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接触逐渐增多,不同文化的差异明显地凸现出来,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着猛烈的碰撞,伦理冲突由此发生。通过分析伦理冲突产生的原因,如全球化是伦理冲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霸权主义是冲突产生的意识根源、利益是冲突产生的最原始的物质动因、宗教是冲突产生的载体和催化剂等,辩证的看待伦理冲突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影响,肯定伦理冲突的积极意义,审视伦理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对伦理冲突带来的影响,产生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解决,二是通过“公共商谈”、“对话”来解决,三是消极的“回避”和“闭关锁国”。通过对这三种态度的批判与反思得出应该通过“对话”方式解决伦理冲突,并提出在“对话”的过程中,通过人道、公正、文明、信任等价值观来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是必需的。在“对话”问题上,列举一个案例,即佛教与基督教。为什么同样是两种异质文化的相遇,佛学与中国文化能够和谐共生,而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则冲突不断?这个鲜明的对照告诉我们:一种文明被另一种文明所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借助其他非正常手段强制推行;文明与文明之间应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和谐共存,文明交流应采取“文明的方式”——“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既要在文明内部建立对话机制,又要面对不同文化选择上的困境以及适应对话的复杂性,从而提出了“对话”的桥梁,即普世伦理。普世伦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超越性,二是平等性,三是开放性,四是多维性。如何来建构普世伦理呢?在杜维明先生看来建构普世伦理有两种途径,一是解构,二是重建。但不管是解构还是重建,对传统文化的诠释都是意蕴深厚的,要到世界各地的精神文明如基督教、佛教、犹太教、回教、道教等中寻找资源,儒家思想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伦理思想对普世伦理的贡献主要有“仁”和“忠恕”思想、“和而不同”思想及“中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