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繁殖是指生物体繁衍后代产生新个体的行为和过程,是植物个体完成生活史的重要环节之一。植物种群的更新依赖于植物的繁殖过程,植物自然种群个体如何调节其生活史对策尤其是其生长和繁殖对策以适应环境变化而生存,其繁殖对策又是如何影响其种群动态等问题是生态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不同植物的繁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扬子狐尾藻(Myriophyllum oguraense Miki subsp. yangtzense Wang)隶属小二仙草科(Haloragaceae)狐尾藻属,为多年生沉水草本,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为中国特有种。目前,关于扬子狐尾藻的生长和繁殖对策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繁殖体大小及温度、水位深度和水位波动等环境因子及对扬子狐尾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阐明扬子狐尾藻生活史对策的进化提供资料,并为扬子狐尾藻狭域分布的原因提供一定解释,同时为该特有种的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芽体大小显著影响扬子狐尾藻的萌发和生长。在芽体的萌发过程中,芽体大小显著作用于须根的生长及顶芽的伸长。须根的生长最早出现在大芽体中,而小芽体最晚;与此相反,顶芽的伸长最早出现在小芽体中,而大芽体则最晚。在早期生长阶段,芽体大小对萌发率、总干重、株高及萌发时间均具有显著作用,随着芽体的增大,萌发率、总干重和株高均显著增大,而萌发时间缩短。2.断枝大小显著影响扬子狐尾藻的生长和再生。断枝长度越大,由断枝生长所形成植株的总生物量、分枝生物量、分枝数均随之增大。同时,断枝位置也对扬子狐尾藻生长和再生具显著作用。由不同位置的断枝生长所形成的植株中,顶枝所形成植株的总生物量最大,中枝所形成植株的分枝生物量、分枝数和平均分枝长最大。3.温度对扬子狐尾藻芽体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在低温处理后,顶芽萌出的时间显著缩短,不同大小的芽体间的差异也明显减少。此外,低温处理与芽体大小的交互作用对须根和顶芽萌出的时间都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温处理的时间增加,三组不同芽体大小的顶芽萌出时间均缩短,而且须根的生长存在着明显的温度依赖效应。4.水位深度对扬子狐尾藻芽体的萌发时间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较浅水位深度(0cm,20cm)而言,幼苗萌出时间随着水位深度的增加而延长。水位深度对萌发率的作用则不显著。除40cm水位深度外,其他水位处理下的萌发率均随着芽体的增大而增大。0cm水位深度下芽体的萌发率最大。5.水位波动(水淹深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对扬子狐尾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水位波动处理对植株生物量、所产生的分枝数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水淹深度越深、持续时间越长,总生物量和产生分枝数越少,而水淹发生频率一定程度增大时,产生分枝则有所增多;与湿生状态下的对照组相比,水淹处理对植物株高、茎生物量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淹较深、发生较频繁时,植株产生的分枝生物量比呈一定的增大趋势,株高则显著减小。6.狭域种扬子狐尾藻与广布种穗花狐尾藻的断枝生长和繁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由断枝所形成植株的总生物量、分枝生物量、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和新分枝所处位置在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穗花狐尾藻顶枝和中枝的生物量较大,顶枝所产生的分枝位于断枝基部;扬子狐尾藻的分枝生物量、分枝数及平均分枝长较大,新产生的分枝则多位于断枝顶端附近。本研究结果表明,繁殖体大小与外界环境因子对扬子狐尾藻的无性繁殖(芽体、断枝)和生长过程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较大的芽体与较浅的水位深度更利于扬子狐尾藻的早期生长,且早期生活史阶段中对幼苗萌发的投资增强了植株在不利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扬子狐尾藻的芽体大小显著影响着芽体的萌发行为,芽体大小与温度的交互作用也作用于幼苗的萌发过程,从而影响扬子狐尾藻的早期营养繁殖;水位波动对植株生物量、所产生的分枝数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布种穗花狐尾藻和狭域种扬子狐尾藻断枝的再生对策不同,前者是增加对断枝总生物量的投资,而后者是增加对断枝产生新分枝的投资。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特有种水生植物扬子狐尾藻的生活史对策提供了资料,可为湿地物种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绿狐尾藻抑制2种典型蓝藻生长的化感物质实验[J]. 环境工程 2019(11)
- [2].狐尾藻[J]. 湖南农业 2019(08)
- [3].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污染水体的研究评述[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6)
- [4].绿狐尾藻在农村污臭水塘治理中的应用[J]. 轻工科技 2017(02)
- [5].高铵条件下绿狐尾藻的生理与氮磷吸收特征[J]. 环境科学 2017(09)
- [6].氨态氮浓度和收割频率对绿狐尾藻根系泌氧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20(05)
- [7].狐尾藻营养活性成分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1)
- [8].绿狐尾藻分解及其氮磷释放特征[J]. 环境科学 2019(07)
- [9].利用狐尾藻综合治理规模养殖场污水的原理及效果分析[J]. 浙江畜牧兽医 2014(05)
- [10].狐尾藻净化生猪养殖场沼液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4)
- [11].绿狐尾藻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6(04)
- [12].绿狐尾藻生态治污技术的推广应用[J]. 贵州畜牧兽医 2016(02)
- [13].峡江:“绿狐尾藻”破解养猪治污难题[J]. 江西农业 2015(02)
- [14].狐尾藻:力岳屯治污神器[J]. 当代广西 2015(07)
- [15].绿狐尾藻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 饲料研究 2017(15)
- [16].轮叶狐尾藻对水体重金属铅污染的耐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8(01)
- [17].稻草—绿狐尾藻复合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养猪废水综合效益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2)
- [18].秀玲师姐要养狐尾藻[J]. 大学生 2019(05)
- [19].绿狐尾藻治理猪场废水效果观察[J]. 湖南畜牧兽医 2016(01)
- [20].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1].狐尾藻体内金属元素与生化指标相关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1)
- [22].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性能比较[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10)
- [23].水淹深度、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对扬子狐尾藻早期生长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5)
- [24].粉绿狐尾藻和凤眼莲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动力学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11(01)
- [25].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狐尾藻生长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1)
- [26].不同LED光质对狐尾藻生长及畜禽养殖污水净化效率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8)
- [27].盐胁迫对狐尾藻种苗生理指标及吸附Pb(Ⅱ)的影响[J]. 环保科技 2017(02)
- [28].狐尾藻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J]. 浙江化工 2019(03)
- [29].添加不同乳酸菌菌剂对绿狐尾藻青贮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4)
- [30].狐尾藻活性炭的制备及对Pb(Ⅱ)吸附性能的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