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论文摘要

三黄方首载于《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和黄芩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临床多用于热毒证治疗。热毒证与内毒素血症临床症状相似,而清热解毒法作为治疗热毒证的主法贯穿于治疗的始末。本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病证结合、方证关联、药与证对应、理法方药统一的原则,提出三黄方可以治疗内毒素血症的研究思路。目的:本文以抗内毒素活性为切入点,开展三黄方抗内毒素血症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实验研究,并对三黄方制剂体外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比较,以揭示三黄方有效组分与药效的关系,阐明其作用机理,为三黄方制剂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三黄方制剂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及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采用动态浊度法,对不同处方的十二个厂家三黄方制剂的体外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比较。并对十二个厂家的三黄方制剂进行化学指纹图谱初步研究,确认其共有色谱峰,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影响三黄方制剂质量差异的因素。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三黄方制剂化学指纹图谱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2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并结合中医药理论,本实验选择三黄方制剂体外抗内毒素活性较强的制剂一清胶囊,作为三黄方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受试对象。以血清中内毒素、一氧化氮的含量、外周血流动力学、组织形态学等为指标,进行一清胶囊对LPS致犬内毒素血症模型的药效学研究。根据预实验和参考文献,以大黄酸和黄芩苷为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指标,开展一清胶囊在空白给药组和模型给药组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黄芩苷、大黄酸经时血药浓度。采用DAS软件分析黄芩苷、大黄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T检验对空白给药组和模型给药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在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以血流动力学、清除内毒素率、抑制NO率为效应指标,黄芩苷、大黄酸的血药浓度为药代动力学指标,探讨一清胶囊药代动力学指标和药效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三黄方制剂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及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三黄方制剂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黄芩苷、大黄酸、大黄素是影响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三黄方制剂中小檗碱、黄芩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化学成分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相关性较大。2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清胶囊能够清除血清内毒素,抑制NO的过度释放,对外周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正性作用,还能够改善LPS致Beagle犬内毒素血症脏器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总之,一清胶囊能够缓解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空白给药组和模型给药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其中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ka、MRT(0-∞),大黄酸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T1/2、Ka、K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模型给药组相对于空白给药组,黄芩苷和大黄酸的吸收、代谢速率明显减慢。血药浓度-效应曲线均呈现出逆时针滞后环,效应的峰值滞后于血药浓度峰值,效应室不在血液室,出现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的现象。结论:本实验综合采用药效学、化学指纹图谱、药代动力学等多学科研究模式,证明了三黄方能够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黄芩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是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主要有效组分,其中药理效应明显滞后于血药浓度。创新点:1提出了三黄方能够抗内毒素血症的研究思路,这为三黄方治疗内毒素血症提供了科学依据。2建立化学指纹图谱-药效学(体内和体外)-药代动力学结合的方法评价三黄方质量和药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现状
  • 1.1 三黄方制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内毒素血症研究现状
  • 1.3 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 1.4 三黄方抗内毒素研究
  • 2 工作假说
  •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4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三黄方制剂的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实验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品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干扰实验
  • 2.4 供试品抗内毒素活性的测试
  • 3 实验结果
  • 3.1 标准曲线
  • 3.2 干扰实验
  • 3.3 三黄方制剂体外抗内毒素活性比较及最低抗内毒素浓度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三黄方制剂指纹图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验药物
  • 1.3 试剂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样品的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数据处理
  • 3.1 三黄方制剂指纹图谱共有峰比较
  • 3.2 三黄方制剂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3.3 三黄方制剂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三黄方制剂指纹图谱和抗内毒素活性相关性分析
  • 1 多元线性回归
  • 2 实验方法
  • 2.1 相关性性分析方法
  • 2.2 实验数据
  • 3 指纹图谱共有峰和抗内毒素活性相关性分析
  • 3.1 色谱峰的归属
  • 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3 主成分分析
  • 3.4 相关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章 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动物和场地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建立动静脉通道
  • 2.3 建立小肠给药通道
  • 2.4 记录正常值
  • 2.5 造模及给药
  • 2.6 生物信号和样品的采集
  • 2.7 测定指标
  • 2.8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动物内毒素血症情况
  • 3.2 血清内毒素
  • 3.3 组织形态学
  • 3.4 NO含量
  • 3.5 外周血流动力学
  • 4 讨论
  • 4.1 药效学指标选择依据
  • 4.2 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理探讨
  • 5 总结
  • 5.1 正常动物的情况
  • 5.2 造模情况
  • 5.3 一清胶囊的治疗情况
  • 5.4 结论
  • 第五章 一清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一清胶囊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药品
  • 1.3 给药方案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5 标准品母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学的建立
  • 2.1 黄芩苷实验分析方法学研究
  • 2.2 大黄酸实验分析方法学研究
  • 3 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一清胶囊中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 3.2 一清胶囊中大黄酸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章 一清胶囊抗内毒素血症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 2.2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 药效动力学时效曲线的建立
  • 2.4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关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药效动力学时效曲线的建立
  • 3.2 量效曲线的建立
  • 3.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
  • 1 思路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
  • 4 创新点
  • 5 存在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进展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