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绪论-纳米微粒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纳米微粒(量子点)由于尺寸在0.1 nm~100 nm 之间,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换区域内,故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引起许多奇异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光学和化学等特性。我们对近年来纳米微粒光谱特性-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其在痕量金属离子和蛋白质方面的分析应用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 AgCl 和AgBr 纳米微粒均在330,400,470 和680nm 处产生4 个共振散射峰,在340,400 和470nm 处产生三个荧光峰。AgI纳米微粒在340,400,437,470 和680n m 产生5 个共振散射峰;除在340n,400 和470nm产生3 个荧光峰外,在434nm 处有一最强的荧光峰。卤化银纳米微粒体系的浓度对共振散射信号的影响与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一致,AgCl、AgBr 和AgI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信号强度分别约为荧光信号的110、130 和80 倍,即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提出了液相AgX纳米微粒荧光产生机理,解释了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Ag (Ⅰ)-DDTC 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0.5 的NH3-NH4Cl 缓冲溶液中和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銨存在下,Ag (I)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可形成较稳定的(Ag-DDTC)n螯合纳米微粒。它在361 nm 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在464 nm 处产生一个同步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260 nm 时,它在400和466 nm 处产生两个荧光峰。在一定条件下,Ag (I)浓度在0.043~3.24μg/mL 之间均与共振散射强度I361 nm和荧光强度F400 nm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检测限为0.010μg/mL Ag的共振散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照片和定影液废水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第四部分AuCl4--I-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AuCl4-与I-可形成(AuI)n纳米微粒。当I-浓度较低时,体系呈AuCl4-浅黄色,在约32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在467nm 处有一个同步散射峰;在350nm、400nm、420n 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绪论-纳米微粒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研究现状
  • 1.1 纳米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研究现状
  • 1.2 纳米微粒的荧光及其分析应用
  • 1.2.1 纳米微粒荧光
  • 1.2.2 分析应用
  • 1.3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1.3.1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
  • 1.3.2 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效应的分析应用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讨论
  • 2.2.1 AgX 纳米微粒的形成
  • 2.2.2 吸收光谱
  • 2.2.3 共振散射光谱
  • 2.2.4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2.2.5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2.2.6 反应时间对共振散射和荧光强度的影响
  • 2.2.7 共振散射与荧光之间的关系
  • 2.2.8 AgX 纳米微粒荧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g (Ⅰ)-DDTC 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讨论
  • 3.2.1 纳米微粒的形成
  • 3.2.2 吸收光谱
  • 3.2.3 共振散射光谱与荧光光谱
  • 3.2.4 pH 值的影响
  • 3.2.5 DDTC 浓度的影响
  • 3.2.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7 标准曲线
  • 3.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2.9 样品测定
  • 3.2.10 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4-I-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第四部分 AuCl4-I-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讨论
  • 4.2.1 纳米微粒的形成
  • 4.2.2 吸收光谱
  • 4.2.3 共振散射光谱
  • 4.2.4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3-的极谱波'>4.2.5 IO3-的极谱波
  • 4.2.6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2 生成量的影响'>4.2.7 I-浓度对 I2生成量的影响
  • 4-与 I2 的反应'>4.2.8 AuC4-与 I2的反应
  • 4.2.9 AuI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与荧光关系
  • 4--I-反应机理'>4.2.10 AuCl4--I-反应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金(Ⅲ)-卤化物-吖啶红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讨论
  • 5.2.1 方法原理
  • 5.2.2 吸收光谱
  • 5.2.3 共振散射光谱
  • 5.2.4 酸度的影响
  • 5.2.5 卤化物浓度的影响
  • 5.2.6 ADR 浓度的影响
  • 5.2.7 工作曲线
  • 5.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5.2.9 样品分析
  • 4--I-缔合微粒体系共振散射增强机理'>5.3 ADR-AuCl4--I-缔合微粒体系共振散射增强机理
  • 参考文献
  • 62--I--蛋白质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第六部分 PtCl62--I--蛋白质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与试剂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讨论
  • 6.2.1 吸收光谱
  • 6.2.2 共振散射光谱
  • 6.2.3 发射光谱
  • 6.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6.2.5 溶液酸度的影响
  • 62-浓度的影响'>6.2.6 PtCl62-浓度的影响
  • -浓度的影响'>6.2.7 I-浓度的影响
  • 6.2.8 反应时间和稳定性
  • 6.2.9 标准曲线
  • 6.2.10 共存离子的影响
  • 6.2.11 样品分析
  • 6)n]m 微粒界面荧光'>6.2.12 HSA 的荧光猝灭和[HSA-(Ptl6n]m微粒界面荧光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论文题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发现多功能诊疗纳米颗粒[J]. 中国粉体工业 2018(06)
    • [2].纳米,最熟悉的“陌生人”[J]. 中国粉体工业 2017(05)
    • [3].纳米线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2)
    • [4].纳米颗粒药物研发态势报告[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9(11)
    • [5].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JJ-1协同所合成的钯纳米颗粒还原邻氯硝基苯[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6].氟化锶纳米板的高压相变行为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微(纳米)塑料对淡水生物的毒性效应[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8].纳米绿色喷墨版的印刷适性[J]. 印刷工业 2019(06)
    • [9].纳米凝胶复合物[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12)
    • [10].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纳米铝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6)
    • [11].细胞膜涂层的仿生纳米颗粒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0(01)
    • [12].纳米酶的发展态势与优先领域分析[J]. 中国科学:化学 2019(12)
    • [13].稀土纳米晶用于近红外区活体成像和传感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9(12)
    • [14].纳米细菌在骨关节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 2020(01)
    • [15].纳米酶和铁蛋白新特性的发现和应用[J]. 自然杂志 2020(01)
    • [16].纳米酶:疾病治疗新选择[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03)
    • [17].氧化石墨烯纳米剪裁方法[J]. 发光学报 2020(03)
    • [18].薄层二维纳米颗粒增效泡沫制备及机理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2)
    • [19].纳米TiO_2基催化剂在环保功能路面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 2020(01)
    • [20].铁蛋白纳米笼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20(02)
    • [21].不锈钢表面双重纳米结构的构建及疏水性能研究[J]. 生物化工 2020(01)
    • [22].基于溶解度法的纳米镉、铅、银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3].农药领域中新兴技术——纳米农药及制剂[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3)
    • [24].纳米TiO_2光催化涂料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01)
    • [25].纳米颗粒对含石蜡玻璃窗光热特性影响[J]. 当代化工 2020(01)
    • [26].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0(02)
    • [27].我国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技术维度视角[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1)
    • [28].Al_2O_3@Y_3Al_5O_(12)纳米短纤维对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作用[J]. 复合材料学报 2020(02)
    • [29].表面纳米轴向光子的最新进展[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0(01)
    • [30].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琚宜文:践履笃实纳米地质情 创新不息科技强国梦[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2)

    标签:;  ;  ;  ;  ;  ;  

    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