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伦理学50年研究及其历史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阎[1](2021)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锦坤[2](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
战红岩[3](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曹梦桐[4](2021)在《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关键一环,是习近平在总结凝练中西方理论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论断,更是应对当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严峻生态问题的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多年来深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得出的真理性认识的总结凝练和拓展延伸,也是掌握全球绿色发展话语权的关键一招和理论支撑,更是凝聚各方力量、引领全人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和时代呼声。站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新高度,探讨和遵循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意义十分深远,可以为新时代打赢污染防控攻坚战、践行“美丽中国”战略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的携手共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深入分析,阐明了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背景及意义,梳理出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对生命共同体思想意蕴的探索和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其次对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沿时间线进行生成逻辑的探讨,共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党的十八大前的酝酿期,二为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间的形成期,三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发展期。通过前期对理论渊源和形成逻辑的梳理从而对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内涵主要有三层:自然内部制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与人命运相连。最后,阐述了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对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实现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助力两个百年奋斗征程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借鉴。
严爱珍[5](2020)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作为一项激励机制,对个体、党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分析欧美及苏联功勋荣誉勋赏体系的做法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直面我国现行功勋荣誉制度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建议。本文在结构框架上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研究缘起,研究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正文主要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如功勋荣誉制度、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以及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契合。其次,以激励理论、模仿理论以及形象传播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由此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四大功能。第二部分,探讨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分别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从健全制度体系以及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论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创新发展。第四部分,分析了欧美主要国家以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做法以及教训。期望对我国构建合理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体系提供经验。第五部分,根据当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教训,从而提出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若干建议。主要是从树立正确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观、构建科学化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机制以及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管理制度加以论述。结语是对本文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的简要概括。
解子荷[6](2020)在《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文学和艺术作为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但是,在特定的社会中,文艺则不仅仅是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还和特定的意识形态紧紧相连,表征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对于社会主义文艺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性质在其文艺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愈加激烈,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锐势尚存,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颠覆从未停歇,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不断强起来的中国更是显得极端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文艺为研究对象,以其文艺中内蕴着的意识形态性为主要内容,从时间维度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产生、初步发展、成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进而从空间维度去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表现。通过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的有机结合,研究实现了从理论视角上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目标。理论来自实践,也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研究在关注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形成历史和理论本质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相关问题,以此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绪论部分重点关注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实现的创新点。第一章是从时间维度入手,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主要从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初步发展、诞生、继续发展及全面展开几个阶段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第二章侧重于探究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发展过程背后的理论逻辑。主要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着重探析了文艺与意识形态性结合的必然性及其两者间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实践逻辑及其实践结果三方面的内容,不仅探究了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也论证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第四章主要探析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消除危机的应对措施。结语部分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文艺中国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主要是从文艺对于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牢国人的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及文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等几方面入手去探析。总之,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着重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解释分析法等具体方法,紧紧抓住文艺意识形态性这一核心概念和内容,通过历时性地描述,研究和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实践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巩固与强化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应对措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本研究在视角、内容、观点及方法方面都有一定创新。
易巧龄[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对立。正视现实,及时作为,找寻出路,成为了各国亟需解决、无法逃避的时代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不惧艰难、勇往直前,始终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线,始终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邓小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胡锦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习近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步萌芽、逐渐完善、日益深化到历史性飞跃的演进阶段。通过对这些认识演进阶段进行概括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包含着共同主题;二是来源于共同动力;三是蕴含着共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探索的历程中,产生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主张、观点,这些宝贵的认识成果极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理论宝库,还为我国新时代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更极大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我国新时代下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还为我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启迪与指导,还深刻影响着绿色政治的良性发展、绿色科技的发展方向、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培育。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历程,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与意义作了简明的阐述,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大致的梳理,对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方法、创新之处作了相应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历程,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时期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四部分以共同主题、共同动力、共同规律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主要特征;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重要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邹林佑[8](2020)在《中国巡视制度的历史嬗变》文中提出巡视制度,在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往今来既为行政管理理论,也是改革实践的重要着力点。不同时代背景下,巡视制度发挥着不同的影响效用。中国古代的巡视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天子巡狩制,后演变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别是监察制度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下实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突破了封建专制根深蒂固的旧模式,构筑起全新的党内民主监察体制,在反腐倡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背景下更有其重要现实研究意义。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对我国巡视制度做了三段划分:一、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肇始与发展;二、近代特殊年代的巡视制度;三、新中国巡视制度的新发展,总结出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两方面创新:范围和内容上全覆盖重反腐,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上“3不固定”外加“8方式”,让巡视最终以制度的形式写入党章。重点分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在制度体系、工作机制、监督覆盖面以及反腐成果等方面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揭示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从先秦代天巡狩帝王派员巡察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直接手段;到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效法西方,党政并行,以巩固其执政地位、维护中央政府行政权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发挥着巩固人民政权,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权力监督理论和我国当前国家治理的背景,以史为鉴,总结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的启示,并从五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巡视工作的建议。
覃江华[9](2018)在《从范式转换到范式拓展——谢无量与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的大变局推动了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谢无量是这一重大转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其学术思想凸显出独特的范式特征。在研究主题、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解题标准等方面,谢着《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精义》等树立了此后中国哲学史书写和中国伦理学理论建构的典范,体现出传统经学范式向现代中国哲学、伦理学范式的转换。作为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谢无量思想也体现出经学研究范式的拓展。范式的转换与拓展在谢无量学术思想中同时并存。从范式转换到范式拓展的角度来考察谢无量的学术思想,可以摆脱此前学界的一些误解和偏见,重新肯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覃江华[10](2017)在《近百年谢无量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谢无量思想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成绩显着,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研究以零星式点评为主,专题性探讨较少,评价分为肯定与否定两大阵营。建国后,谢无量思想研究几经波折,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并在21世纪初引发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样,但在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例如:谢无量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学术渊源与时代背景;谢无量在传统学术现代转型方面的历史贡献及其对当前相关研究的启示;在严重道德危机面前,谢无量在融会中西古今之学基础上进行的学理性思考,尤其是其中国伦理学理论建构和现代国民道德观念重构等。这为未来相关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发展空间。
二、新中国伦理学50年研究及其历史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中国伦理学50年研究及其历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方法路线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共同体 |
2.1.2 生命共同体 |
2.2 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然观和共同体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自然观和共同体思想 |
2.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
2.3 现实依据 |
2.3.1 世界范围内生态问题突出尖锐 |
2.3.2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入发展 |
2.3.3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革 |
2.4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3.1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酝酿期 |
3.1.1 在命运一致中冲破“自然-环境-贫困”的陷阱 |
3.1.2 在共生关系中规划“经济-社会-生态”的新路 |
3.1.3 在价值统一中揭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关系 |
3.2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期 |
3.2.1 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3.2.2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基本生成 |
3.3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发展期 |
3.3.1 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 |
3.3.2 继续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改革 |
3.3.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3.4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 |
4.1.1 统筹整体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
4.1.2 尊重自然界生长运动的自然规律 |
4.1.3 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生态治理 |
4.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
4.2.1 生命共同体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4.2.2 生命共同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4.2.3 生命共同体兼顾“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 |
4.3 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 |
4.3.1 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向度 |
4.3.2 生命共同体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切入点 |
4.3.3 生命共同体强调发展结果全球共享 |
4.4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5.1 理论价值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共同体思想 |
5.1.2 标帜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导向 |
5.1.3 揭示了现代生态科学规律的价值走向 |
5.2 实践价值 |
5.2.1 冲破西方零和博弈的思维桎梏 |
5.2.2 引导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 |
5.2.3 提升我国绿色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 |
5.2.4 有效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推动增进人类福祉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第二章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概述 |
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概念解析 |
(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契合 |
二、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激励理论 |
(二)形象传播理论 |
(三)模仿理论 |
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率先垂范,激励廉能功能 |
(二)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功能 |
(三)密切党群,社会动员功能 |
(四)塑造集体意识,凝聚合力功能 |
第三章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实际成效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初步创设 |
(一)荣誉表彰制度的初步确立 |
(二)开展大型表彰活动,形成规模效应 |
(三)结合宣传载体,扩展模范影响力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进一步发展 |
(一)评选各类先进,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二)明确法规依据,规范功勋荣誉制度 |
(三)围绕群众运动,评选先进典型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恢复及完善 |
(一)恢复及完善功勋荣誉制度,形成制度化 |
(二)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形成多样化宣传方式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创新发展 |
一、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广泛弘扬的长效机制 |
(一)推动制度创新,构建完善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体系 |
(二)设立“烈士纪念日”,推进功勋荣誉纪念常态化 |
(三)构建相关立法,强化法律对功勋荣誉制度的保障作用 |
二、加强实践探索,营造和弘扬党和国家功勋荣誉的良好舆论氛围 |
(一)聚焦时代主题,开展系列重大表彰活动 |
(二)结合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功勋荣誉制度教育引导 |
(三)开辟网络宣传阵地,提升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社会影响力 |
第五章 欧美及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教训 |
一、欧美主要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特色 |
(一)受勋种类繁多,层级清晰 |
(二)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悠久 |
(三)实施细则详细,奖惩分明 |
二、苏联功勋荣誉体系的发展演进及其教训 |
(一)苏联功勋荣誉制度的起源 |
(二)苏联功勋荣誉体系的教训 |
第六章 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若干思考 |
一、树立正确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观 |
(一)坚持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 |
(二)塑造荣誉导向的社会文化,防止荣誉功利化 |
(三)构建结构合理的荣誉表彰分配名额,打破荣誉分配集中化 |
二、构建科学化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机制 |
(一)明确设立标准,统一授予条件 |
(二)严格评选过程,增强评选规范性 |
(三)提升宣传效果,重视颁授仪式庄重性 |
三、不断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管理制度 |
(一)完善审查制度功能 |
(二)构建公示衔接的多种有效机制 |
(三)强化荣誉追究制度的追责力度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 |
(二)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萌芽 |
一、萌芽产生的背景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初步发展 |
一、初步发展的背景 |
二、《神圣家族》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正式诞生 |
一、正式诞生的背景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继续发展 |
一、继续发展的背景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观点 |
三、地位及作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全面展开 |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苏俄的展开 |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在西方的展开 |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的展开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特征及具体表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
一、经济基础与文艺意识形态的关系 |
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三、意识形态的文艺性 |
四、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本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基本特征 |
一、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科学性 |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性 |
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革命性 |
四、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人民性 |
五、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发展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具体表现 |
一、文艺要在坚守艺术性的基础上实现文艺政治性 |
二、文艺要真实反映阶级关系、斗争和属性 |
三、文艺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 |
四、文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中国实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历程 |
一、毛泽东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二、邓小平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三、江泽民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四、胡锦涛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五、习近平新时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
一、凸显党在文艺发展上的中心地位 |
二、坚定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 |
四、坚持文艺发展的方针性和策略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和彰显 |
二、文艺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阵地 |
三、中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 |
四、社会主义文艺引领了中国社会风尚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面临的挑战 |
一、外来文化冲击 |
二、“三俗”文化侵蚀 |
三、文艺工作者政治素养不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受到的影响 |
一、“西式”意识形态的文艺宣扬甚嚣尘上 |
二、文艺的“社会主义”功能有所削弱 |
三、文艺工作者异化现象丛生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中国化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旨趣 |
四、坚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理论教育 |
结语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
一、用文艺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二、用文艺去加强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四、用文艺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
2.1 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
2.1.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
2.1.2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 |
2.1.3 佛家“万物一体”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
2.2.1 自然与人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2.2.2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
2.3 毛泽东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2.3.1 向自然开战,人定胜天 |
2.3.2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历程 |
3.1 初步萌芽阶段:邓小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1.1 邓小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1.1.1 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
3.1.1.2 植树造林,走向制度 |
3.1.1.3 高度落实治水秀山具体实践 |
3.1.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2 逐渐完善阶段: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2.1 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2.1.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3.2.1.2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
3.2.1.3 加强惠民利民工程建设 |
3.2.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3 日益深化阶段: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3.1 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3.1.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3.1.2 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3.3.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3.3.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4 历史性飞跃阶段:习近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4.1 习近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4.1.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3.4.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1.3 建设美丽中国 |
3.4.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特征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主题 |
4.1.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认识基础 |
4.1.2 始终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 |
4.1.3 始终坚持为人民谋求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动力 |
4.2.1 来源于党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
4.2.2 来源于党对当前存在问题迫切解决的坚定决心 |
4.2.3 来源于人民群众对生态良好发展的要求与愿望 |
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规律 |
4.3.1 深刻蕴含着共产党执政规律 |
4.3.2 深刻蕴含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4.3.3 深刻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重要意义 |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理论意义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理论宝库 |
5.1.2 形成了新时代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 |
5.1.3 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现实意义 |
5.2.1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启示 |
5.2.2 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
5.2.3 为绿色政治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5.2.4 引导科学技术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
5.2.5 为在全社会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中国巡视制度的历史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巡视制度 |
2.2 巡视制度的理论依据 |
2.2.1 权力与监督的理论 |
2.2.2 党内监督的基本理论、思想 |
第三章 巡视制度的肇始与发展 |
3.1 先秦——萌芽时期 |
3.2 秦汉——形成与发展时期 |
3.2.1 秦朝:创设御史制度 |
3.2.2 两汉:刺史与司隶校尉 |
3.3 两晋——停滞与互异时期 |
3.4 隋唐——转捩与鼎盛时期 |
3.4.1 隋朝:巡察三台 |
3.4.2 唐朝:一台三院 |
3.5 五代十国、宋、元——没落、复兴与融合时期 |
3.5.1 宋朝:监司专职巡视 |
3.5.2 元朝:一台一司 |
3.6 明、清——都察院的察巡时代 |
第四章 近代巡视制度 |
4.1 中华民国——中西合璧时代 |
4.1.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4.1.2 北洋政府时期 |
4.1.3 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 |
4.2 国民党政府——监察与党内巡视并行发展阶段 |
4.2.1 国民政府:监察使署 |
4.2.2 国民党党内:中央党务巡回视察团 |
第五章 新中国巡视制度的新发展 |
5.1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恢复与复兴时期 |
5.1.1 初步探索:特派员制度与《巡视条例》 |
5.1.2 新时期巡视:以制度形式写入党章 |
5.2 十八大后巡视制度: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时期 |
5.3 十八大后巡视制度的创新 |
5.3.1 巡视范围、内容上的创新:全覆盖重反腐+突“一把手” |
5.3.2 巡视工作机制的创新:不固定+8 方式 |
5.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成效 |
5.4.1 巡视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
5.4.2 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
5.4.3 巡视监督的覆盖面逐步拓宽 |
5.4.4 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
5.4.5 巡视反腐效果凸显 |
第六章 历史的逻辑与启示 |
6.1 历史逻辑 |
6.1.1 历史的脉络 |
6.1.2 嬗变的逻辑 |
6.2 启示 |
6.2.1 完善机构,优化巡视人员结构 |
6.2.2 把握内容,突出巡视重点 |
6.2.3 注重成果转化,推进巡视工作协调性 |
6.2.4 多元主体,民主监督+巡视监督有机结合 |
6.2.5 建立健全市区县党委巡察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从范式转换到范式拓展——谢无量与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式转换的概念及应用 |
二、范式转换特征的主要体现 |
三、范式转换与范式拓展并存 |
结论 |
(10)近百年谢无量哲学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谢无量思想研究成果的出版形式 |
2 谢无量思想研究的成绩及其阶段性特征 |
2.1 谢无量哲学思想研究肇始于民国初年, 这些研究以零星式点评为主, 专题性探讨较少, 对其学术思想的评价大体可分为肯定与否定两大阵营 |
2.2 谢无量的许多学术着作, 都曾开民国学术风气之先, 对民国学术发展影响深远, 虽然这些学术贡献过去一度受到忽视, 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重新引发学界关注 |
2.3 新中国成立之后, 谢无量哲学思想研究曾几经波折,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 并于21世纪初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有所增加、类型更加多样, 而且质量有较大提升 |
2.4 谢无量学术思想的另一大贡献, 体现在他对中国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学理性思考, 及对现代国民道德观念的重构方面 |
3 结论 |
四、新中国伦理学50年研究及其历史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D]. 李阎. 河北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D]. 刘锦坤.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D]. 曹梦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实践路径研究[D]. 严爱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8)
- [6]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中国实践研究[D]. 解子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D]. 易巧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中国巡视制度的历史嬗变[D]. 邹林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9]从范式转换到范式拓展——谢无量与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J]. 覃江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5)
- [10]近百年谢无量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覃江华. 理论月刊,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