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首选择论文-陈作汉,曹洁,赵付青

簇首选择论文-陈作汉,曹洁,赵付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簇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簇首选择,NSGA-Ⅱ,正交实验设计

簇首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作汉,曹洁,赵付青[1](2019)在《基于NSGA-Ⅱ的无线传感网络簇首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是无线传感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拓扑控制对于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分簇结构无线传感网络的簇首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GA-Ⅱ的多目标簇首选择算法.同时考虑网络通信距离、能量消耗、负载均衡以及节点生存时间等多个优化目标,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最优簇首数量指导种群初始化,引入正交实验机制降低搜索次数,提高寻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低功耗自适应层次分簇(LEACH)算法相比,簇首分布均匀、负载均衡,可明显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与标准NSGA-Ⅱ算法相比,可更好地提高搜索寻优效率.(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11期)

徐晓旭,图雅[2](2019)在《基于间歇式的簇首选择的WSNs分层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中分簇路由的能耗,提出基于间歇式的簇头选择的能量感知的分簇路由(Intermittent Cluster Head Selection-based energy-aware clustering protocol, ICHS-CP)。ICHS-CP引用集中式分簇路由思想,它仅在每个轮群(Group of Rounds, GOR)的开始选择簇头,而不是传统集中协议每轮选择簇头,降低了重复CHs选择过程的能量成本。同时,基站保证了轮群的固定的簇头数,并基于六边形网络拓扑均衡簇头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ICHS-CP协议提高了能量效率,延长了第一个失效节点的发生时间。(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马德朋[3](2018)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簇首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具有节点可以大规模部署、自组织网络、动态性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和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传感器节点高度集成的特点,使其在军事监控、环境监测以及外层空间探索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今WSN的能耗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WSN路由协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通过对现有路由协议的学习和总结,发现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延长WSN生命周期,而分簇路由协议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簇首选择的方法。本文主要是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簇首选择研究。在LEACH协议的基础上,一方面针对WSN簇头的选择过程中没有考虑节点分布不均匀、能量损耗不相同和温度变化不确定等问题,设计出基于节点向心性路由协议的簇首选择协议,解决LEACH路由协议簇首选取方法的不足。通过计算节点的向心性和能量剩余以及节点温度的综合值来作为簇头选择的条件,以此来降低节点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针对WSN中冗余节点过多导致采集的冗余信息量过大的问题,设计出冗余节点间歇性休眠的簇首选择协议。通过计算各个节点感知区域的感知覆盖情况和传输数据的相似度选出冗余节点进行休眠处理,来降低对感知区域监测信息采集的相互重迭,进而降低网络的负载,提高节点能量的有效利用率和网络的整体性能。使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提高节点的能量利用以及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大学》期刊2018-03-09)

岳有军,李媛媛,王红君,赵辉[4](2017)在《温室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首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温室环境下采集环境数据信息。温室环境不是复杂和大型的环境,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的特点以及节点的能量消耗等原因都会导致网络寿命缩减。在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ow energe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简称LEACH)协议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成簇过程中的节点能量和竞争半径等因素,优化阈值对结果的影响,以延长其寿命。分簇完成后,再将簇头的数据沿通过蚁群算法所得到的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最后传给汇聚节点。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知,节点死亡的速度比LEACH协议慢,数据传输量大,改善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2期)

吴勇,张灵[5](2016)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WSN簇首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簇思想可以很好的用于优化路由算法,现有的分簇算法簇首轮换选举大多数只是从簇首和基站之间距离、节点密集度、剩余能量、节点位置等指标来进行改进,没有考虑候选簇头距离各个簇首的平均距离。簇间转发数据包会消耗大量能量,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目前簇首轮换选举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簇内和簇间两个优化目标的算法,此种算法本文简称为DEDS。建立了候选节点剩余能量、候选簇头节点距各个簇首节点平均距离等多目标概率模型作为簇首轮换选择依据。通过在NS2仿真平台上验证了该算法在时延、分组递交率、能耗、稳定性等网络性能优于其它分簇算法。(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马振福[6](2016)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LEACH-C协议簇首选择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综合了信息感知、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等功能的新型网络系统。近几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战场侦查、公共安全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网器网络中节点能量受限且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如何提高网络能量利用率,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设计以能量为优先的高效路由协议是提高网络生存周期其中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为了比较各种协议在网络中的优缺点,本文选取了最小传输能量(Minimum Transmission Energy, MTE)协议,Static-clustering协议,低能量自适用分层分簇(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LEACH)协议,低能量中心白适用分层分簇(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Central, LEACH-C)四个协议,分析比较它们在节点存活数量,能量消耗和基站接收数据量叁个方面的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动态分簇路由协议总体表现要优于静态分簇路由协议和平面路由协议。本文针对LEACH-C协议在簇首选择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剩余能量的簇首选择方案。该方案以节点中每轮能量消耗情况为依据,重新确定可以参加簇首选择节点范围,通过增加节点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参加簇首选择的机会,减小网络能量分布差异,延长第一节点死亡出现的时间。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在NS2上进行的仿真对比。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可以延长第一节点的死亡时间,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最后为了验证分析的正确性,本文计算节点剩余能量的方差来评估网络中能量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节点出现死亡前一段时间,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剩余能量方差,平衡网络中能量分布,提高能量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8)

徐世武[7](2016)在《异构无线传感网络最优簇首选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间驱动的数据收集方式,考虑在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周期不同,节点初始能量异构的研究背景下,结合模糊逻辑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最优簇首选择机制OCHS.OCHS算法在选择簇首节点的时候,综合考虑节点采集数据周期不同,节点初始能量异构以及节点的分布密度,通过这些因素采用竞争的方式来选举最优的簇首集.成员节点则采用类勾股定理的方法,选择一条链路能耗最小的路径加入该簇.MATLAB仿真表明,OCHS算法能够有效的均衡网络节点能耗、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周期以及提高整个网络的稳定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6年01期)

谭军[8](2015)在《簇首选择改进的LEACH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协议能耗大、网络生命周期短等不足,提出一种簇首选择改进的LEACH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M-LEACH)。首先在综合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网络平均剩余能量、上一轮节点消耗的能量基础上,引入加权因子选择簇首。然后根据接收信息、簇首以及传输ADV的能耗确定簇首的数量,使簇首在网络中分布均匀。最后采用仿真实验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LEACH协议以及其他改进的LEACH协议,M-LEACH降低了传感器网络的能耗,使整个网络能量更加均衡,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5年06期)

付云虹,李尹[9](2015)在《LEACH协议的簇首多跳与选择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WSN层次型路由协议中簇首单跳传输数据至汇聚节点、而部分簇首因传输距离过长导致能量过早耗尽从而影响整个网络寿命问题,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对簇首优化选择和簇首至汇聚节点间多跳数据传输的改进算法.对首个节点死亡轮数和能量图像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使全网负载更加均衡,并进一步延长了网络整体寿命.(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潘贺,李太浩[10](2014)在《基于簇首选择机制的湿地水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湿地水环境污染监测问题,本文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湿地水环境监测系统,在中国吉林省向海湿地进行试验。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的水环境的p H值和N量与常规方法监测的参数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2%和2.88%,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湿地水环境的应用要求。在网络层路由算法采用了能量自适应的簇首选择机制的算法,经仿真验证概算法使网络生存时间延长了近25.75%。(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簇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中分簇路由的能耗,提出基于间歇式的簇头选择的能量感知的分簇路由(Intermittent Cluster Head Selection-based energy-aware clustering protocol, ICHS-CP)。ICHS-CP引用集中式分簇路由思想,它仅在每个轮群(Group of Rounds, GOR)的开始选择簇头,而不是传统集中协议每轮选择簇头,降低了重复CHs选择过程的能量成本。同时,基站保证了轮群的固定的簇头数,并基于六边形网络拓扑均衡簇头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ICHS-CP协议提高了能量效率,延长了第一个失效节点的发生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簇首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作汉,曹洁,赵付青.基于NSGA-Ⅱ的无线传感网络簇首选择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9

[2].徐晓旭,图雅.基于间歇式的簇首选择的WSNs分层路由[J].电视技术.2019

[3].马德朋.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簇首选择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8

[4].岳有军,李媛媛,王红君,赵辉.温室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首选择算法[J].江苏农业科学.2017

[5].吴勇,张灵.基于多目标优化的WSN簇首选择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6

[6].马振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LEACH-C协议簇首选择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徐世武.异构无线传感网络最优簇首选择机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

[8].谭军.簇首选择改进的LEACH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9].付云虹,李尹.LEACH协议的簇首多跳与选择优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潘贺,李太浩.基于簇首选择机制的湿地水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试验[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

标签:;  ;  ;  ;  

簇首选择论文-陈作汉,曹洁,赵付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