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恶臭气体,对人体毒性极大,少量的硫化氢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脱除低浓度硫化氢的污染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活性炭纤维具有高度发达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其纤微孔丰富且分布窄、易于与吸附质接触、扩散阻力小,所以其吸、脱附速度快,有利于吸附分离,是一种很好的吸附材料。用改性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不仅可以有效的脱除气体中的低浓度H2S,而且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本论文从化学改性ACF脱除低浓度H2S、碱性物改性ACF脱除低浓度H2S、金属改性ACF脱除低浓度H2S、改性ACF脱除低浓度H2S再生方法的研究等四方面对改性ACF脱除低浓度H2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⑴用液相氧化和气相氧化的方法分别使ACF对H2S的动态吸附能力得到提高;用Cl2,NH3处理的ACF表面极性改变,对H2S的动态吸附能力提高了47%和64%;⑵当原料气为H2S/N2时,K2CO3改性ACF的脱硫性能较好;在原料气中混入O2有利于提高改性ACF的脱硫性能;⑶吸附温度在673K左右时,过渡金属离子改性ACF的脱硫活性较高,ACF的硫容量最大,达到了50mg/g;在有氧气氛中,用金属Cu2+改性的ACF吸附H2S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氧气氛下吸附H2S的效果,达到了40mg/g;⑷空气再生酸性物改性ACF的再生效果较好, 473K是适宜的温度,再生率达到60%以上,CO2再生对碱性物改性ACF的再生效果较好, 573K是适宜的再生温度,再生率可达到80%,空气再生对金属改性ACF的再生效果较好,473K是适宜的再生温度,再生率可达到96%左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VO_x-MnO_x/TiO_2催化脱除氮氧化物与二英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3)
- [2].对炼油厂产生最小影响的不同硫化氢脱除剂的选择[J]. 齐鲁石油化工 2012(03)
- [3].脱氮生物滴滤塔中甲醛和硫化物的脱除[J]. 现代化工 2014(11)
- [4].二氧化碳脱除原理及工艺[J]. 广州化工 2011(05)
- [5].高效原油硫化氢脱除剂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8)
- [6].无水、无金属离子硫化氢脱除剂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05)
- [7].影响二氧化碳脱除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辽宁化工 2020(06)
- [8].煤灰中硫元素的脱除机理与方法研究[J]. 能源工程 2017(05)
- [9].煤沥青多环芳烃脱除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 [10].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残单和挥发物脱除过程中的应用[J]. 上海化工 2013(08)
- [11].脱除二硫化碳的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 2008(03)
- [12].燃煤电厂碱基喷吹脱除三氧化硫的应用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 2020(01)
- [13].二氧化碳脱除工艺探讨[J]. 化工管理 2016(14)
- [14].脱除脱盐废水中钙镁离子的研究[J]. 煤炭与化工 2016(11)
- [15].超高石灰铝法脱除废水中氯离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17(01)
- [16].磷矿脱除硫化氢实验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7].二氧化碳脱除工艺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8)
- [18].硫酸渣中铅物相的还原脱除行为[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5(02)
- [19].γ-巯丙基硅键合胶脱除黄连药液中重金属[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
- [20].宁夏某地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及可脱除性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15)
- [21].水洗脱除准东煤中水溶性钠的影响因素分析[J]. 热力发电 2015(09)
- [22].氧化硫硫杆菌脱除硫化氢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01)
- [23].高效原油硫化氢脱除剂研究与试验[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06)
- [24].沼气中羰基硫的两段深度脱除法[J]. 可再生能源 2013(12)
- [25].水煤气有机硫转化脱除工艺技术的探讨与选择建议[J]. 煤化工 2012(05)
- [26].综述石油中的环烷酸及其脱除与精制工艺[J]. 科技创业家 2012(16)
- [27].烧结过程中碱金属脱除及在颗粒物中的富集行为[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 [28].沼气中甲硫醇的两段深度脱除法[J]. 现代化工 2013(11)
- [29].高纯铸造生铁有害元素的脱除与控制[J]. 钢铁研究 2016(01)
- [30].木棉花加工中护色与脱除茸毛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