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动因论文-何怀宏

价值动因论文-何怀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价值动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革开放,文化价值,宗教,人文

价值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何怀宏[1](2019)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其原因的探讨多集中于制度、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对其文化动因的探讨则比较少见,已有讨论也主要是指出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但儒家价值可能并非近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因,相反,被儒家主导价值长期"温和地压抑"的广大民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才是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因也深深地植根于人性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从西周开始中国有了主导价值追求的第一次转向,即从宗教转向人文,也形成了一些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世俗德性。到了近代,中国社会有了主导价值追求的第二次转向,即从人文转向富强。但这一价值追求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40年前的改革开放,才为这一追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根本价值动力和相关德性在未来将如何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廖芮[2](2018)在《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场景型商业模式在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许多创新型企业和传统行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都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场景化创新。例如,大型商超的零售企业永辉推出了绿标―超级物种‖,让顾客参与从生鲜的购买到最终餐桌上的食物整个过程;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家着名书店―茑屋‖,其店内的装修风格跟居家一般,在对应的图书类型旁边放置了与之相关联的CDDVD等娱乐影像产品,以及星巴克咖啡饮品,定期组织书友举行读书会、交流会、演奏会等。这样的商业模式即场景型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基于产品或服务,嵌入顾客的生活场景;第二,强调顾客的体验性需求,具有社群生态的经济效应;第叁,把顾客纳入价值创造主体的范畴,从价值消耗者的角色转变到价值创造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第四,具有平台的连接属性,导致企业的边界模糊,产生跨界。本文在观测了诸多这样的商业模式后发现,这些企业所做的商业应用对于场景实践不同的表现形式背后,存在着某种微观要素的共性。例如,这种场景化转变都是源于其营销策略不再仅限于消费者痛点,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而是基于对消费者的充分了解,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去深刻洞察用户消费、出行以及生活等行为方式的变化后,深刻认识到消费升级的脉络,进而促进和革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用一种契合的形式提供给特定的用户。因此,本文以期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提炼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和属性特征,旨在弄清这些属性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希望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场景构建有所帮助。首先,全文的研究思路为:商业实例观测→识别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提炼场景型商业模式构成维度→解析属性特征→确定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论。即本文通过商业实例的观察总结出了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主体、价值创造过程、关键资源、核心能力这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识别了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在基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上,进一步提炼出其属性特征,分别是产品体验性、平台连接性和社群生态性,将以上叁个属性特征作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自变量,探究其对价值共创的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现有的理论文献和研究基础,将企业价值、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作为价值共创的因变量,总计共6个观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创新的使用中国独角兽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模型检验后根据其显着性进行一定的修正,最终得到结论与管理启示。研究表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产品体验属性、平台连接属性和社群生态属性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细分为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正向影响顾客价值创造、正向影响伙伴价值创造。研究结论引导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时考虑构建以上特征属性,从而对价值创造产生积极的作用,以期在商业实践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企业进行场景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3-01)

吴正杰,吴莉昀[3](2016)在《商业模式、价值动因与信息披露》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公司估价过程中,会同步关注商业模式以及会计信息。而且,商业模式是感知及定性分析财务信息的首要依据。以2008-2014年A股公司为考察对象,对企业商业模式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揭示,在投资决策时,商业模式偏离度愈大,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愈大,会吸引投资者注意;而净资产价值相关性愈小,相应地会减少关注。研究进一步控制公司价值动因其他变量,本文命题依然成立。所以,财务信息披露中嵌入商业模式有利于深入分析公司价值动因。本研究对于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深入认识商业模式蕴涵的价值动因有一定政策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姬存霞[4](2016)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允价值的提出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公允价值的运用具备较强的动因,但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研究围绕公允价值的动因,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着重分析公允价值的动因,并分析其在我国运用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设计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提升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动因,并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更好发展运用。(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6年06期)

许永斌,惠男男[5](2013)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情感价值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价值是基于家庭效用理论、情感注入理论以及行为代理理论产生的新概念,它是企业控制权在代际间传承的助推器。追求情感价值与获取财务利益共同构成家族企业完整的目标体系,延续家族控制是家族企业情感价值的本质要求,情感价值影响传承的欲望、准备以及成功率。情感价值具有代际递减效应,往往创始一代表现出比后代更高的情感价值,因此对情感价值的保护和创造是家业长青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13年07期)

高美才[6](2011)在《试论社会化过程中引发个体心理问题的价值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其自我价值的生长、实现和冲突叁大规律,剖析了引发个体心理问题的主要价值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升个体的价值理性水平,探索有效的自我价值触点和价值成长路径,以及如何建构和谐与平衡的价值关系。(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1年11期)

黄志伟,谢合亮,王丙乾[7](2011)在《业务层战略与关键价值动因:绿能公司实施VBM的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索了企业在实施VBM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关键价值动因的问题。通过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聚焦在长期业务健康上,并在整合价值树方法的基础上将战略管理中确立竞争优势的理论作为判断关键价值动因的基准,本文提出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VBM的过程和方法。通过绿能公司的案例研究,本文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1年19期)

姜丽群[8](2011)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动因与行为互动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一个叁阶段发展模型,描述在价值认知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发展过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由规范性行为、企业公民行为向战略行为发展,最终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各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纵横》期刊2011年08期)

罗峰[9](2011)在《渐进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动因与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作为工具性的政府是建立在"合目的性"的基础上的,是产生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组织体;政治越发展,政府就越能增进与实现公共利益。因而,"公共性"是现代政府的价值追求,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不能违背、侵蚀这一价值定位。在转型的中国,政府存在并运转于一定的空间中,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集结成一定层级政府的任务环境,它们形成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大动力,也影响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效度。政府职能转变之所以步履维艰、过程之所以呈现出渐进的特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受到来自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能政府的惯性、职责同构的弊端、市场质量的影响和社会发育的迟缓以及现实利益的阻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取决于政府自身的作为,市场质量、社会组织的自组织力也是影响其效度的重要函数。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会是行政改革中的重要议题。(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1年05期)

黄豪臣[10](2008)在《智力资本价值动因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之研究目的系探讨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之智慧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上市柜之信息电子业为样本。本文从智力资本理论出发,特别是研究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并提出智力资本价值动因框架。本研究采两阶段来进行研究,第一阶段,本研究将建构智力资本衡量指标为首要工作,本研究采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建构衡量指标;第二阶段,本研究以线性结构分析法(LISREL)为分析工具,用来分析理论模式配适度与假说验证,本研究设计动念整合模式来探讨智力资本组成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影响之价值动因与时间递延效果。本研究以台湾地区高新产业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台湾经济新报社,研究期间为2005-2007年,研究样本共240家企业。本研究将采用线性结构分析与层级程序分析法为分析方法,本研究研究目的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建构智力资本衡量指标体系。(二)验证智力资本理论模型与价值创造之因果关系与连结度。(叁)循找出高科技产业企业创造价值的可能途径。(四)探讨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的递延影响与效果。线性结构模式分析结果发现,在动态整合模式中,智能资本均正向显着的影响企业绩效,短期而言,人力资本或创新资本并不会有实时影响,通常要两年后才会显现,表明研发创新需要时间之酝酿。若是企业能够注重智慧资本之投入,则能促进智能资本价值及企业绩效之成长。(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8-10-10)

价值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场景型商业模式在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许多创新型企业和传统行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都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场景化创新。例如,大型商超的零售企业永辉推出了绿标―超级物种‖,让顾客参与从生鲜的购买到最终餐桌上的食物整个过程;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家着名书店―茑屋‖,其店内的装修风格跟居家一般,在对应的图书类型旁边放置了与之相关联的CDDVD等娱乐影像产品,以及星巴克咖啡饮品,定期组织书友举行读书会、交流会、演奏会等。这样的商业模式即场景型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基于产品或服务,嵌入顾客的生活场景;第二,强调顾客的体验性需求,具有社群生态的经济效应;第叁,把顾客纳入价值创造主体的范畴,从价值消耗者的角色转变到价值创造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第四,具有平台的连接属性,导致企业的边界模糊,产生跨界。本文在观测了诸多这样的商业模式后发现,这些企业所做的商业应用对于场景实践不同的表现形式背后,存在着某种微观要素的共性。例如,这种场景化转变都是源于其营销策略不再仅限于消费者痛点,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而是基于对消费者的充分了解,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去深刻洞察用户消费、出行以及生活等行为方式的变化后,深刻认识到消费升级的脉络,进而促进和革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用一种契合的形式提供给特定的用户。因此,本文以期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提炼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和属性特征,旨在弄清这些属性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希望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场景构建有所帮助。首先,全文的研究思路为:商业实例观测→识别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提炼场景型商业模式构成维度→解析属性特征→确定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论。即本文通过商业实例的观察总结出了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主体、价值创造过程、关键资源、核心能力这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识别了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机理。在基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上,进一步提炼出其属性特征,分别是产品体验性、平台连接性和社群生态性,将以上叁个属性特征作为场景型商业模式的自变量,探究其对价值共创的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现有的理论文献和研究基础,将企业价值、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作为价值共创的因变量,总计共6个观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创新的使用中国独角兽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模型检验后根据其显着性进行一定的修正,最终得到结论与管理启示。研究表明,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产品体验属性、平台连接属性和社群生态属性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细分为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正向影响顾客价值创造、正向影响伙伴价值创造。研究结论引导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时考虑构建以上特征属性,从而对价值创造产生积极的作用,以期在商业实践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企业进行场景化的商业模式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价值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动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廖芮.场景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与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吴正杰,吴莉昀.商业模式、价值动因与信息披露[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

[4].姬存霞.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动因分析[J].智富时代.2016

[5].许永斌,惠男男.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情感价值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13

[6].高美才.试论社会化过程中引发个体心理问题的价值动因[J].内江科技.2011

[7].黄志伟,谢合亮,王丙乾.业务层战略与关键价值动因:绿能公司实施VBM的案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

[8].姜丽群.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动因与行为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1

[9].罗峰.渐进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动因与阻力[J].学术月刊.2011

[10].黄豪臣.智力资本价值动因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

标签:;  ;  ;  ;  

价值动因论文-何怀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