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健康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而心理健康也是现代人心境发展成的最佳状态。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高级人才的预备队,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才竞争激烈、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各学科所关注的课题。“组合心理教学方法”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适时、适量、适宜的将几种不同的体育心理教学方法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并将其介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心理认知水平,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论证。其中选择和确立了“组合心理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突出把握了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指导原则、几对关系等;提出并排列组合了主体内容;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UPI)”、“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测量工具,对“组合心理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表明:体育心理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UPI)”中,健康人数是实验前的1.6倍,其它两项也分别有41.2%和47.8%的降低率;“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实验组在人际交往、与他人沟通、情绪控制、竞争意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由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UPI和SCL—90两个量表在前后测所得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所有这些表明“组合心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的效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组合心理教学方法论文; 公共体育课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