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支波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向耦合器,太赫兹,分支线,方向性
分支波导论文文献综述
师娅楠,张斌珍,段俊萍,王颖[1](2019)在《一种新型太赫兹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分支线矩形波导定向耦合器。通过在传统的分支线基础上增加横向贯穿枝节形成由"田"字和"H"型组合的新型耦合器,有效增强了耦合器的带宽和方向性。通过HF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和优化,得出耦合器的最优尺寸。在不同压力下对耦合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其实用性,采用MEMS技术对该耦合器进行加工。最后进行了测试和误差分析,测试结果显示该耦合器在0.22~0.29 THz的宽频段内耦合度为12.3±0.9 dB,耦合平稳,回波损耗小于-20 dB,平均插入损耗为1.55 dB,方向性良好,且在在频段0.240~0.275 THz之间优于15 dB。(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田自君,雷成龙,刘果,周帅,华勇[2](2019)在《光纤陀螺用双Y分支波导相位调制芯片与PIN-FET集成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集成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光纤陀螺应用需求,基于光路耦合和精密组装等工艺研制了双Y分支波导相位调制器芯片与PIN-FET组件封装级集成的样品器件。装机测试表明,该光纤陀螺在常温下的零偏稳定性优于0.2°/h。(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9年03期)
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范超[3](2018)在《一种V波段波导分支电桥》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V波段波导分支电桥,其工作频率为50~60GHz。波导电桥采用波导E面耦合,通过在波导E面加载叁节耦合圆柱体,达到工程所需15dB的耦合度。在V波段频段中传统的长方体耦合块形式已经无法在加工上实现。设计采用了圆柱体耦合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长方体耦合块其电性能特性良好,尤其是其结构简单,加工更容易实现。本设计在毫米波雷达馈线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孔瑞瑞[4](2017)在《单晶铌酸锂薄膜的光学常数以及Y分支波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酸锂(lithium niobate,LiNbO_3,LN)晶体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电光系数、声光系数、热光系数、非线性光学系数等优点的人工合成的多功能负单轴晶体材料,被比喻成光学中的"硅"材料。单晶银酸锂薄膜(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LNOI)成为集成光学的研究热点,LNOI具有单晶程度好、折射率差大、限光能力强的特点,在LNOI上的光波导及光电器件可以拥有更小的尺寸和弯曲半径,可大幅度提高器件的集成度,降低器件体积、功耗和阈值。单晶铌酸锂薄膜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系数、折射率等是重要的物理参数,也是设计和研究电光调制器、非线性相位匹配等器件的基础,但目前LNOI上这些参数的实验数据不多。采用透射光谱法测量了薄膜的光学常数(折射率、吸收系数)以及厚度。透射光谱法具有波长范围广、测试简单、精确度高、无损检测等特点。透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出的透射谱,拟合出薄膜透射谱中的包络线(干涉极大值与干涉极小值组成的线)。用包络线来推测求出薄膜的折射率、吸收系数以及厚度,最后再用干涉极值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实验测量时,为了避免衬底的影响,选择石英作为衬底,石英的透光范围宽,在近紫外到红外波段对光的吸收很微弱。采用Z切向铌酸锂薄膜,因为Z切的样品在测量透射谱时不受双折射的影响。光纤通信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用光纤传递信息,它的存在改变了人们获得、传递与共享信息的方式。电光调制器是光纤通信中重要的器件。长距离通讯中常用的是Mach-Zehnder(M-Z)调制器,因为它具有低驱动电压、高带宽的特点。银酸锂有着良好的电光效应,是制备波导调制器的首选材料。M-Z电光调制器的通光光路由两个对称的Y分支波导对接而成,其电极采用行波电极结构。我们与一家美国公司、德国Helmut Schmidty大学叁方合作,共同研究单晶铌酸锂薄膜上钛扩散M-Z调制器,目标是制备调制带宽达到200 GHz。我们主要负责单晶铌酸锂薄膜的厚度设计与M-Z调制器里的Y分支波导的设计与分析。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单晶铌酸锂薄膜的折射率、吸收边的研究。2.LNOI上Mach-Zehnder调制器中钛扩散Y分支波导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透射光谱法测量铌酸锂薄膜的折射率、吸收系数以石英为衬底,制备了 3英寸的单晶LiNbO_3薄膜,用双光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出单晶LiNbO_3薄膜的透射谱,采用包络法得到了寻常光折射率,并拟合出色散公式,测得LN薄膜的厚度约为520.7 nm,薄膜的紫外吸收边在314 nm附近。用棱镜耦合仪测量出铌酸锂薄膜的厚度为521.5 nm,与透射光谱法测出的膜厚520.7 nm非常一致。测出波长为632.8 nm、1539 nm时,薄膜的寻常光折射率分别为2.279、2.2002,与透射光谱法测得的结果一致。2.Mach-Zehnder调制器中结构的设计与研究设计了调制器的结构。软件研究了 LiNbO_3薄膜不同厚度下的钛扩散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并与微波有效折射率对比,发现在银酸锂薄膜厚度为7.8 μm时,光波与微波能实现速度匹配。3.LNOI上钛扩散条形光波导的研究模拟了不同波导宽度的光场,发现在铌酸锂薄膜TE、TM模式的单模条件分别是钛条宽度小于等于0.6 μm、1 μm,而铌酸锂体材料TE和TM模式的单模条件都是钛条宽度小于等于6.5 μm。可见薄膜中的钛扩散波导模式个数增加了。4.LNOI上钛扩散Y分支波导的研究设计了铌酸锂薄膜上的钛扩散Y分支波导,Y分支器总长度为1600 μm,短于铌酸锂体材料上的Y分支器。发现当波导弯曲半径大于1cm时,其损耗低于1E-3dB/cm。模拟了 Y分支波导的输出功率与钛条宽度的关系,发现在钛条宽度小于5 μm时,铌酸锂薄膜上的Y分支输出功率比铌酸锂体材料上的Y分支输出功率要高,最大输出功率能达到90%以上。模拟了光纤与铌酸锂薄膜上的Y分支波导输入端进行端面耦合的情况,对于厚为100 nm的钛条,最大输出功率高于75%。(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4-10)
冯敬[5](2017)在《热光长周期波导光栅辅助的非对称Y分支模式开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超宽带和LTE时代后,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量进一步增长。但由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等问题的限制,现有单模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容量正在逼近香农极限,无法继续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作为进一步提高光纤系统传输容量的重要途经之一,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技术引起了广泛专注。包括模式转换器和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在内的模分复用器件是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与完善的阶段。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本文提出并设计制作了热光长周期波导光栅辅助的非对称Y分支模式开关,器件分别采用EpoClad和EpoCore聚合物材料制作波导包层和芯层,利用聚合物材料的热光效应,通过上包层表面电极通电升温在非对称Y分支主干波导引入热光侧壁长周期波导光栅,将模式转换与模式复用/解复用功能相结合,并通过调节电压电流改变电极温度来调谐热光长周期光栅的耦合效率,构成了可重构可调谐的工作特性更全面的热光模式开关器件。该器件不仅能实现LP01模和LP11a模的复用和解复用,通过热光长周期光栅的模式转换,还能将LP01模和LP11a模有选择性地通过Y分支的两分支臂输出,因此具有一定路由功能。本文围绕所提出的热光模式开关的工作特性,首先分析了相关理论和工作原理,之后利用仿真软件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仿真,在此基础上使用现有实验设备分别制作了非对称Y分支波导、热光长周期波导光栅模式转换器以及基于前两者设计的热光模式开关,最后分别对制作的器件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制作的非对称Y分支波导应用于模式解复用时,最小插入损耗为12.01 dB,两分支臂间串扰在波长为1566 nm时为-26.86 dB;应用于模式复用时,宽臂复用的最小插入损耗为12.61 dB,窄臂复用的最小插入损耗为17.26dB。制作的热光长周期波导光栅模式转换器能实现LP01模和LP11a模之间的模式转换,且可利用热光效应调谐其耦合强度,测得其表面电极外接电压电流为(3.8 V,0.14 A)时样品的模式转换效率约为82.91%。实验制作的热光模式开关应用于模式复用时具有模式转换功能,可帮助校正畸变的复用模式;应用于模式解复用时具有模式路由功能,可将LP01模和LP11a模有选择性地从两个分支臂输出。(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赵轩,杨迎,谢小强[6](2016)在《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毫米波频段设计了一种宽带的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两路功率合成器,平行于E面的有耗传输线能解决传统的波导Y型分支分支路端口间隔离度和分支路端口驻波特性差的问题。同时这种电路结构加工装配简单方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在整个Ka频段所有端口的回波损耗都低于-16d B,分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大于17d B,插入损耗小于0.16d B。该电路结构加工安装简易,性能良好,可以应用在毫米波多路的功率合成网络,在保证高稳定性的同时能获得大功率的输出。(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6年S1期)
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吴莹莹[7](2016)在《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耦合器采用波导面E面耦合。通过在波导E面设置叁节耦合缝隙,达到15d B的耦合度。本设计的特点是在波导的四个端口分别都设置有阻抗变换器,通过调整输入端口、隔离端口、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处的阻抗变换器,就能够减小耦合部分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的分支线波导的阻抗,从而可以加大此处耦合缝隙的宽度,从而减小了加工难度,加大了该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相对带宽。(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赵轩,杨迎,谢小强[8](2016)在《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毫米波频段设计了一种宽带的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两路功率合成器,平行于E面的有耗传输线能解决传统的波导Y型分支分支路端口间隔离度和分支路端口驻波特性差的问题。同时这种电路结构加工装配简单方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在整个Ka频段所有端口的回波损耗都低于-16d B,分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大于17d B,插入损耗小于0.16d B。该电路结构加工安装简易,性能良好,可以应用在毫米波多路的功率合成网络,在保证高稳定性的同时能获得大功率的输出。(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军事微波、太赫兹、电磁兼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17)
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吴莹莹[9](2016)在《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耦合器采用波导面E面耦合。通过在波导E面设置叁节耦合缝隙,达到15d B的耦合度。本设计的特点是在波导的四个端口分别都设置有阻抗变换器,通过调整输入端口、隔离端口、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处的阻抗变换器,就能够减小耦合部分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的分支线波导的阻抗,从而可以加大此处耦合缝隙的宽度,从而减小了加工难度,加大了该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相对带宽。(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军事微波、太赫兹、电磁兼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17)
毛建贵,罗安林,吴川,雷雪辉,杨述[10](2016)在《基于Rsoft探究分支波导最大偏心距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基本原理,基于Rsoft仿真模拟,设置特定的耦合种子光源波长、折射率与最大偏心距离参数,探究分支波导最佳的最大偏心距离参数,对制备低损耗光波导实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期刊2016年08期)
分支波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集成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光纤陀螺应用需求,基于光路耦合和精密组装等工艺研制了双Y分支波导相位调制器芯片与PIN-FET组件封装级集成的样品器件。装机测试表明,该光纤陀螺在常温下的零偏稳定性优于0.2°/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支波导论文参考文献
[1].师娅楠,张斌珍,段俊萍,王颖.一种新型太赫兹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设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
[2].田自君,雷成龙,刘果,周帅,华勇.光纤陀螺用双Y分支波导相位调制芯片与PIN-FET集成器件[J].半导体光电.2019
[3].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范超.一种V波段波导分支电桥[J].微波学报.2018
[4].孔瑞瑞.单晶铌酸锂薄膜的光学常数以及Y分支波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5].冯敬.热光长周期波导光栅辅助的非对称Y分支模式开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6].赵轩,杨迎,谢小强.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J].微波学报.2016
[7].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吴莹莹.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J].微波学报.2016
[8].赵轩,杨迎,谢小强.基于波导Y型分支使用E面有耗平面传输线的功率合成器[C].2016年全国军事微波、太赫兹、电磁兼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9].袁士涛,侯艳茹,高静,李霞,吴莹莹.一种宽带毫米波波导分支定向耦合器[C].2016年全国军事微波、太赫兹、电磁兼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10].毛建贵,罗安林,吴川,雷雪辉,杨述.基于Rsoft探究分支波导最大偏心距离[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