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道家内丹术的发展与成熟

宋宋道家内丹术的发展与成熟

一、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1](2020)在《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五大洞天,在道教名山体系中地位显赫。本文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宗教学、文学等方面对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具体发展情况作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宋代青城山道教与朝廷、士大夫以及民众的联系,展示了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面貌和特色内涵,考察了青城山道教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论文第一章概述青城山道教渊源。从两个面向去论述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从青城山与道教的联系入手,青城山的自然环境与神仙传说以及早期道教在蜀中的发展,并逐渐奠定青城山在道教名山中的地位;另外对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历程进行必要的梳理,为本文的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提供背景分析和青城山道教的地位进行纵向比较。第二章详细阐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首先还原青城山道教宫观的具体情况;其次论述各种文献中囊括的宋代青城山道士,还原青城山道士群体的面貌;最后讨论两宋青城山道教所传承和盛行过的道派发展情况。第三章论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从青城山的丹道传承、道教易学、道教艺术和特殊群体(隐士)四个部分去分析和探讨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独特性,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影响。第四章分析两宋朝廷和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宋朝历任皇帝对道教所采取的重要政策的影响,以及朝廷直接与青城山道教发生的联系入手,以此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宋代官方层次中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第五章分析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蜀籍士大夫和非蜀籍士大夫的角度,考察他们对青城山的认知与情感;从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关系,探究道教与民间社会和信仰的交融。

辛敬[2](2020)在《刘一明内丹学新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一明是清朝着名的内丹学家,其内丹学以“先天一气”作为核心与基础,并对内丹学传统中的概念、命题进行了重新诠释,力图使内丹学摆脱简单化、气功化的倾向,而使其恢复纯粹性、超越性。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刘一明内丹学的理论架构、概念范畴进行重新梳理和诠释。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刘一明的生平与着述、理论渊源,并介绍此一论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正文第一部分,对其内丹学的理论核心——“先天一气”进行介绍。在刘一明的理论中,先天一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造化的根基,“真空”“妙有”是其基本特性。刘一明通过河图洛书描述了先天一气显化为宇宙万物及人之生命的过程,刻画出完整、和谐的宇宙图式和生命图式,为其内丹学的展开奠定了哲学基础。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刘一明关于金丹、性命、药物、炉鼎等传统内丹学的概念及范畴,使得刘一明的理论架构得到一个静态的呈现。第三部分,对内丹修炼中的“炼己筑基”“还丹阶段”“大丹阶段”“子又生孙”四个阶段进行诠释,使我们能够动态地、全方位地了解刘一明的内丹学。第四部分,讨论刘一明对道教外丹派、双修派、传统清修派以及禅宗的修行方法之评判,旨在通过一种比较的视野,使刘一明内丹学的独特之处得到展现,突出先天一气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最后一章从陈撄宁对刘一明的批评入手,来对其丹法进行总结与评价。

王若兰[3](2020)在《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的内丹“参同学”研究》文中认为南宋道人陈显微所着的《周易参同契解》是《周易参同契》的注本之一,他在《周易参同契》一书中探讨金丹时使用的了“先天一炁”一词。纵观历史长河,诸家纷纷对《周易参同契》做注,留下了很多注本,基于这些注本所形成的“参同学”有外丹与内丹之争。外丹术方面侧重于用炉鼎来烧炼丹砂铅汞等,炼成丹药之后服用丹药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术讲究“以后天返先天”,但在实践中也运用着外丹术修炼过程中运用到的一些模式和术语。本文将通过对《周易参同契解》的内丹思想研究,为“参同学”的外丹向内丹转向呈现脉络,以更好的把握内丹“参同学”。首先,介绍陈显微及其《周易参同契解》一书,主要是在“唐宋变革”的背景下反思陈显微的注本中的内丹转向。其次,对陈显微在《周易参同契解》中阐述的内丹的思想内容来进行梳理。明晰“先天一炁”这一概念,阐明陈显微的金丹论,来进一步讨论“参同学”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内丹学转向。最后,聚焦于唐宋时期的道教成仙之学的转型的背景之下梳理“参同学”在外丹向内丹的转向中内丹思想在“参同学”中的发展脉络。总体来看,陈显微的内丹“参同学”的理论,是对之前的“参同学”的研究思想和在修炼的实践中运用的方法的吸收和整合,也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独创的阐述,在中国道教思想史上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研究意义的。

薛中华[4](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夏克丽[5](2020)在《宋代女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利用道教,女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获得了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女冠入道需要通过正规的一套程序直至获得度牒,宋代统治者给予道教很多的扶持和优待政策,然而记录在册的正规女冠人数相比男性道士、僧尼仍是很少。虽然史载人数较少,但她们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还是发挥了一些影响力。根据史料记载,女冠入道的原因各有不同,上层社会入道的女冠多为因罪被贬入道,而下层平民女冠则多出于宗教信仰而自愿入道。上层女冠和下层女冠也因为身份的原因而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政治上,上层女冠中两位皇后因妃嫔争宠上位与内官奸臣相谋诟陷而获罪,终被贬入道,引起不小的政治波澜。仁宗朝郭后被废入道,宰相与台谏互为敌垒在此事上相争不下,最后以谏官流放为终局;而哲宗朝孟后被废入道,乃是宰相内侍相互勾结,妄图左右中宫,借以谋权而制造的阴谋。两位皇后入道事件本身将宋代文官集团的弊端展露无遗。而与此同时,下层平民女冠借宗教信仰参与政治生活,或如于仙姑受诏入京而多获荣宠,又或如吴知古、刘德妙等攀附朝臣勾结内侍而乱政谋私。由此可见,女冠在宋代政治上的作用并非全是积极的。文学上,宋代女冠多有贡献。文人多因敬仰女冠而留下较多的描写女冠的诗作。在这些诗作中,有些描绘女冠清修的神姿风貌,有些更是能于其中看出女冠与文人间的一些往来交际和心心相惜的知己情分。女冠自身也创作了很多诗词,尤以女冠王清惠和曹道冲两位为佳,王清惠创《满江红》,其中爱国之情深和亡国之悲痛引得文人的纷纷唱和。王清惠更与汪元量情分颇深,二人相互留下很多酬赠诗;女冠曹道冲尤善诗词,不仅可立随声韵作诗,其诗作常颇有道风,更与诗中表达自身的修道旨趣。另外,女冠宫素然所画《明妃出塞图》更是宋代白描画作的杰出之作,也证明女冠在宋代艺术上也有突出的表现。学术上,女冠曹道冲贡献颇多。她不仅亲注《老子》,更亲创《灵源大道歌》《胎息诀》等道教作品。曹注原本已佚,今据彭耜、董思靖、李霖三本中征引的曹注为据。曹注《老子》阐要妙之道,并在其基础之上重内丹修炼、性命双修,属于钟吕南宗内丹体系,其注解方式和侧重点充分体现宋代老学注解的特色。而其《灵源大道歌》《胎息诀》中更是具体阐释安神养气的内修之法,于道教的内丹理论也有所贡献。

肖驰[6](2020)在《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一明(1734-1821)是清代乾嘉年间西北地区着名的龙门派道士,道教易学和内丹学大家。刘一明将易学研究与内丹学理论相结合,他对易学象、数、理均深研其几并从“性学仙道”的角度做出深刻系统的阐释,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易学思想。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实是以易学观念丛来建构和表达的,以内丹学之超越性追求为核心旨趣的形上学思想。此文将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置于易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发展史以及道教气论和性命论思想的发展脉络下来考察其理论特质和意义,并探究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在会通儒道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此论文由导论、正文两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释。正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考察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第二章针对目前研究所忽略的刘一明相关道教易学着述的文献问题进行新的考辨,展示刘一明道教易学文献的真实面貌,并考察刘一明学《易》治《易》的心路历程,厘清他关于易学性质和易学象数理各要素之内在联系的基本看法,以及他治《易》的基本旨趣。第三章重点考察仍未引起学界关注的刘一明道教易学着述《三易注略》,以此为主要文献,从先天一气论、气化阴阳观和气化五行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气本论和气化论的特色。刘一明通过对河图洛书象数结构特征的阐释,来说明五行之气“生化克成”的运动情态以及“绾合错综”之“顺逆”运动机制,为五行气化的宇宙图景提供了新的诠释理路。他又通过“河图中一”的概念来阐发“先天真一之气”作为一种“无限开展之气本体”的实质,并藉由《易传》的“神”概念来对此气本体所内具的创造性动能进行说明。他还通过先天易学的研究提出“先天阴阳观”,用以说明“先天真一之气”所具有的阴阳两种样相之迭转相生的规则,更通过“一神两化”之易学命题的诠释,对先天真一之气与后天阴阳二气的体用关系作出新的说明。第四章考察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性命论,重点分析刘一明藉由易学思维模式对气论与心性论之融摄问题所提出的新诠释理路,并对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在会通儒道性命论思想方面所提出的新观念进行深入探讨。刘一明通过对“胎中面目图”、“黍珠图”等由“无极图”改造而来之《易》图的阐发,提出作为生命本体和心性本体的“真灵之性”的概念,又以“太极之中”的概念来说明真灵之性就是“性命合一之体”,“心神”是真灵之性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他通过对“天地之心”的诠释而将理学仁体的概念与“真灵之性”的概念融合起来,又藉由“乾坤简易”来阐发王学的“良知良能”,从而将良知良能与真灵之性相融摄。他又融合了道教“混元”的概念和易学“乾元”的概念而提出“混元体”之生命整体观,更利用河图五行的动态模型来统摄道教的五元和儒家的五德概念,提出了融通儒道思想的生命整体观。他还通过对“穷理尽性至命”、“取坎填离,进阳退阴”的阐释来论述内丹学性命合一的工夫论进路和修炼法理,并力图将道教性命双修与儒家内圣修持之工夫论统一起来。第五章对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质、意义和不足做出归纳总结。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主旨是“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他基于这一主旨进行理论建构时所采用的方法论之特色是“以图卦理数易,释先天真一气”。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从多个向度为本源论与本体论的融合提供了更具理论解释力和逻辑自洽性的新的致思路径,推动了道教气本论和气化论在清代的进一步发展。他以先天真一之气来阐发并统摄心性、性命、精气神等概念范畴,形成了一套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性命论,为返性还元的心性修炼与精气神转化之修炼的阐发和统一提供了新理路,推动了道教性命论的发展。他通过易学研究和诠释提出沟通融合儒道性命论思想的新观念和思路,进一步推动了儒道思想之会通。刘一明在诠释相关易学问题时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情况,他通过易学观念来阐发的气论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尹航[7](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贺永晓[8](2019)在《宋元道教医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宋元时期道教医学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为了挖掘道教医学的自身特点;二是探索道教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并为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佐证与思路。方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道教医学及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发展面貌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对道教医学的概念及发展沿革进行剖析,尝试界定道教医学的概念。这一部分中首先对道教医学的内涵进行剖析,在对道家与道教、道医与巫医、道医与方士医学、道医与传统医学的关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勾勒出“道教医学”的基本面貌,将道教医学的概念放在历史进程之中,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尝试对其进行定位。第二部分将对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剖析,拟从理论基础和治疗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这是道教医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在这一部分的探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教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共融互通之处。第三部分着力研究宋元时期道教发展与道教医学的关系,以及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新发展。道教医学,其本质是一种宗教医学,其发展基于道教本身在社会中的发展。因此,要讨论道教医学的进展,首先需要对宋元时期道教发展的概况进行系统的论述,探讨与道教医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的、政治的关系。而在帝制社会中,宗教与政治往往是合流的。两宋时期,道教提出“敬神与德治”来为封建统治服务,受到统治者的恩宠也是道教繁盛发展的保障。在这一时期促进道教医学发展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考察道教发展与道教医学需要特别关注其时代背景。结论:(1)“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其一切行为都是为宗教信仰而服务的,医术和药物本身都具有浓厚的道教修炼特征。并且是在追求长生成仙,及传道布道的过程中,吸收传统医学技术和道家哲学思想而形成一种特殊医疗体系。(2)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术上,道教医学与中医学都存在共通之处。(3)道教医学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把道教医学放在历史政治背景中研究是研究这一宗教医学的重要部分。(4)宋元时期不仅是道教发展的昌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医家积极投身医学建设,取得诸多方面的新进展,比如:一,外丹的衰落及向医药疗疾的转化;二,内丹发展的繁盛,如宋元时期内丹取代外丹居于主要地位,以及内丹理论体系和技术的发展完备;三,脉学理论的丰富,如对跷脉的特殊的认识,及四脉为纲新体系的建立;四,养生领域的新创获,如养生方法和体系的日臻完善,博采众家的养生思想以及服食方法的演变等。

杨大龙[9](2019)在《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真道的修仙理论,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主要包括真功和真行两个方面。所谓真功即是指澄心遣欲、内外混融的清静修行,是识心见性、性命双修的炼心功夫,包括性功和命功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真行即是指修仁蕴德、渡世济人的社会实践,是内外双修、功德成仙的道德践履。真功和真行是金元全真道全真而仙性命追求的两个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贯通。金元全真道把内炼心性的性功修炼和固气安神的命功修炼作为真功的主要内容,认为修道者只有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识心见性、性命双修。所谓性功是指去弊见性的炼心功夫,即是通过降心的方法,割断尘缘、涤除玄览,使妄心不起、念念不住,以实现内外清静、识心见性的澄明之境。所谓命功则是指神气相结的修命功夫,即是指通过神气合炼的方式,以元神和元气为修炼药物,使精、气、神三宝合一,以达到去欲明心、身心俱寂的生命状态。因此,真功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内丹修炼,其下手功夫在于炼心,炼心的直接取向是见性,见性方可以性制命,性命双修。与真功同样重要,真行是金元全真道全真而仙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在社会实践中对性功的涵养和体证,是积善累德的外修功夫,具有积极入世的伦理特点。金元全真道认为真行是在真功修炼的基础上实现的,其方法在于积功累行,倡导传道渡人,广行善事,其伦理指向则是功德成仙。真功是真行的理论依持,真行是真功的涵养功夫。总之,金元全真道认为修道者在修仙证道的过程中,只有做到真功与真行合一并重,内外混融,才能达到心灵澄明的全真而仙之境,实现心性永存而形体不离凡间的生命超越。金元全真道的功行思想是在宋元时期三教融合思潮下,以性命双修的内丹理论为基础,兼容佛教明心见性、儒家济世伦理观而形成的道德性命之学。功行思想中所包含的真功和真行,是金元全真道追求性命超越的两个条件,着重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体现了“心离”而“身不离”的处世情怀。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具有功行合一,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理论特点,强调在内修真功的基础上,注重济世救民,普渡众生的真行实践。金元全真道通过功行双全而致“性命全真”的追求打破了传统道教注重肉体成仙的藩篱,使修仙主体由肉体转向了心性,是对道教道德性命之学的发展。金元全真道自全性命本真的全真而仙追求为战乱时期居无定所的民众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慰藉,从而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使得全真道功行思想在民族文化冲突、融合的金元时期盛行于世。作为革新派的全真教,其“功行双全”思想在金元时期的盛行对于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如何在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并存的时代生存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孟璇[10](2019)在《中国哲学视域下的丘处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丘处机(1148-1227)是宋金元之交的全真领袖,也是中国道教史上极为关键的人物。由于全真道丘处机积极革新道教理念,同时善于把握历史机遇,为中国道教进入发展顶峰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丘处机以七十二岁高龄西行万里觐见成吉思汗的事迹,向来被传为佳话。连乾隆帝也曾在北京白云观留下咏叹丘处机的名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实际上,丘处机的历史功绩远不止于万里西行的救世创举,其哲学思想更折射出超越时代的理性光辉。以道教传统的“气论”思想为背景,丘处机因应时势对道教内丹理论进行大力革新,不但破除了传统道教对肉体长生的执迷,还一改道教避世修行的习惯,将道教从山野之外引向世俗当中。为了从哲学理念上汇通道教的入世修行实践,丘处机提出一系列迥异于传统道教风格的新观点,包括“虽涉事而常无事”的心性修养观、“济物利生,功成仙去”的功行理念、“真道养神,伪道养形”的精神超越追求,以及其独具一格的“有为无为一而已”的生存论认识等。通过具体修行理念的革新,也彰显出丘处机哲学思想中对道家博爱精神的复归、对“无为”的双重否定和超越神仙信仰等方面的理论特色。作为道教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成果,丘处机哲学思想与儒释两家进入成熟期的理论成果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与禅宗心性理论和宋明理学思想建构中的汇通。深入其中可以发现,丘处机哲学始终表现出对于人类现实生存境遇的深刻关切,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思想意蕴在当代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其思想的具体内容虽然已随历史的远去而渐失吸引力,但其中所蕴含超越现实的高蹈理想、追求自由的永恒精神不会被历史尘埃蒙蔽,而将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时俱新。

二、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青城山道教渊源
    第一节 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
    第二节 宋代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宫观、道士、道派
    第一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宫观
    第二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士
    第三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派
第三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
    第一节 青城山丹道传承
    第二节 青城山道教易学
    第三节 青城山道教艺术
    第四节 青城山特殊群体——隐士
第四章 宋代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一节 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二节 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五章 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第一节 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第二节 非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第三节 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资料(道教类古籍单列,其余以经史子集分类胪列)
    二、今人着作
    三、期刊与学位论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刘一明内丹学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刘一明生平与着述论考
第一章 基于“先天一气”的宇宙生成论及生命哲学
    一、先天一气之本质
    二、先天一气与宇宙生成
    三、先天一气与人之生命
第二章 基于“虚空丹法”的内丹理论
    一、“金丹”实质
    二、性命双修
    三、“药物”“黄婆”理论
    四、“炉鼎”“火候”理论
    五、顺逆两用
第三章 修炼阶段
    一、“筑基”阶段
    二、“还丹”阶段
    三、“大丹”阶段
    四、最终阶段
第四章 刘一明对其他法门之批判
    一、刘一明对外丹术之批评
    二、刘一明对双修派之批评
    三、刘一明对传统清修派之批评
    四、刘一明对禅宗之批判
结语 对刘一明内丹思想之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的内丹“参同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有代表性的观点、看法,以及研究动态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陈显微及其《周易参同契解》
    第一节 陈显微和《周易参同契解》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解》的思想背景
第三章 《周易参同契解》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周易参同契解》中的“先天一炁”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解》的金丹论
        一、 “一者,金丹也”
        二、 “炼精化炁,入圣超凡”
        三、 “入神致用之妙得矣”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解》的性命关系
第四章 《周易参同契解》与内丹“参同学”
    第一节 隋唐到北宋的“参同学”的发展和转向
        一、 隋唐“参同学”的内丹思想萌芽
        二、 五代“参同学”的内外兼宗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解》对道教仙道哲学的发展
        一、 内丹理论脱于外丹修炼
        二、 《周易参同契解》之论内丹仙道的仙性与人性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解》与不衰的内丹“参同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3.1.1 辟谷的提出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4.1.1 节首尚俭思想
        4.1.2 天气地味思想
        4.1.3 食气者寿思想
        4.1.4 城食增寿思想
        4.1.5 去除三尸思想
        4.1.6 清肠除滓思想
        4.1.7 轻身疗病思想
        4.1.8 金津玉液思想
        4.1.9 虚静无为思想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4.2 内丹辟谷思想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4.2.2 绝粒为宗思想
        4.2.3 精气神全思想
        4.2.4 减阴增阳思想
        4.2.5 先天自动思想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5.1.1 节食辟谷法
        5.1.2 代食辟谷法
        5.1.3 咽津辟谷法
        5.1.4 除三尸辟谷法
        5.1.5 服符水辟谷法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5.1.7 守一辟谷法
        5.1.8 存神辟谷法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5.1.10 服气辟谷法
        5.1.11 胎息辟谷法
    5.2 内丹辟谷方法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6.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宋代女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1、宋代道教史研究
        2、宋代道教的专题研究
        3、关于宋代女冠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研究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重难点
        2、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宋代道教与女冠概述
    一、宋代道教的发展
    二、宋代女冠基本情况
        1、女冠披戴与紫衣师号
        2、女冠人数考证
        3、女冠来源与入道原因
第二章 女冠与政治
    一、上层女冠掀政治波澜
        1、郭后入道引宰谏对弈
        2、孟后入道现朝官之弊
    二、平民女冠作用政治
        1、帝后宠信,赴阙赐号
        2、深获圣心,扰政受谏
        3、勾结弄权,密交朝臣
第三章 女冠与文学
    一、宋代诗词中女冠的形象
    二、女冠王清惠及其诗词作品
        1、王清惠诗词作品
        2、文人唱和《满江红》
        3、王清惠与汪元量
    三、女冠曹道冲及其诗作
        1、 曹道冲生平
        2、曹道冲诗作
    四、其他宋代女冠诗词及艺术创作
第四章 女冠与学术
    一、曹道冲的《老子注》
        1、对道的理解
        2、内修方法
    二、曹道冲《灵源大道歌》等其他道教作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本文研究进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第一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太极观”与“阴阳五行观”的思想渊源
        (一)太极为道气的观念
        (二)乾坤坎离释阴阳变化的理路
        (三)中土为主宰的五行观
        二、河洛之学与先后天易学的理论渊源
        (一)河洛之学的思想渊源
        (二)先后天易学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清代全真道融合理学的思想倾向
        二、清代道教易学融通儒道性命论的理论取向
第二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着述考辨和治《易》的思想历程
    第一节 刘一明相关道教易学着述考辨
        一、《周易阐真》考辨
        二、《参同直指》、《悟真直指》、《象言破疑》考辨
    第二节 刘一明学《易》治《易》的思想历程
        一、刘一明学《易》的心路经历
        二、刘一明治《易》的思想历程
        (一)《西游原旨》
        (二)《三易注略》、《周易阐真》、《孔易阐真》
        (三)《参同直指》、《悟真直指》
        (四)《象言破疑》
第三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气论
    第一节 河洛之学的气化五行观
        一、“河图中五”的五行生化观
        (一)河图无言,象数藏道
        (二)天地之数,归为中五
        二、“洛书参伍”的五行逆克观
        (一)克化成功,错数逆运
        (二)河洛合一,参伍错综
    第二节 河洛之学的气本论
        一、“河图中一”的先天一气论
        (一)河图中一,先天一气
        (二)一气本象,不落动静
        二、“四象五行”的体用观
        (一)四象中土,五行一气
        (二)神行四象,生物不测
    第三节 先后天易学的气化阴阳观
        一、先天阴阳之迭转逆生观
        (一)图卦合一,阴阳同理
        (二)太极一气,阴阳流转
        (三)先天阴阳,未生逆推
        二、先后天阴阳之神化观
第四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性命论
    第一节 心性本体论
        一、真灵之性和太极之中
        (一)无极之气,真灵之性
        (二)太极之中,黄庭之神
        二、天地之心和良知良能
        (一)天地之心,阴阳合仁
        (二)乾坤简易,良知良能
    第二节 生命整体论
        一、混元乾健之生命整体观
        二、河图五行之生命整体观
    第三节 性命修炼观
        一、“穷理尽性至命”的工夫进路
        二、“取坎填离,进阳退阴”的修炼之术
第五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色?意义和不足
    第一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的思想主旨
        二、“以图卦理数易,释先天真一气”的方法论特色
    第二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不足
        一、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对道教气本论和气化论的发展
        (二)对道教性命论的发展
        (三)对儒道会通的促进
        二、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不足
结语
参考书目
    古代文献
    学术专着
    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
致谢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胶东半岛
        1.3.2 低山丘陵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1.3.5 时间范畴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2.1.1 “道”的由来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2.4 小结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3.1.1 气候与气象
        3.1.2 水文条件
        3.1.3 地质地貌
        3.1.4 植被状况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3.3.9 清代——龙门中兴
    3.4 小结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4.2.1 至秦、汉时期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4.2.3 至金、元时期
        4.2.4 至明、清时期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4.3.2 “海上仙境”模式
        4.3.3 “海上仙山”模式
    4.4 小结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5.1.4 风环境分析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5.4 小结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6.2.1 “三境”与“六远”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6.4 小结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7.1.1 “溪谷”之内
        7.1.2 “溪谷”之外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7.4.1 院落组合特征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7.5.2 穴地与立向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7.6 小结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8.1 保护对策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8.2.1 发展原则
        8.2.2 发展对策
9 结论
    9.1 研究总结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宋元道教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道教医学”概念辨析
    1.1 道教医学的概念
    1.2 .道家与道教、道医与巫医、道医与方士医学、道医与传统医学的关系辨析
        1.2.1 道家与道教
        1.2.2 道医与巫医
        1.2.3 道医与方士医学
        1.2.4 道教医学与传统医学
    1.3 道教医学的内容
2.道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及治疗实践
    2.1 道教医学理论基础
        2.1.1 “气一元论”的生命观
        2.1.2 阴阳辩证的整体观
        2.1.3 五行生克的制衡观
        2.1.4 “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2.1.5 “形神统一”的人体观
        2.1.6 鬼神致病的疾病观
    2.2 道教医学的治疗实践
        2.2.1 基于“气”的诊疗
        2.2.2 调整阴阳
        2.2.3 制衡五行
        2.2.4 顺应天人
        2.2.5 形神兼治
        2.2.6 宗教医疗
3.宋元道教医学发展概貌
    3.1 .宋元道教概述
        3.1.1 扶植与限制——道教力量的兴起
        3.1.2 盲目崇拜——道教势力发展的两个高潮
        3.1.3 走向理性——宗教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
    3.2 宋以前道教医学概述
        3.2.1 汉以前
        3.2.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3.2.3 隋唐时期
    3.3 宋元道教医学新发展
        3.3.1 外丹的衰落及向医药疗疾的转化
        3.3.2 内丹的繁盛
        3.3.3 经脉理论的再丰富
        3.3.4 养生领域的新创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宋元两代道医及其医学着作及述评
附录2 宋元道教医学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渊源
    一、唐宋时期神仙思想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变
    二、金元时期“三教融合”的文化思潮
    三、金元全真道“三教一家”的立教宗旨
第二章 识心见性的真功
    一、性功和命功:真功的主要内容
        (一)性和命的内涵
        (二)先性后命
    二、清静苦修:真功的修行方式
        (一)清静和清净
        (二)境上炼心
    三、识心见性:真功的修行目的
        (一)心与性的贯通
        (二)对识心见性的不同解读
第三章 内道外儒的真行
    一、积功累行
    二、功德成仙
        (一)“物外真亲眷”:内道外儒的宗教伦理
        (二)行善立仙的真行功夫
第四章 功行思想的特点及其性命追求
    一、功行思想的理论特点
        (一)功行合一:真功和真行的内在逻辑
        (二)出世与入世的有机结合
    二、功行思想的性命追求:全真而仙
第五章 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对道教道德性命之学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哲学视域下的丘处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目标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标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及意义
        (二)现实依据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议及趋势分析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及存在困难
        (一)研究方法
        (二)存在困难
前言
第一章 人生经历与哲学问题的展开
    一、自觉修道的生命超越之路
    二、传法度人的弘道救世征程
    三、丘处机哲学研究的问题析要
第二章 内外双修的全真哲学
    一、源流追溯:内丹学的成熟
    二、核心思想:“有为无为一而已”
        (一)内日用:“心地下功,无为也”
        (二)外日用:“求积功行,有为也”
    三、理论旨归:“全真者,全其本真也”
第三章 气一元论的思想脉络
    一、“道涵天地,神统百形”的宇宙生成观
    二、“天地开辟而生人”的人体受生论
    三、“学人但能回光即了生死”的神仙可学观
第四章 道家精神的复活:丘处机思想特色之一
    一、道家与道教渊源综论
    二、兼容门户种族的胸襟
    三、复归自然真性的理念
第五章 “无为”的双重否定:丘处机思想特色之二
    一、“虽涉事而常无事”:心的质变
    二、“济物利生,功成仙去”:修行理念的完善
    三、“教门用功,大起尘劳”:实践路径的确立
第六章 神仙信仰的超越:丘处机思想特色之三
    一、“真道养神,伪道养形”:认识论的转向
        (一)“伪道养形”的蜕变
        (二)“真道养神”的确立
    二、“佛祖也只完得性学”:方法论的调整
        (一)以心性修炼致长生的可能性
        (二)以心性修炼致长生的可行性
    三、“无上大道非延年小术”:意义系统的重塑
        (一)道与术的分判:道为根本
        (二)道与术的面向:道成大器
第七章 与禅宗的对话:惠能与丘处机心性修养观的共同旨归
    一、惠能以“悟”为中心的心性修养观
        (一)打破识障以明心
        (二)“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二、丘处机以“修”为中心的心性修养观
        (一)事上磨炼以修心
        (二)“心凝神现,性现人成”
    三、异中之同:现实生命的超越为修养指归
        (一)生命超越的依据在人本身
        (二)生命超越的条件当下具足
第八章 与理学的汇通:周敦颐与丘处机思想构建中的一致趋向
    一、内向化的品质:“主静立人极”与“本命元神自发愿”
    二、道德性的要求:“诚者圣人之本”与“内外功深进仙阶”
    三、客观性的缺失:“推天道以明人事”思路的内部缺陷
第九章 自由之维:有限与无限的内部张力——丘处机哲学思想的另一种考察
    一、人之存在的二重结构:自然与社会
    二、身与心的共在:心为主宰
    三、存在与自由:“无为即有为”的生存论意蕴
余论 以人为中心的道教哲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D]. 张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2]刘一明内丹学新探[D]. 辛敬. 山东大学, 2020(11)
  • [3]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的内丹“参同学”研究[D]. 王若兰. 华侨大学, 2020(02)
  • [4]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5]宋代女冠研究[D]. 夏克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D]. 肖驰. 南京大学, 2020(04)
  •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宋元道教医学发展研究[D]. 贺永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金元全真道功行思想研究[D]. 杨大龙.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中国哲学视域下的丘处机思想研究[D]. 孟璇.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宋宋道家内丹术的发展与成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