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尺八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吹奏乐器,汉时出现同类乐器,唐宋时期达到鼎峰,大量用于宫廷音乐与民间俗乐中,于明代末期消亡。我国古代尺八于唐宋时期两次东渡扶桑,唐传尺八用于当时的日本宫廷雅乐中,但在日本平安末期所进行的大规模雅乐改革中被淘汰,最终失传;宋传尺八以宗教为载体,经由来宋日僧心地觉心带入日本,被垄断于佛教禅宗一派普化宗内,因此又被称为“普化尺八”,通过政府的庇护,严禁世俗使用,明治维新后,尺八流入世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兴盛,留传至今。直接演变自普化尺八之日本现代尺八如今流传广泛,应用领域广阔,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乐器。而在中国一方,二十世纪初期尺八一词又不断重现于音乐舞台上,学术界称尺八存活于福建南音的洞箫之中,称南音洞箫又名南音尺八,是我国唐宋时期尺八的遗制,认为南音尺八继承了唐尺八的指孔数(六孔,前五后一)和宋尺八以竹之根部为器的特征,这一论断得到了普遍的赞同和广泛应用,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一定论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中国历史上的尺八今天是否真正留存于今天的南音乐种之中、“南音尺八”与中国历史上的尺八持何关系等是一个亟需正名的问题。本研究在历史的框架内,对尺八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一历史性的梳理和考察,运用比较和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中日尺八的异同作一对照性的研究,结合纵向与横向的研究线条,就学术界提出的古代尺八存活于福建南音中的洞箫作一实证性的考察,并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澄清在音乐学界对于南音洞箫及南音尺八的界定,还原其本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