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规划新视角和谐城市规划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规划新视角和谐城市规划

身份证号码:42112719841228XXXX

摘要:中国社会的转型正面临着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社会”即将来临的当今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到构建和谐城市的问题;而要构建和谐城市,就必须寻求和谐城市规划策略。本文初步探讨了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理念提出的社会背景,探讨了和谐城市的内涵及三大标志。针对三大标志,论文从城市规划准则的革新、城市规划内容的革新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革新等三方面着重提出树立满足不同利益群体需要的新规划准则、全面开展城市文化规划及改革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等和谐城市规划策略。

关键词:和谐城市;和谐城市规划;和谐社会;社会转型

1、和谐城市理念因社会转型而生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起飞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往往进入一个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经济和社会双转型期: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来的传统农业社会转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中国的社会转型正面临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或面临社会失调时期的临界点。

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十几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非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造成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和谐局面:有的地方在GDP崇拜、唯指标增长模式的引领下,只讲效率(“效率优先”)而忽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社会多方面严重失衡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严峻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战略构想,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和谐社会”的提出,昭示着我国在21世纪越来越把人摆在核心位置,把人民生活的安康当作发展的目的。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一个以转型和分化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时期,大多数中国城市,城市转型的压力和挑战严峻。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要构建和谐城市,必须通过和谐城市规划来提高城市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及社会关系的能力。

因此,作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运动的城市规划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市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空间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城市社会结构和谐发展,顺利渡过城市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2、有序性•共融性•有效性

城市是由各种人群组成的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其特征是具有结构性。城市的结构性是指城市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只有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且互相协调,整个城市才能始终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因此,“和谐城市”就是城市系统中各个部分及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城市”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城市问题的理念或视角,它要求我们把传统的单一视野拓展到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及行政等手段,统筹各种城市资源,综合解决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其意义不仅超越了我国规划界提出的“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也超越了欧美的“田园城市”和“健康城市”,是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规划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研究和谐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将是当今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和谐城市至少有如下3个标志。

2.1城市运行的有序性

当城市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当城市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市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市民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市民的安全生活时,这个城市的运行基本上是有序的,有章可循的,是具有较稳固基础的城市。在这一城市的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和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这一城市的社会阶层结构便是合理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其城市运行将安定有序。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满足不同利益群体需要的新规划准则。

2.2城市文化的共融性

城市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城市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能被大多数市民所认同,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市民所遵循,在精神上和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此外,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冲突较少,城市精神生活中有社会的粘合剂。

2.3城市管理的有效性

城市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城市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得到大多数市民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高效运行,且对城市社会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城市成为具有强烈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

3、和谐城市规划策略:准则、内容及管理的革新

和谐城市规划必须以系统化原则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及环境诸要素,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生态、环境、空间、信息及科学技术诸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整体的规划,以真正创造我国新时期和谐发展的宜人社区。这其中虽然也涉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规划问题,但根据前文所述的和谐城市的3个标志(实际上是实现和谐城市的3个条件),和谐城市规划应首先基于当今城市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1城市规划准则的革新:满足不同利益群体

规划准则是评价规划方案达到目标的价值标准,也是编制规划方案所依据的原则,它与规划人员的价值观或偏好有关。和谐城市理念深刻影响着规划师的认识观和价值取向,以实现城市运行的有序性为目标导向的和谐城市规划应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

3.2城市规划内容的革新:开展城市文化规划

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几乎是传统城市规划的全部内容,这是十分片面的。物质空间形态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不同群体的文化(城市文化)与社会交往模式[3]。城市文化是城市人之为“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其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造功能、对人的社会活动的规范功能、对人的人格心理的调适功能,可以实现我国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中由政治社会向市民社会、由礼俗社会向法制社会、由人身依附关系向契约式关系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

3.3城市规划管理的革新:管理体系的改革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足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是面向社会的管理活动,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等目的和任务[8]。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不健全,难以发挥整合城市社会资源,保障城市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作用。

4、结语

到今天为止,城市的产生已有数千年历史,城市发展的导向也经历了多次嬗变。产业革命前,城市主要以战争防御为主;产业革命后,城市的规划建设导向才由战争防御逐步向生产、流通与居住转变。与此同时,产业革命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霍华德和格迪斯等人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纷纷寻求解救之道,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戛涅的“工业城”、柯布西耶的“明天的城市”、在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影响下的“卫星城”和“新城运动”、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都是寻找一种新型城市模式来重构城市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力.如何理解“和谐社会”[J].百科知识,2015,(4):54-55.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5-06-27(1).

[3]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标签:;  ;  ;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规划新视角和谐城市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