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头状瘤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PV,检出情况,检出率,PHV
乳头状瘤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19)在《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读观察妇科临床病历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点,为研究病情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疾病的患者中选取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患者均有过性生活,进行了DNA、HPV的相关检测,并对此类病毒的特征有所了解。结果:所选取的1000例患者检测出共23种HPV亚型,不同亚型的HPV在检出率上是有差异的,而检出率最高的是16型HPV,与其他类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年龄段,观察其HPV检测率发现年龄段越年老的患者,HPV的检测率越高,其中51岁<年龄≤62岁的患者HPV检测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HPV检测率(p<0.05)。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HPV检测率发现,临床表现的差异对HPV检测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同炎症类型的患者与HPV检测率,宫颈炎合并阴道炎、合并盆腔炎患者的HPV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炎症类型患者的HPV检出率,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的结果可知,在23中HPV亚型中16型的检出率是最高的,患者的年龄越大,其HPV检出率越高,而且宫颈炎疾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炎症。如果患者阴道有不明出血或者分泌物增加以及患有宫颈炎等疾病,需要及早去医院检查并积极治疗,预防人乳头状瘤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张鹏,桑梅香,陈晗,王晓春,刘现义[2](2019)在《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18型感染患者P53和Rb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18型(HPV18)感染患者P53、Rb蛋白表达水平及与乳腺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HPV16/18 DNA检测阳性。统计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以外) P53、Rb阳性率。分析乳腺癌患者P53、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6~60个月,分析P53、Rb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P53、Rb阳性率分别为67. 78%和52. 22%,癌旁组织分别为31. 11%和17. 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53阳性组与阴性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Rb阳性组与阴性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PV16/18型感染的P53表达阳性可能对乳腺癌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而Rb蛋白不是影响乳腺癌HPV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邹晶晶,朱小飞,余杨[3](2019)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和Th1/Th2不均衡表达对宫颈病变进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载量、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39例HR-HPV持续性感染的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n=71)、CINⅡ组(n=66)、CINⅢ组(n=77)和宫颈癌组(n=125),另选择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阴性且细胞学检查为正常宫颈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法检测受试者宫颈分泌物中HR-HPV DNA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宫颈灌洗液中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并以TNF-α/IL-10比值作为衡量Th1/Th2免疫平衡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R-HPV DNA与6种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CINⅡ组和CINⅢ组患者宫颈分泌物中HR-HP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各组患者宫颈分泌物中HR-HPV DNA载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 I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灌洗液中IL-2、IFN-γ、TNF-α、IL-4、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IN I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灌洗液中IL-2、IFN-γ、TNF-α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IL-4、IL-6、IL-10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CINⅡ组和CINⅢ组患者宫颈灌洗液中IFN-γ、TNF-α、IL-4、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各宫颈病变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宫颈病变组患者宫颈灌洗液中IL-2、IL-10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CIN I组、CINⅡ组TNF-α/IL-10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CINⅢ组、宫颈癌组患者TNF-α/IL-10比值显着小于对照组、CIN I组、CINⅡ组(P <0. 05);宫颈癌组患者TNF-α/IL-10比值小于CINⅢ组(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L-2、IL-4水平与HR-HPV DNA载量无线性关系(P> 0. 05); IL-6、IL-10、IFN-γ、TNF-α水平与HR-HPV DNA载量存在线性关系(P <0. 05),与HR-HPV载量的密切程度依次为IL-10> IL-6> IFN-γ> TNF-α。结论 CIN至宫颈癌进程中,其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逐渐向Th2方向偏移,最终导致Th1/Th2失衡,局部免疫失衡可能是HR-HPV持续性感染和宫颈癌变的关键环节。(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耀成[4](2019)在《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与尖锐湿疣复发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与尖锐湿疣(CA)复发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CA患者8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A患者疣体HPV基因型,同时检测CA患者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80例CA患者经治疗后,复发患者28例,未复发患者52例;复发患者混合感染和高危型感染比例分别为46.43%和32.14%,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复发患者CD4~+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和对照组(P<0.05),而CD8~+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和对照组(P<0.05);未复发患者CD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和未复发患者C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感染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型、细胞免疫功能与尖锐湿疣患者复发有关,其中HPV基因型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刘剑荣[5](2019)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囊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其对HPV转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囊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HBV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66例资料,按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复发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HPV转阴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感染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改善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囊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明显,有效提高了HPV的清除率,且复发率较低。(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寒,张月福,马玮,张斌,戴峻[6](2019)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并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10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进行传统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PV感染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无差别,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治疗宫颈糜烂HPV感染患者,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可促进HPV转阴,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春娇,仲崇明[7](2019)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易感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连云港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探讨HPV易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连云港地区HPV感染率及各亚型分布状况,分析阴道清洁度、阴道毛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相关性。结果本地区HPV总体阳性率为23.14%,年龄段与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91,P>0.05);本地区HPV16、HPV52、HPV58 3种亚型感染率较高(14.6%、14.4%、7.89%);农村患者HPV阳性率显着高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Р<0.05);阴道清洁度异常、细菌性阴道病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其HPV感染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道毛滴虫阳性、真菌感染阳性对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与地域相关,HPV感染与阴道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感染相关,HPV亚型分布对本地域HPV疫苗的使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代芳芳,蒲晓丽,熊晟锋,鲁选文,张丽萍[8](2019)在《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预防宫颈癌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并辅以手工检索,查找近10年关于预防性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数据进行提取并建立Excel表,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篇RCT文献,HPV疫苗接种局部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对照组; HPV疫苗组和对照组全身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自然流产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疫苗组注射部位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及麻木,但是大多数不良反应比较短暂,多为轻度。接种HPV疫苗后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头痛、眩晕、体温升高、疲乏、肌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疫苗相关自然流产率,死亡率在疫苗组和对照组保持均衡。(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9期)
房玥,王晓东,王李利,于素香[9](2019)在《不同基因类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高危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man papilloma virus,HPV)不同基因类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2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寻找不同HPV基因类型的高危因素。结果 322例患者共检测出23种HPV亚型,HPV感染率排在前3位的亚型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8、HPV16和HPV53,分别占17.8%、15.0%、13.8%。不同年龄、性伴侣数、初次性生活年龄患者HPV18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妊娠次数、初次性生活年龄患者HPV16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妊娠次数患者HPV53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伴侣数是HPV18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妊娠次数是HPV16感染的危险因素,妊娠次数是HPV53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年龄、性伴侣数是HPV18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妊娠次数是HPV16感染的危险因素,妊娠次数是HPV53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日常宣教中应及时给予干预。(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韩巍,吴霞,安竹青[10](2019)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间西安市未央区中医医院妇产科诊治的360例CIN及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标本内HPV亚型检测,观察CIN与宫颈癌患者不同HPV亚型分布情况,比较CIN与宫颈癌患者单一及多重HPV感染、低危型及高危型HPV检出情况。结果 CIN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0.3%,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率为86.3%;CIN与宫颈癌均以HPV16、HPV58亚型比例最高,宫颈癌患者HPV16亚型比例为62.5%,明显高于CIN患者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和宫颈癌患者的单一感染率分别为66.9%和65.0%,其比例均显着高于多重感染的23.3%和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和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76.4%和75.0%,其比例均显着高于低危型HPV感染的13.9%和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与宫颈癌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高,HPV16、HPV58亚型比例最高,并以单一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见,其中HPV16型感染与宫颈癌关系更密切。(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乳头状瘤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18型(HPV18)感染患者P53、Rb蛋白表达水平及与乳腺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HPV16/18 DNA检测阳性。统计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以外) P53、Rb阳性率。分析乳腺癌患者P53、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6~60个月,分析P53、Rb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P53、Rb阳性率分别为67. 78%和52. 22%,癌旁组织分别为31. 11%和17. 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53阳性组与阴性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Rb阳性组与阴性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PV16/18型感染的P53表达阳性可能对乳腺癌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而Rb蛋白不是影响乳腺癌HPV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头状瘤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征[J].家庭生活指南.2019
[2].张鹏,桑梅香,陈晗,王晓春,刘现义.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18型感染患者P53和Rb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联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3].邹晶晶,朱小飞,余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和Th1/Th2不均衡表达对宫颈病变进程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4].王耀成.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与尖锐湿疣复发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5].刘剑荣.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囊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其对HPV转阴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
[6].张寒,张月福,马玮,张斌,戴峻.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7].张春娇,仲崇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易感因素的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8].代芳芳,蒲晓丽,熊晟锋,鲁选文,张丽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9].房玥,王晓东,王李利,于素香.不同基因类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高危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韩巍,吴霞,安竹青.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海南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