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关系
作者: 郑海琳
导师: 徐修德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中国
文献来源: 青岛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各国都逐渐将注意力转向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期,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实施的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首先从创新推动了这段时期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入手,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其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及概念阐述,和国家创新体系类型、基本构成、基本特征的总结;第三部分,是中美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在此部分中,作者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特点进行阐述,随后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阐述,并进行中美比较;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是从比较中取长补短,为建立我国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本文所做的中美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在目前学术界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中是较有创新性的。因为,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及一国创新体系的研究方面。这也是对作者的挑战与激励。作者在分析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并从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阐述、分析中总结出其先进处与不足处,对比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找出急需改进的地方,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1.1 创新推动了战后美国最强劲的经济增长
1.2 知识经济助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NIS)的研究
2.1 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及概念阐述
2.2 国家创新体系的类型
2.3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
2.4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美国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
3.1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
3.1.1 发展现状
3.1.2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
3.2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3.2.1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
3.2.2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不足之处
第四章 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7-27
参考文献
- [1].产业化视角下“低碳住宅”建设的知识保障机制研究[D]. 汪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 [2].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演进研究[D]. 李灿.海南大学2012
- [3].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延边人力资源管理[D]. 韩美兰.延边大学2003
- [4].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租赁的风险规避研究[D]. 黄雨竹.南京理工大学2007
- [5].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李颖.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 [6].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 赵芳.武汉理工大学2006
- [7].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罗兰.郑州大学2003
- [8].国家创新体系下国家实验室的结构功能研究[D]. 鲁宁.华中科技大学2007
- [9].国家创新体系生态化研究[D]. 周本红.合肥工业大学2007
- [10].长三角地区房价上涨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春芳.南京师范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国家创新体系生态化研究[D]. 周本红.合肥工业大学2007
- [2].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 张泳.中国海洋大学2006
- [3].论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中介组织[D]. 朱伟娟.浙江工业大学2007
- [4].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研究[D]. 何丽雅.东北师范大学2005
- [5].国家创新体系中现代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机制研究[D]. 张鑫.东北师范大学2006
- [6].美国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赵伟.大连理工大学2006
- [7].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 陈红霞.天津大学2004
- [8].中德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 王翔.同济大学2006
- [9].美国新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研究[D]. 张燕.大连理工大学2001
- [10].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探析[D]. 王长仁.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