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高碳”消费行为导致全球持续变暖,并引发的气候与环境恶化,成为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已危及到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低碳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而在中学切实加强低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为此,笔者对广州市部分中学低碳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自编的低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方法,随机抽查了3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来了解地理学科低碳教育开展情况,并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目前广州市大多数学校对低碳教育给予一定的重视;中学地理教师对低碳教育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在低碳实践与教育能力方面不容乐观;第二,学生具有一定的低碳环保意识,基本形成正确的低碳价值观和态度。但对个人在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环境的认识没有很好地跟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第三,渗透教育模式是中学地理渗透低碳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科间交流不足。低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进行改革,特别要加强低碳教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第四,师资是低碳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多数地理教师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低碳教育的重视。研究过程发现低碳教育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育内容不系统,渗透途径少;第二,低碳教育资源缺乏;第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系不足;第四,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第五,教育机制建设上相对滞后。通过对现状及新课标中低碳教育的体现分析,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开展低碳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构建低碳教育的支持系统;第二,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开展低碳教育;第三,结合地理学科开展丰富多样的低碳活动;第四,建立完善的低碳教育评价机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Contents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低碳教育的内涵1.1.2 立题依据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3 研究意义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4.1 研究方法1.4.2 创新之处第2章 中学地理低碳教育的理论基础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2 现代教育理论2.3 地理学理论与环境科学2.3.1 全球变化理论2.3.2 人地关系的地理学理论2.3.3 空间结构理论2.4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体现2.4.1 中学地理课程目标上的体现2.4.2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上的体现第3章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低碳教育的现状3.1 中学地理开展低碳教育的成果3.1.1 重视低碳教育的开展3.1.2 师生普遍支持低碳教育3.1.3 学生具备一定的低碳素养3.1.4 地理学科开展低碳教育具有优势3.2 中学低碳教育存在的问题3.2.1 教育机制建设上相对滞后3.2.2 教师的低碳教育能力有待提高3.2.3 学生的低碳素养不高3.2.4 内容不系统,渗透途径少3.2.5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系不足3.2.6 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第4章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低碳教育对策4.1 构建低碳教育的支持系统4.1.1 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4.1.2 加强教学硬件的建设4.1.3 注重教材的研制和资源的开发4.1.4 借助社会力量强化低碳教育4.2 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开展低碳教育4.2.1 领会地理课标中低碳教育目标4.2.2 梳理地理教材中低碳教育的知识点4.2.3 重视学情分析4.2.4 挖掘地理教学中低碳教育的方法4.2.5 教学实践4.3 结合地理学科教学与科研,开展多样化的低碳实践活动4.4 建立完善的低碳教育评价机制4.4.1 尽快制定出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4.4.2 采取多种教育评价机制4.4.3 充分发挥中、高考作用4.4.4 鼓励教师开展低碳教育的积极性第5章 结论5.1 主要结论5.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致谢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低碳教育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问题和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