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

《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

论文摘要

《亚洲研究杂志》是美国中国学的一本最具权威和最有声望的杂志,1941年11月创刊并首次发行,当时称为《远东季刊》,1956年更名为《亚洲研究杂志》。本文试图通过对《亚洲研究杂志》的解读、分析,并结合特定的国际环境、学术背景以及中美两国各自的国情,对1980至2005年之间的中国学进行研究,旨在对美国中国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刻完整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认识现实中国:《亚洲研究杂志》的创立《亚洲研究杂志》的创刊与战争的需要紧密联系,原有的传统汉学研究对于急切需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国家战略利益的学者来说是难以实现的。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多方的努力下该杂志最终创办。为了对杂志有更深的认识,文章对杂志的框架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及杂志的特点加以概括和总结。第二章想象与现实:《亚洲研究杂志》的转变(1980-2005)受国际环境、学术背景以及中美国情的影响,《亚洲研究杂志》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学者们可以到中国内地进行实地的调查和研究,获取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杂志的研究主题更加细化,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此时的中国学处于学术的反思时期。杂志主要研究议题集中在女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经济研究上。第三章论题集中与深化:两次大论战解析《亚洲研究杂志》作为美国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性杂志,刊载了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上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对杂志中一些有争议的,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学术研究重点和动态,这为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中国学的发展无疑非常重要。第一节以墨子刻的《摆脱困境》为例,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论争;第二节现代经济发展道路:黄宗智与彭慕兰之间的论争。现代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是美国中国学的研究重点,其中,黄宗智和彭慕兰两人之间的论争极具代表性。本文以《亚洲研究杂志》为切入点,在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杂志进行解读分析,能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为我们展示中国学的图景。以小入手,进行微观的研究,同时又不失宏大的视野。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认识现实中国:《亚洲研究杂志》的创立
  • 1.1 早期美国中国研究与杂志的创办
  • 1.2 理论与现实的平衡:框架设置与学术取向
  • 1.2.1 杂志的框架构成
  • 1.2.2 杂志文章的特点分析
  • 第2章 想象与现实:《亚洲研究杂志》的转变(1980-2005)
  • 2.1 转型的动力:时局变动与学术反思
  • 2.1.1 中美因素
  • 2.1.2 学术思潮的影响
  • 2.2 议题深化与细化:新方向
  • 2.2.1 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 2.2.2 多样细致的研究议题
  • 2.2.3 重要的学术反思期
  • 2.3 三个议题:女性、传统思想文化与经济研究
  • 2.3.1 女性研究
  • 2.3.2 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 2.3.3 经济研究
  • 第3章 论题集中与深化:两次大论战解析
  • 3.1 传统与现代之争:以墨子刻的《摆脱困境》为例
  • 3.2 现代经济发展道路:黄宗智与彭慕兰之间的论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海内外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多维解读——海外中国学研究与中国文化竞争力[J].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1)
    • [2].日本当代中国学研究的新范式[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3].他山之石与中国故事——我国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探索[J].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2)
    • [4].美国中国学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趋向[J]. 黑河学刊 2020(04)
    • [5].新中国开展国外中国学研究的进程与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近三十年日本中国学研究发展态势及启示——基于科学研究费补助金项目的计量分析[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10)
    • [7].历史·范式与意义: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省思[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1)
    • [8].由中国学研究报告看德国人的环保意识[J]. 文学教育(下) 2017(10)
    • [9].泰国的中国学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 [10].《旅行的图像与文本:现代华语语境中的媒介互动》(年度原创摄影图书)[J]. 中国摄影 2017(04)
    • [11].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另一扇大门[J]. 出版人 2014(02)
    • [12].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J]. 国外社会科学 2013(06)
    • [13].日本中国学研究50年——村山吉廣先生访谈录[J]. 国际汉学 2015(04)
    • [14].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与《四库全书》[J]. 四库学 2019(01)
    • [15].日本学位论文的中国学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02)
    • [16].海外中国学研究新进展[J].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2)
    • [17].海外中国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8].韩国的中国学研究趋势和展望[J]. 学习与探索 2012(01)
    • [19].德国中国学研究的当代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向[J]. 国外社会科学 2012(02)
    • [20].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其反思[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06)
    • [21].美国学者对中国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江海学刊 2011(03)
    • [22].日本中国学研究之观感[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3].20世纪俄苏中国学研究综述[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06)
    • [24].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5].印度的中国学研究概览[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6].国内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国际论坛 2009(03)
    •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中国学研究[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9(02)
    • [28].泰国的中国学研究[J].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4)
    • [29].我对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再思考[J]. 国际汉学 2010(02)
    • [30].论美国“费正清时代”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影响[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11)

    标签:;  ;  ;  ;  

    《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