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论文摘要

乐黛云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和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乐黛云对中西方思想理论广收博取,并结合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文学研究所处的现状,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做出了新的规定,把比较文学推进到跨异质文化的层面。乐黛云在比较文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学界时有研究其比较文学思想的论著发表,但至今未见完整阐述其理论体系的专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解读:根据乐黛云对中西比较文学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分析其比较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通过梳理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构的过程来体现其学科理论的特征;通过分析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的成因及意义揭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树;根据乐黛云文学研究的四个主要层面展现乐黛云对其理论与方法的实践运用。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绪论部分是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和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贡献的概述。一方面,为研究乐黛云的比较文学思想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分析,论证了研究乐黛云比较文学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的第一章较为系统地梳理并分析了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渊源。从乐黛云对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过程的评价、吸收和超越,展示这三者对乐黛云的不同影响。乐黛云本人即是从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步入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她从法国学派所开创的影响研究中吸收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并且把接受美学引入影响研究,重视文学接收者对影响者的选择、过滤、变形、创新,强调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她还受到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影响,关注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且切实可行地把跨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研究纳入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中国比较文学传统也对乐黛云产生了重要影响。乐黛云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做过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她撰写多篇文章,深刻分析了这门学科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过程、特色以及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乐黛云认为,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并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中国比较文学传统对乐黛云的影响,就在于这种“立足本土,兼收并蓄”的学术风格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与追求。本文的第二章具体论述了乐黛云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建构方面所做的贡献。乐黛云非常关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尝试着建构新阶段的比较文学,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了解和借鉴;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实际对比较文学学科建构所作的探索与创新;创建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乐黛云很早就开始系统地引入西方比较文学理论,详细介绍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试图将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运用到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之中。乐黛云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之后,很快开始尝试用较新的观点深入比较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构进行探索和创新。她用接受美学来刷新影响研究,还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引出的耗散结构和熵的理论出发,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以此来充实平行研究的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乐黛云先后发表一系列文章来建构文化转型时期的比较文学,对比较文学做出了新的规定。她提出比较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设想,建立了以交往为取向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在发展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本文的第三章论述了乐黛云在创建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基本理论上的贡献。乐黛云所建构的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提倡跨文化研究,试图打通原先缺乏内在联系的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的界线,使比较文学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新的切实的理论基石。乐黛云继承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和改良,并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将“和而不同”和“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将其作为跨文化对话和多元文化共处的具体原则和行为方法。“和而不同”一方面肯定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强调多样事物间的互补与和谐;另一方面强调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乐黛云认为,“和而不同”原则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既能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可避免本位文化的封闭和孤立。乐黛云还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哈贝马斯一直致力于对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生活世界和系统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引发了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哈贝马斯用交往理性取代意识哲学中的工具理性,突出了对话式的主体间性交往行为。乐黛云认为,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重视“正义原则”和“团结原则”,强调平等和宽容,与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一致,因此可以为跨文化比较的适度理念提供具体原则和行为方法。“和而不同”和“交往理性”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对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有着方法论的意义,但是,这两种原则由于受到其所诞生的时代和其所服务的对象的限制,必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乐黛云在将“和而不同”与“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在可行性方面的弥补和纠偏,创造性地提出“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从而实现了超越性的理论建构。乐黛云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以“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作为理论根据,从本体论层面和“语言际”层面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从本体论的层面来说,乐黛云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重视“文学间性”,旨在建立一种对话性的文学概念,要求把文本作为独立的主体并把它们置身于主体间性的概念之中,使文本之间形成互文性,从而进行互文研究。这使比较文学彰显出不同于国别文学与一般文艺学的特质,并与国别文学和一般文艺学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语言际”的层面来说,比较文学作为交往诗学,所承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不同文化架构和语言系统中的理论话语进行对话。多元文化共存的本质和前提是对话。乐黛云所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以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为基点,具有重视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从而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文化对话的平台。本文的第四章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乐黛云在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视野和独特的学术风格。首先以乐黛云对中国文学中女性问题的研究为例,分析乐黛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研究。乐黛云对中国女性问题的研究一直都非常关注,她从时间轴的比较、虚实轴的比较和性别轴的比较这三个角度入手,凸显了中国女性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解决途径。乐黛云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体现出三个特点:比较文学的视野、人文关怀及对文化的关注。其次,以乐黛云在文学关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例,论述了她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研究的特点。第三,通过分析乐黛云在比较诗学方面所作的研究,论述乐黛云在这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乐黛云对比较诗学的研究体现出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特色:第一,端本正源,促进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转化,使其成为可以被世界理解、能对世界文化发挥作用的现代话语;第二,广收博取、平等对话,使中西方诗学在相互沟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寻求共同诗心,力求在中西诗学对话中发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本章还论述了乐黛云比较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乐黛云对人类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及解决途径有其独到的理解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其比较文化研究体现出对文学研究的重视及对人文精神的强调。本文的结语部分在对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了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这种作用和价值做出展望。乐黛云的比较文学思想涉及了文学研究、诗学研究、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各个层面,研究她的比较文学思想对于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
  • 一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状况的概述
  • 二 乐黛云与当代中国比较文学
  • 三 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 第一章 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
  • 第一节 乐黛云与法国学派
  • 一 法国学派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 二 法国学派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乐黛云与美国学派
  • 一 美国学派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 二 美国学派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基础
  • 三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融合
  • 第三节 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传统
  • 一 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比较文学渊源
  • 二 中国现代比较文学
  • 三 乐黛云与学衡派
  • 第二章 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建构的贡献
  • 第一节 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的建构
  • 一 了解与借鉴
  • 二 探索与创新
  • 三 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
  • 第二节 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特征的探讨
  • 一 比较文学概念和定义的演变过程
  • 二 乐黛云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特征
  • 第三章 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树
  • 第一节 对“和而不同”思想的继承和改良
  • 一 “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 二 对“和而不同”的诠释与改良
  • 第二节 对“交往理性”的汲取与借鉴
  • 一 “交往理性”的内涵及局限
  • 二 对“交往理性”的汲取与借鉴
  • 第三节 乐黛云“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理论
  • 一 “和而不同”与“交往理性”在可行性方面的欠缺
  • 二 “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
  • 三 “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的意义
  • 第四章 乐黛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以女性问题研究为例
  • 第二节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以《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例
  • 第三节 比较诗学研究
  • 第四节 比较文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术主持人语[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04)
    • [2].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和误读分析[J]. 国际公关 2020(02)
    • [3].陈岗龙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学科意义[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陈岗龙蒙古比较文学研究观探析——以《文学传统与文化交流:蒙古文学研究拾璀》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互联网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定位与特色——评《网络文学》[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3)
    • [6].新时代比较文学新方向——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综述[J]. 中国比较文学 2019(01)
    • [7].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刍议[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8].个体论: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种取向[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7)
    • [9].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反思[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2)
    • [10].开拓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空间[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1].浅谈互文性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J]. 名作欣赏 2014(24)
    • [12].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3(Z1)
    • [13].新时期比较文学何为?——“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前沿”暑期班培训心得[J]. 文教资料 2020(03)
    • [14].阎嘉 教授[J]. 中国研究生 2017(03)
    • [15].“比较文学研究”主持人语[J]. 英语研究 2017(01)
    • [16].前言[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6(04)
    • [17].关于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探析[J]. 时代教育 2014(15)
    • [18].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境界[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28)
    • [1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J]. 考试周刊 2010(17)
    • [20].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 东方翻译 2011(01)
    • [21].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J]. 东方翻译 2012(01)
    • [22].《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举行新书发布会[J]. 东方翻译 2011(03)
    • [23].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J]. 东方翻译 2013(04)
    • [24].当代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与批评争议:托马斯·奥利弗·比比教授访谈录(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 2017(01)
    • [25].论华夏神话天文学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2)
    • [26].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J]. 中州大学学报 2015(04)
    • [27].寄语四川比较文学研究[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7(02)
    • [28].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11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纪要[J].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4(01)
    • [29].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论向度分析[J]. 社会科学 2014(05)
    • [30].反思与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