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以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毕生的临床实践及学术成就为基础,对周仲瑛教授辨治肾癌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传承研究,着重于发现辨治规律及独到的用药经验,以之更进一步提高肾癌的中医临床疗效,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方法]门诊收集周仲瑛教授近7年来所有的肾癌电子档病案,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其中符合条件的47例病案(共222诊次)。将47例病案资料利用SQL-Server2005软件建立周仲瑛肾癌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布、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卡方检验等方法,着重挖掘症状、病机、处方、用药之间的关联性或相关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将其辨治肾癌的临床经验提炼出学术思想。[结果]47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56.3岁。病案信息挖掘结果显示:肾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以腰背酸痛、疲劳乏力、咯痰、口干、咳嗽、腹胀、失眠、便溏、下肢痛、头昏、泛酸、呼吸不畅、纳差多见;舌脉以苔黄腻、淡黄(腻)、质暗(红)、脉细(滑)多见。频次最高的是腰背酸痛,在222诊次中出现了105次,占47.3%。舌苔中频次最高的是黄腻,在222诊次中出现166次,占74.77%。脉细出现151次,占68.02%。病机涉及肝肾亏虚、肝胃不和、气阴亏虚、肺肾两虚、痰瘀互结、癌毒走注、痰瘀阻络。其中肝肾亏虚出现频次最高,为64次,占28.83%;肝胃不和、气阴两虚为48次,占21.62%。病理因素涉及虚、瘀、湿、毒、热、痰、气、郁,其中虚频次分别为178次,占80.18%;瘀频次为142次,占63.96%。运用聚类方法获得4类核心方:第一类:潞党参,焦白术,炙甘草,法半夏,吴萸,黄连,蒲公英,山慈菇,泽漆;与脾虚湿蕴,寒热互结有关;第二类: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炙鳖甲,胡桃肉,煨益智,鬼馒头,露蜂房,地骨皮;与气阴两伤,湿毒瘀阻有关;第三类:炙女贞,旱莲草,大生地,山萸肉,薏苡仁,茯苓,知母;与肝肾阴虚,湿毒内蕴有关。第四类:淡干姜,炙桂枝,炒白术,陈皮,生芪,汉防己,大腹皮,猪苓,茯苓,炙桑白皮,葶苈子,炒莱菔子,泽兰,川椒目;与阳虚寒凝,水湿内停有关;KMEANS二次聚类结果显示:第一类占51.61%,第二类占45.62%,第三类占2.30%,第四类占0.47%。[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肾癌病理因素有八种:虚、瘀、湿、毒、热、痰、气、郁,其中癌毒是关键。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肝胃不和、气阴亏虚、肺肾两虚、痰瘀互结、癌毒走注、痰瘀阻络。病位在肾,与五脏均有关联。肾癌分为四种证侯:①脾虚湿蕴,寒热互结②气阴两伤,湿毒瘀阻③肝肾亏虚,湿毒内蕴④阳虚寒凝,水湿内停。主要治法有补益肝肾、疏肝和胃、益气养阴、豁痰散结、活血化瘀、抗癌解毒、清热祛湿、行气解郁。用药特点有:辨证用药,审因用药;巧用抗癌解毒药;慎用虫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