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与礼乐文化研究

《诗经·大雅》与礼乐文化研究

论文摘要

《诗经·大雅》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代的礼乐文明和古典诗学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先儒和时贤们都认为,大雅31篇中,前18篇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和召公教化成王的作品。王道衰败、政教不行,于是变雅出现。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出土的金石文献和现代文艺理论思想,从雅乐的来源入手,全面探讨《大雅》礼乐的产生、形成、体制、思想,礼乐功能、形成规律和价值意义。并对正雅和变雅进行了比较。第一至第五章为提交答辩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绪论,为概述部分。首先说明选题的理由、根据、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其次,在全面回顾《大雅》与礼乐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出学界对《大雅》礼乐研究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考察《大雅》的由来与礼乐关系。三代以来,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功成作乐的传统;正大雅,也就是周公制作的仪式之礼和召公的教化礼乐由此产生。“雅”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是指雅诗,就像在文王、武王在文武旁边加上王字一样,是周人“其命维新”的产物。雅从牙从隹,牙是挂编钟的架案上的图案,像牙,就是《诗经》中“崇牙树羽”的牙;也因此,雅的命名本身含有音乐的成分。隹初为凤鸟图案,是东夷文化的象征,在甲骨文中常常在王的名字上面,只有文化意义,因此,被语言学界认为是虚词。第三章考察《大雅》礼乐的形成。首先考察雅分大小和雅分正变的原因及其有关情况。其次,探讨《大雅》礼乐的形成。指出西周建立政权后,为了证明周人政权的合法性,天命在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威临天下,在洛邑告成,还政成王之前,周公制礼作乐,完成了正大雅仪式礼乐14篇。为了平息宗室的猜忌,配合周公东征,召公担任教导成王的任务,于是出现了《假乐》以下4篇教化礼乐作品,因此,正大雅计18篇。第四章考察《大雅》三什的确立和礼乐体制。考定至少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大雅》的体制已经形成,在时间上比季札观乐又提前了25年左右,因此提出孔子没有删定过《诗经》,只是正乐。《大雅》三什的确立,有其丰富的礼乐涵义。第五章正大雅礼乐的分类研究。正大雅礼乐由仪式之礼和教化之礼组成,仪式之礼主要是宗祀和郊祀两个部分,周代宗文崇武,祭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郊祀后稷以配天。而教化之礼乐的作者是召公,为教导成王而作。在正大雅的礼乐中,充分利用了天命学说和礼乐功能,提出道德范畴,将历史神话化,也借助梦境与传说作为证据,因此其中饱含着政治智慧。如《棫朴》本为大姒的梦,在《大雅》中演化为其命维新的证据和“谶纬”。“棫”,在《诗经》中共出现过四次,都在“文王之什”中,是为了强化说明武翦商是天意、天命在周的思想观念。正大雅的礼乐思想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天下一统的政治思想、有德是辅的建国理念、制礼作乐的和谐思想、政教合一的教化思想等几个方面,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石。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
  • 第二节 本论题的价值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大雅》与礼乐文化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先秦礼乐与《大雅》的由来
  • 第一节 尧舜典乐与功成作乐传统
  • 第二节 “其命维新”与周公制礼作乐
  • 第三节 殷周金文与“雅”的命名
  • 第四节 “雅”的内涵与礼乐关系
  • 第三章《大雅》礼乐形成
  • 第一节 雅分正变与雅分大小
  • 第二节 关于《大雅》礼乐的形成
  • 第四章《大雅》三什的确立及其礼乐体制
  • 第一节 《大雅》和《诗经》的编定
  • 第二节 《大雅》三什及其礼乐体制
  • 第五章 正大雅礼乐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周公与正大雅仪式之礼
  • 第二节 召公与正大雅教化之乐
  • 第三节 正大雅的礼乐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诗经·大雅》与礼乐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