科书的正确认知观。本研究建立了数学教科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1(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现行的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质量为北师版、人教版为好、华师版为中;利用模型2(数学教科书质量排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三种数学教科书的质量从优到劣的排序为:北师版、人教版、华师版。本研究发现数学教科书显现出的革新趋势已成为数学教科书明显的写照,虽然革新的道路充满着曲折、争论与批判,但其宗旨是编写更加合用于师生使用的数学教科书。本研究试图从一个广阔的角度去探讨数学教科书的建构与评价这一问题,并围绕这一中心目标,系统地阐述数学教科书建构及其相关概念的本真涵义,并通过哲学、文化、教育、数学、技术的角度的分析数学教科书建构的理论基础,通过具体的章节分析,梳理出一条数学教科书建构的技术路线,同时希望进行一定程度的评析,能为数学教科书建构理论与评价理论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体系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基本概念界说
  • 2.1.2 数学教科书建构的理论基础
  • 2.1.3 数学教科书建构的原则与技术
  • 2.1.4 数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 2.1.5 数学教科书的发展与数学实验教科书
  • 2.2 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基本概念界说
  • 2.2.2 数学教科书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3 数学教科书评价的指标体系
  • 2.2.4 数学教科书评价的主体、原则、任务、程序
  • 2.2.5 数学教科书评价的新进展
  • 小结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 3.1 数学教科书建构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 3.1.1 数学教科书建构体系的相关要素
  • 3.1.2 数学教科书结构分析
  • 3.2 数学教科书评价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 3.2.1 数学教科书评价体系的相关要素
  • 3.2.2 数学教科书评价实施
  • 小结
  • 第4章 研究的设计和过程
  • 4.1 研究对象
  • 4.1.1 数学教科书
  • 4.1.2 教师
  • 4.1.3 学生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分析法
  • 4.3.2 内容分析法
  • 4.3.3 调查法
  • 4.3.4 比较研究法
  • 4.3.5 模糊数学方法
  • 4.4 研究过程
  • 4.5 数据解释
  • 4.5.1 数据收集
  • 4.5.2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一):基于数学教科书建构维度
  • 5.1 数学教科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
  • 5.2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的建构是同中有异
  • 5.2.1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前言的结构分析
  • 5.2.2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学习领域的内容结构分析
  • 5.2.3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例习题的结构分析
  • 5.2.4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标识的分析
  • 5.2.5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插图的分析
  • 5.2.6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
  • 5.3 三种版本数学教科书章节建构中共性与差异显著
  • 5.3.1 三种版本“二次函数”内容的比较分析
  • 5.3.2 三种版本“圆”内容的比较分析
  • 5.3.3 三种版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内容的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二):基于数学教科书评价维度
  • 6.1 教师、学生视野下的数学教科书评价
  • 6.1.1 评价的标准及依据
  • 6.1.2 问卷调查的数据及分析
  • 6.1.3 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的资料与分析
  • 6.2 模糊数学视角下的数学教科书评价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6.2.2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2.3 数学教科书质量排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三):基于数学教科书发展维度
  • 7.1 走向革新的数学教科书
  • 7.2 富有交流价值的数学教科书
  • 7.2.1 和谐观下的数学教科书交流模式
  • 7.2.2 管理观下的数学教科书交流模式
  • 7.2.3 伦理观下的数学教科书交流模式
  • 7.3 问题、理解观下的数学教科书
  • 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论、意义和建议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意义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教师问卷调查表1
  • 附录 2 教师问卷调查表2
  • 附录 3 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 4 教师、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5 课堂观察注记
  • 附录 6 数学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梳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