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医科大学毕业生面对压力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探讨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可行的统计技术,为处理类似问题提供方法学上的指导。方法:通过对医科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应对方式的相关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医科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采用自填问卷形式调查医科大学毕业生,获得有效问卷596份。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积极应对得分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效能、精神质、内控性、支持利用度、压力、性别;影响消极应对得分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性、自我效能、性别、受惩罚、内外向。贝叶斯网络分析可知,积极应对的影响因素为:精神质、支持利用度、内控性、性别、主观支持、自我效能、丧失、客观支持、情绪性、内外向,直接影响因素为:精神质、支持利用度、内控性;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为:情绪性、内控性、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因素为:情绪性。拟合积极应对的通径分析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Goodness of Fit Index)为0.990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果提示:自我效能对积极应对的总效应最大,其次为内控性、精神质、性别、支持利用度、压力。结论: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内控性、自我效能是影响医科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社会心理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一些传统的统计方法(如多元逐步回归、主成分回归)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得出结论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贝叶斯网络为构建通径图提供基本的框架,较好地解决了通径分析中的难题。根据其所得出的结论详尽、有深度,往往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