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论文文献综述)
庄佩君[1](2011)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效的运输和物流、以及物流网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海运物流网络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区域,一直处于全球化的前沿。但同时海运物流体系和其运作环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也给港口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和风险。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与港口城市—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本论文以港口空间里的海运物流活动为核心,基于海陆向结合视角与海运物流企业行为为主线,把握海运物流体系自身演变规律和机制,分析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形成和特征,探讨区域体系在全球网络中的嵌入。在此基础上,考察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演变,探寻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经济综合体的存在,进一步地探索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治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具有显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输贯穿着实物流通道和路径。运输经济学强调运输产品的完整性和客户的参与,要求海运物流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包括货主在内的海运物流所有成员的整合协作。运输生产的网络经济性决定了海运物流主要活动者的行为策略,和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趋势。海上运输专业化、海运速度提高和船舶大型化是实现运输的空间和时间效用的技术保障,实现时空压缩。运输业发展可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耗费的时间和资本,决定着“社会与技术的范式”,当海运物流体系有技术重大变化时就会领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谋求全球化的厂商将自身物流功能外包,采购完整物流服务产品,为运输链成员提供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的机会,实现经营项目和地理范围扩大。实物流环环相扣,意味着其空间构建过程有赖于行为者所在地域在物流链中的动态位。无论是美国大都市区制度应对公共管理辖区破碎化,还是中国的行政区兼并应对行政区经济,都难以解决海运物流“流动空间”特性对区域管理的挑战。治理理论认为因为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的存在,治理权威与治理主体应多元化,企业是经济活动的治理主体,这为海运物流空间治理的企业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活动的不同治理模式,以及企业权力的不均衡引起的领先企业所具有的治理地位等使得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处于在自身掌控能力之外的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治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都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认同原则,认同的力量可以从结构主义、新制度主义和网络理论中得到理论支撑。海运物流体系的行为者在港口、城市和区域空间内建构基于“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构筑避风港,以对抗全球失控的无序竞争、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全球经济时代,海运物流是海运实践和海运研究的新范式,为了理解全球海运物流需要构建一组概念。首先是海运物流的概念。海运物流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持续过程,在需要经过海运的发送地到最终收货地之间,以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恰当数量的恰当货物、按恰当的条件,在客户指定的恰当时间送达至恰当地点的恰当收货人。此概念为海运物流从业成员提供理解全球化的实物流空间的现实、形成共同的战略和行动模型、框架和思维方式。其次是海运物流供应链的概念。在海运物流领域,从发货人至收货人过程涉及海运公司、码头运营商、代理经纪等诸多专业化企业,构成了海运物流服务链。这一概念的建立,有利于从企业角度审视海运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动态;另一方面,码头运营商等企业身份显现了放松管制以后港口运作中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将“港口”纳入物流体系之中。第三是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即以国际海上运输网络为基础,以港口为枢纽中心,陆上的公路、铁路及内河通航水系等多式联运通道所构成的集疏运体系为末端的全球实物流网络。在这个概念框架下,考察全球实物流的海向和陆向通道网络及其海陆界面的空间布局,海运物流企业的市场运营战略和空间组织特征。第四,区域港口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概念。这需要观察区域港口在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嵌入方式和嵌入机制。为了向最终客户提供完整物流服务产品,整合是最重要原则,通过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空间和功能一体化,以解决因功能、产权、运营权的分割而造成的海运物流链破碎化。运输组织革命、运输和信息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为实现全球范围的海运物流整合提供了技术和体制保障。海运航线和可移动运载工具船舶组成了海向物流网络,各航线上所投入的船舶运力体现了各条海向通道的大小和能力;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和集装箱货在海向通道里大量迅速流动是全球经济最壮观的景象。各有不同物流绩效特征的陆上运输通道和场站实现了海运物流的配送功能。为了掌控服务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海运物流企业谋求对物流链的控制,出现了海运物流网络运营组织的海陆一体化。国际海运业者和码头企业是实现海运服务链功能和组织整合中的渠道领袖,前者通过“编织”海向网络、打造登陆的港口节点、进而继续构建陆向网络,后者具有整合陆向的运输、仓储配送和航运服务支撑功能的优势。港口根植于海运物流链中,是各功能活动会合的空间场所;其发展需要置于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之中。城市和区域的海运物流体系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突出地表现为区域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中国沿海港口群在太平洋西岸的整体凸显,是世界航运重心东移、和中国沿海区域成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体现。中国沿海地区作为海运物流的市场所在实现了市场嵌入,通过基础设施大规模、专业化和集装箱化建设,以及航运通道网络建设实现了网络嵌入,而海运物流链上企业的市场运作战略,实现供应链嵌入。港口投资和经营市场、海上航运市场、以及海运物流链其它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发育和完善,和空间维度上的集聚和扩散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里,海运物流服务的供应链系统不完善、服务链比较短,海运物流活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在一有限的空间范畴内。由于“城市”这个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地理尺度上的极大差异,因此采取“港一城界面”为空间剖析单元,以表征港口及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的交互作用,突出这-空间里两者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历史上海运物流活动集聚及与特定空间的互动,培育了港一城界面,孕育了港口城市,促进其繁荣和发展。由于海运物流体系发展的技术剧变的拉动作用,海运物流集聚空间受其拉动呈现一定的迁移轨迹。宁波案例显现了海运物流活动是港口城市发育和成长的基本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海运物流活动培育了形态各异的港一城界面和港口城市。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也呈现空间扩散之势。其驱动力有三重,包括因集聚对港—城界面造成的土地和环境等压力,中心城市对航运组织经营活动和各类支撑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以及内陆区域对物流配送节点和工业客户等的拉动作用。信息和交通技术使非实物流环节的部门获得了空间流动自由,改变了区位选择要素顺序,实现海运物流在港口、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和区域的空间重塑。在此自由流动背景下土地市场是分散化的强烈决定因素。港口城市—区域是区域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投影、全球化下海运物流系统运作的新空间。宁波案例显示企业在物流通道组织、以及实现区域融入全球海运物流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港口城市构建的海运物流平台、海运物流网络的陆向区域化和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海运物流支撑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组现象构成了宁波地域上港口城市—区域海运物流的空间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港口城市和区域对海运物流体系的治理制度也有着积极的响应和生动的演变过程。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表现为海向空间的灵活性和无根性,陆向空间边界渐失,空间整体协作性和治理空间的区域化。区域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双重风险。一方面,跨国船公司拥有海运物流链治理权,其在海向空间运作的无根性,以及在内陆节点的渗透,对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另一方面,在全球—地方化的张力下,放松管制、私有化进程等体制转型过程中,海运物流体系受到地方分割,政府缺位和越位共存现象的影响。海运物流体系在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治理手段需突破原来单一的依靠政治和行政方式,形成由海运物流行为者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体制,才能避免空间冲突。基于“认知共同体”的港口物流共同体的伙伴关系,主要体现为政府部门、企业和非赢利机构(包括个人)共同参与全球海运物流的治理。营销和文化策略有利于实现共同体的组织构建和制度构建,加强目标认同感。通过各物流活动主体的互动协同努力,满足港口城市—区域内企业、居民对提供通往国内其它地区及世界的通道的需求,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加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港口城市—区域的空间形象凸显。本论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实现创新:1.揭示海运物流体系发展规律,构建全球海运物流网络、阐明其运营组织和基本特征,阐释中国沿海港口群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动力机制。2.以“港—城界面”为考察海运物流与港口城市的主导标志,揭示两者互动关系时空演变规律。海运物流在港—城界面的集聚和发展培育了古代和近代的商贸型港口城市,其空间迁移驱动港口城市发展;日益完善与发达的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空间重塑,构成容纳海陆双向互动的地域利益空间共同体,促进了港口城市—区域的发育和发展。3.基于全球性城市—区域理念,提出“港口城市—区域”的科学概念,尝试建构“全球性海运物流——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全球性海运物流服务产业——全球性生产网络——港口城市—区域”相互依存的空间逻辑依存关系;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共同认知的“港口物流共同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
徐利斌[2](2005)在《舟山港锚地规划研究》文中提出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舟山港对外开放。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996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进入全国沿海大港行列;1999年突破2000万吨;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突破3000万吨、4000万吨、5000万吨。中化兴中公司、中威、岙山码头二期扩建,西蟹峙富兴油库,马迹山矿砂中转一期工程,老塘山港区二期、三期码头……这些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使舟山港的潜在优势逐步转化为现实优势,并不断刷新年货物吞吐量的历史纪录。1亿吨,从港口货物吞吐量概念来看,属于超大型港口,也是世界级大港的一个标志。去年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59.26万吨,提前超额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任期目标,这意味着舟山港向着世界级大港挺进的步伐加快,预计舟山港2006年可冲破亿吨大关。首期投资55亿元的金塘岛大浦口集装箱港区的项目开发,计划在2008年金塘大桥通车时,2个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到2010年完成全部6个集装箱和1个综合性泊位建设,形成年270万标准箱的吞吐能力,国际一流的泊位可接纳1万标准箱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最近十年舟山港口码头的规划和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使用的锚地基本上还是十年前所规划设计的,已不能适应当今需求,造成许多船舶因为没有锚地而不能装卸货和进行其他相关工作而影响船期和导致高额的滞期费,并且发生多起锚泊船之间、锚泊船和航行船碰撞事故,给相关当事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并严重地影响了舟山港的安全运作和进一步发展,所以重新规划设计已刻不容缓。 本文研究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对舟山港现有锚地及其使用情况的调查和舟山港总体发展规划,发现现阶段和将来突出的锚地供需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重新规划锚地的迫切性。第二,调查研究舟山港的码头泊位和吞吐量情况,船舶的锚地需求和舟山水域锚地近中期需求情况。第三,对舟山港域的综合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第四,确定舟山港锚地规划新方案。
陈桂顺[3](2004)在《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最新统计显示,宁波港2003年拖轮助泊作业量完成27689艘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刷新了宁波港开埠以来拖轮助泊作业的最好纪录。 2003年以来,宁波港克服船期紧、拖轮少、大风浪及海况气象多变等困难,拖轮助泊作业量连创
桂顺[4](2003)在《宁波港拖轮助泊量连创新高》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随着水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中外大轮到宁波港进行货物周转的势头越来越强,港内作业日趋繁忙。据统计,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宁波港拖轮助泊量始终以29%到32%的增长速度连创新高。 今年1至9月份,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
二、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命题提出 |
1.1.1 海运物流是港口城市和区域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路径 |
1.1.2 运输和物流关乎全球化研究 |
1.1.3 海运物流体系和其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
1.1.4 海运物流体系的发展关切港口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1.2 文献述评 |
1.2.1 港口体系空间关系的研究 |
1.2.2 港口与城市和区域关系的研究 |
1.2.3 港口研究的新视角 |
1.2.4 结论与启示 |
1.3 框架与路线 |
1.3.1 标靶设定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3 内容模块 |
1.3.4 方法和流程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运输体系的理解 |
2.1.1 运输业的经济学解读 |
2.1.2 海运经济效率的实践技术支撑 |
2.1.3 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 供应链和物流管理 |
2.2.1 供应链的全球化 |
2.2.2 物流管理的响应 |
2.2.3 物流和供应链框架下的运输服务转型 |
2.3 服务于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区域治理理论 |
2.3.1 区域管理格局的新变化 |
2.3.2 区域管理的治理新思维 |
2.3.3 有效治理的认同机制 |
第三章 海运物流及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
3.1 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海运物流 |
3.1.1 海运物流供应链 |
3.1.2 全球海运物流的组织革新和体制保障 |
3.1.3 全球海运物流的发展 |
3.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 |
3.2.1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组成 |
3.2.2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运营组织 |
3.2.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功能组织特性 |
3.3 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中国沿海区域 |
3.3.1 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沿海港口群 |
3.3.2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方式 |
3.3.3 中国沿海区域嵌入全球海运物流网络的市场机制 |
第四章 海运物流集聚与港口城市发展:港一城界面的变化 |
4.1 港一城界面的概念及内涵 |
4.2 三江口:古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2.1 宁波古代港口城市的形成 |
4.2.2 三江口港一城界面的形态—商业中心 |
4.2.3 古代海运物流活动与城市结构 |
4.3 姚江北岸:近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3.1 码头北迁与城区扩大 |
4.3.2 江北岸港一城界面的形态—近代海运物流中心 |
4.3.3 近代海运物流活动与江北岸城区结构 |
4.4 滨海新城:现代宁波港一城界面 |
4.4.1 沿江滨海的海运物流设施建设 |
4.4.2 海港新城建立及其临港产业 |
4.4.3 现代海运物流与城市形态 |
4.5 海运物流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
4.5.1 港一城界面演变的空间模型 |
4.5.2 港一城界面空间迁移的阶段特征 |
4.5.3 港城互动的空间机理 |
第五章 支撑全球海运物流的战略新空间:港口城市—区域 |
5.1 什么是港口城市一区域? |
5.1.1 港口城市一区域:全球海运物流网络运作的空间组织 |
5.1.2 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驱动因素 |
5.1.3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和治理特征 |
5.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浮现 |
5.2.1 嵌入全球海向物流网络中的宁波港 |
5.2.2 宁波港口城市一区域的形成 |
5.2.3 宁波港口物流系统空间治理的制度演变 |
5.3 影响港口城市一区域形成的风险因素 |
5.3.1 海运物流链治理权与港口风险 |
5.3.2 全球海运物流体系中的地方分割 |
5.4 建构港口城市一区域的机制体制创新 |
5.4.1 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区域治理体制 |
5.4.2 “港口物流共同体”共同治理的港口城市一区域 |
5.4.3 港口物流共同体的构建和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关注的命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舟山港锚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4 采取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
第二章 舟山港锚地及其使用情况简介 |
2.1 舟山港锚地情况简介 |
2.2 舟山港现阶段锚地使用调查统计 |
2.3 舟山水域现有船舶利用锚地情况的分析 |
第三章 舟山港码头泊位分布与吞吐量 |
3.1 舟山港码头泊位分布与吞吐量现状 |
3.2 舟山港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 |
3.3 港口布局规划 |
第四章 船舶的锚地需求 |
4.1 锚地水深需求 |
4.2 锚地面积需求 |
4.3 各类船舶所需锚位数量的估算 |
4.4 锚地容量 |
4.5 舟山水域锚地需求情况 |
第五章 舟山港锚地新规划综合自然因素分析 |
5.1 舟山港港域的地理形势 |
5.2 舟山港气象概况 |
5.3 舟山港波浪概况 |
5.4 舟山港潮汐的基本特征 |
5.5 舟山港域流场特征 |
5.6 舟山港域地质与沉积环境 |
第六章 舟山港锚地规划新方案 |
6.1 锚地规划原则 |
6.2 锚地规划新方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四、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 ——宁波案例[D]. 庄佩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2]舟山港锚地规划研究[D]. 徐利斌.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3]宁波港刷新拖轮助泊纪录[N]. 陈桂顺. 中国交通报, 2004
- [4]宁波港拖轮助泊量连创新高[N]. 桂顺. 中国交通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