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锅炉热效率若干技术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军,尚庆军,高杰,侯玉普,宋宝林[1](2021)在《注汽设备全链条技术集成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推进油田效益开发,胜利油田于2018年7月13日成立了注汽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赋予职责是解决油藏经营管理的发展难题,破解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成本高、递减快、经营效益不好等发展瓶颈问题。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市场、统一运行来提升工作质量,推动油田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稠油热采工艺方面,受生产需求及工艺技术原因,注汽设备存在搬迁频次多、费用高、能耗高、排放量大等特点。为解决上述矛盾,专业化队伍强化问题导向,开展注汽设备全链条技术集成的探索与实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降低运行成本、消减安全风险、控制能耗指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油田提质增效、补短板和强弱项做出了应有贡献。
康俊杰[2](2021)在《电站锅炉燃烧和SCR脱硝系统一体化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为了接纳更多的新能源并提高电网调峰调频的灵活性,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将更多运行在低负荷、变负荷工况,造成机组性能及控制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深入分析燃煤火电机组在全局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研发新型优化控制策略,挖掘机组节能潜力,实现宽负荷范围下的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运行,已成为新形势下火力发电主动适应角色转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锅炉的燃烧优化涉及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三个方面,目前的研究集中单一方面,缺乏对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本论文首先从安全性方面考虑了结渣状态对锅炉燃烧传热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在线辨识系统,对结渣率进行辨识;进而利用DCS系统中的大数据信息建立了锅炉燃烧过程和SCR脱硝系统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喷氨量精准控制策略,避免了 SCR系统喷氨量和NOx排放不匹配的问题,保证了其环保性;最后,根据现场运行的实际需求,将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离线优化与在线寻优相结合,实现了在线实时锅炉优化,提高了锅炉燃烧的经济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复杂燃烧过程的结渣问题,建立了结渣状态的锅炉燃烧传热理论模型。基于特征模型和自适应黄金分割方法,设计了受热面结渣情况的辨识系统,将在线辨识与基于CFD的锅炉燃烧传热仿真模块相结合,为无法实时用设备测量的燃烧过程的结渣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为合理调整锅炉运行参数,帮助运行人员及时了解燃烧的安全状态,防止由结渣情况引发的事故提供了一种辨识手段。2.构建了一个基于混合LSTM和CNN神经网络的燃煤锅炉NOx排放预测的动态模型。利用小波变换(WT)的信号处理技术,将原始燃烧数据样本分解为一个平滑近似分量和一系列的细节分量。利用LSTM深度网络建立了近似分量的动态模型,预测NOx排放的整体趋势;同时,利用3个CNN神经网络对多个细节分量分别进行动态建模,预测NOx排放的特征信息。最后,将两个预测模型融合,得到最终的NOx排放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准确稳定的建模和良好的预测性能。与典型的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可重复性。3.为了充分利用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综合考虑输入变量对输出的影响,利用动态联合互信息(DJMI)估计了每个输入变量的延迟时间。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深度学习算法对燃煤锅炉SCR系统出口 NOx排放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建立了预测未来3min的t+3时刻的NOx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比当前时刻的波形有明显的提前,提前时间完全满足现场实际喷氨控制的要求。利用该模型可以及时调整喷氨量,对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燃煤机组成本具有指导意义。4.通过SCR入口 NOx排放将锅炉燃烧模型和SCR系统模型整合起来,形成预测SCR出口NOx排放的一体化动态模型,并将其作为智能预测前馈信号构建智能前馈控制系统对SCR喷氨量进行精准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一体化智能前馈预测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好,喷氨控制平稳,能够满足具有大惯性、大延迟特性工业对象的控制需求。5.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案例推理(GR-CBR)锅炉燃烧在线优化方法。采用全局优化算法离线建立了优化案例库,结合主、客观因素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案例推理特征权重,提高了检索精度,并能从庞大的案例库中检索出与目标案例相匹配的案例。在保证机组稳定燃烧的同时,兼顾锅炉燃烧效率和NOx排放浓度,合理给出二、三次风门挡板开度指令及氧量定值,实现锅炉稳定经济燃烧。系统整体运用到某350MW燃煤发电机组,简化了优化计算的过程,寻优时间短,稳定性高,适合在线实时寻优。
熊剑[3](2021)在《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运行建模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不断提高,导致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运行目标从追求高效节能转变为注重提升机组的灵活性、机组深度调峰及快速升降负荷能力。为提升火电灵活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设计先进控制算法,而控制算法发挥性能的前提是精确、简洁的数学模型。所以对超临界机组进行建模和控制策略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协调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高精度模型的基础上,为其设计先进的控制算法,以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在建模部分,模型结构上,将T-S模糊增量模型输出表达式与模糊神经网络的结论部分相结合,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该结构中局部线性模型的精度大大提升。参数训练上,先利用改进的核k-means++算法对前提部分参数进行训练。该算法采用谢尔贝尼指数法初始化模糊规则个数,消除了传统人工选取规则数的局限性。且使用核空间距离代替传统的欧几里得距离,得到了更佳的聚类中心和半径参数。然后采用有监督自适应梯度下降法对结论网络参数进行初始优化,再用人工免疫粒子群算法对进行二次优化。在控制策略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层的分层递阶控制结构,其中上层是无静差非线性约束广义预测控制器,计算得到最优控制序列。下层是L1自适应控制器,通过估计不确定性、实现最优轨迹跟踪。控制器设定值优化方面,使用一种柔化因子自适应调整的设定值柔化操作,来进一步改善控制性能。最后,在前述由现场数据驱动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控制算法进行测试。单输出改变实验、灵活性运行对比实验及抗干扰等多项实验中都实现良好的跟踪,其中最大负荷爬坡率达到额定负荷的6%每分钟,且控制量没有较大波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器可以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使机组达到灵活性运行的要求。
钱建荣,尹靖宇,张晋,李晋梅,李保金,颜小波,李卫东,孟晓双[4](2021)在《水泥企业专项节能诊断工作体会和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水泥生产的能耗除了与工艺装备水平和原料有关外,受生产运行及能源管理各相关过程的影响较大。在企业节能工作及相关的节能诊断过程中,识别改进空间、分析节能潜力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改进措施建议是关注焦点,本文结合2020年度的水泥专项节能诊断工作体会和案例分析,提出了部分建议供参考。
杨洪伦[5](2021)在《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高温聚光热利用是未来太阳能高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是最重要高温光热利用技术之一。槽式聚光热发电技术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运行的最高温度可达550℃。太阳聚光集热场是完成太阳能光热转换和能量传输主要场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热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随着集热温度的提升和高温熔融盐工质的应用,光热转换的核心部件真空集热管的热损显着增加,同时高温熔融盐工质与动力循环的水工质之间换热存在显着的(?)损失,作为集热末端高品位的能量损失,对系统综合性能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槽式高温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光热发电系统高效能量转化为目标,基于集热管热辐射传热和热发电系统热力学基本原理,开展了真空集热管和热发电系统配置优化设计研究,探究了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和温度的分布特征与集热管表面太阳辐射能流密度的耦合关系以及熔融盐/水换热器中相变换热(?)损特性,提出了双区域选择性吸收涂层(下称:双涂层)真空集热管和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分析了环境参数、集热管性能、系统配置、传热工质等多因素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1.建立集热管光谱-空间耦合的热辐射传热分析模型,研究了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谱参数对集热管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不同温度和光强工况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最优截止波长。结果表明:谱坡宽度、光谱发射率和截止波长是影响集热管性能的关键参数。最优截止波长随光强增加而增加,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效率随谱坡宽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当谱坡宽度变化±1μm时,在600℃的温度时热效率的变化范围为±6.5%。2.基于最优截止波长变化规律,提出双涂层真空集热管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并试制传统真空集热管和双涂层真空集热管,并对其进行热损实验测试。实验数据表明:当温度为550℃时,传统集热管、120°和150°角的双涂层集热管的热损失分别为658W/m、493 W/m和431W/m,120°和150°双涂层集热管的热损降低百分比分别为25.07%和34.50%。3.建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综合热力学和经济性模型,以预测和比较采用传统和双涂层集热管的热发电站性能,分析熔融盐防凝温度和集热管热性能等参数对热发电站性能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集热管相比,采用新型集热管的热发电站在凤凰城,塞维利亚和沱沱河年发电量可分别高8.5%,10.5%和14.4%,平均电力成本可以分别降低6.9%,8.5%和11.6%。集热管热量损失和防凝温度的升高对发电量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采用低热损集热管与低熔点熔融盐的结合是改善电站整体性能的有效方法。4.提出了槽式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以降低集热场热损,改善传统单一工质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建立了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数学模型,比较了不同地理位置,蒸汽轮机和系统配置对发电站发电量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熔融盐系统相比,位于托诺帕和拉萨的新型复合系统的年发电量分别增长了 14.0%和14.8%。在托诺帕,熔融盐系统、有和无再热过程的复合系统的年集热量分别为639.7 GWh、685.1 GWh和691.7 GWh,无再热系统的熔盐防凝所需能量占总集热量百分比从传统熔盐系统的7.6%降低到2.7%。
李力春[6](2019)在《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绩效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导致火电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电源结构的核心地位。2002年2月以“五号”文件为标志的首轮电改,主要任务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这次电改极大地激发了发电行业发展的活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底时,全国装机容量就达到15.3亿千瓦(其中火电9.9亿千瓦,占比为65.56%),跃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以来,面对火电装机逆势增长、新能源并网消纳形势恶化的局面,国家发布了诸多调控政策,如严控煤电建设规模、促进新能源并网、下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等,政策因素对火电行业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1。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能发展受到限制,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严控煤电建设规模,防范火电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2)发电装机结构占比下降,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及项目并网,进一步限制火电发展空间,挤出效应明显;(3)环境保护成本升高,超低排放取代脱硫脱硝成为火电环保发展新趋势;(4)发电计划放开和下调上网电价对火电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电行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2015年3月以“九号”文件为标志的第二轮电改,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开启,市场化交易电量超出预期,大幅度放开了发电计划,预期2020年市场电量占比将达到80%。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火力发电行业作为电力交易的主要参与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行业再分析、绩效再评价”的迫切要求。因此,针对火力发电行业面临“前堵后追”的发展态势,本文开展绩效分析并探讨行业内外部因素对绩效影响机理,探索提升火电行业绩效的有效途径。相应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在确定火电行业为研究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研究维度。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火电这个相对微观的行业缺乏系统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针对电力行业。本文根据火电行业参与经营活动的组织单元,将火电行业划分为发电机组层面、发电公司层面和发电省际层面三个研究维度,分析过程中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力求对中国火电行业绩效分析更加完整。第二,构建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绩效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绩效分析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分析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指标体系构建主要针对整个电力行业,且构建的指标体系比较笼统,真正能够用于实证分析并反映火电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的较少。鉴于火电在整个发电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依据火电行业三分法格物分析,从分析影响绩效的因素入手,借鉴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三个维度的绩效分析指标体系。第三,基于物元可拓模型与集成优化赋权方法对火电行业机组进行绩效分析。传统意义上对发电机组的评价主要看其生产效率,但由于每台机组发电的综合成本各不相同,现在发电企业更看重机组的经济效率,理想物元可拓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多指标评价。在绩效分析过程中,指标权重的技术处理存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方式,集合这两种赋权方法的优点,引入基于主客观权重偏离度最小为目标的集成优化赋权方法。在模型选择和优化指标赋权的基础上,采用华能集团某区域公司60台火力发电机组经营指标数据,开展对火力发电行业机组绩效分析。在当前电力供大于求的态势下,相关研究有利于合理调度不同机组的发电次序,优化区域公司所管理机组的负荷调度,为机组效益调电和参加电力现货交易提供分析的参考范式。第四,基于多视角对火电行业公司绩效进行分析。从数据可得性角度考虑,选择上市火力发电公司(28家,2017年底沪深股票市场电力行业板块)为研究对象。考虑研究的全面性,分别从绝对绩效、相对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不同的视角考察发电公司的绩效表现。首先选择其中10家公司2016-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采用EVA方法考察其绝对绩效;其次,选择28家公司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方法考察其相对绩效;最后,选择28家公司2007-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分解方法考察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驱动因素。第五,基于空间效应对火电行业省际层面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火力发电行业省际层面绩效,分析不同地区的地域差距,分析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强化从政府角度、经济角度持续推进电改落实到位,优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效率。火电行业发展在省际之间存在空间效应,传统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在技术上难以处理空间效应,而使用空间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有效解决了省际之间空间效应对绩效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级火力发电行业2004-2016年面板数据,开展省际层面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针对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在现阶段处于周期下降区间的现实,建议有条件的发电企业要积极进行机组灵活性改造或高背压技术改造,积极参加省外发电权交易,拓展生存空间。第六,环境约束下对火电行业的综合绩效进行分析。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受环境约束,如果在不同的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条件下衡量各省火电管理水平,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管理能力的省际差异。一般的数据包络模型(DEA)和随机前沿模型(SFA)从技术上不能对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予以剥离,即便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也仅仅能够得到剔除环境因素后的技术效率,不能消除随机因素对效率冲击导致的偏差。本文引入Bootstrap-DEA方法联合三阶段DEA共同评估,调整各省处于相同的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约束下,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分析各省火电管理水平。第七,归纳总结论文主要结论,对提升火力发电行业的绩效提出政策建议。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火力发电行业的实际出发,综合发电单元、公司层面和省际层面三个维度识别影响绩效的因素,根据现实证据、逻辑推论和实证结论提出改善火电行业绩效的政策,对未来研究内容进行展望。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重视选题的实用性,在整体布局时考虑了论述的全面性、逻辑性和相关性,在模型选取时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特点甄别考虑,研究结论具备客观性。论文还存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比如在对发电机组绩效分析时,研究结论只提供了负荷分配的方向,并没有给出更详细的分配方案等。
赵世飞[7](2019)在《燃煤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电联产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污染物集中控制的重要技术,其发展关注点也呈现高效,环保,供热扩容和负荷灵活性等多元化特点。相较成熟的抽凝热电联产技术,高背压余热供热技术的节能潜力、适用范围与性能优化等尚待深入研究,为其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对大型燃煤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展开适用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通过与传统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对比,开展高背压机组的热力学特性研究,从理论层次揭示其节能原理与应用的局限性;其次,探究了高背压供热机组最常见型式(双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负荷运行及经济分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节能和负荷灵活性的角度对热电联产机组进行了优化。基于热电联产能耗分配,揭示出热电联产机组的优越性及强化方向,指出热电联产节能优化需要从降低换热过程(?)损入手。利用EBSILON Professional建模,通过与抽凝热电联产机组的对比,从整体热力学性能和供热过程探讨高背压机组的节能潜力。高背压机组乏汽完全利用,且单位供热量(?)耗比抽凝机组低34.73%,发电(?)效率为比抽凝机组提高5.18%。针对纯高背压机组“以热定电”运行的局限,对比分析其常见其他型式对高背压供热热力学性能的改善。基于上述局限性,进一步以双机联合运行的热电联产机组为对象,研究双抽凝机组和高背压-抽凝机组的运行策略以及热力学性能差异。提出供热凝汽器最大温升比和乏汽供热比的概念,并用其分析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对机组供热能力及热电负荷特性的影响。热网供回水温度的升高使乏汽供热比降低。基于双机联合运行机组的能耗和热电特性差异,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数学方法进行全供热期热电负荷经济分配,为双机联合运行机组提供能耗的最优化解决方案。本文案例研究表明,高背压机组在供热期发电量与抽凝机组相当,但供热能力大幅增加。与双抽凝机组相比,高背压-抽凝机组煤耗量降低8.55%,发电效率和燃料利用系数分别提高6.85%和5.78%,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32.79g/kWh。在双机热电联产机组热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挖掘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提出新型的优化流程。包括基于余热回收和能级匹配的高背压-抽凝机组烟气与乏汽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以及基于降低蒸汽加热系统过热度的增设无再热汽轮机的方案,并分别对其展开热力学和经济性方面的研究。锅炉烟气与汽轮机乏汽的余热综合利用可有效提高高背压-抽凝机组乏汽利用率。在设计工况时,新型系统乏汽利用率比原机组高22.74%,供热量提高16.26%,对应的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19.65 g/kWh。新型系统的年净收益为180万美元(1242万元),新增设备投资动态回收周期为2.06年。增设无再热汽轮机后,供热过程(?)损显着降低,并通过对典型供热期的计算,得到了新型供热系统较之传统系统的节能及经济优势。本文总结了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提升常见技术,包括燃煤锅炉,电锅炉,电动热泵,蓄热系统,吸收式热泵以及其他余热回收过程等。并将依据技术原理、运行调节策略的差异将这些技术分为辅助热源模式和电制热模式,最后从节煤效果和技术经济性等角度展开了对比分析,给出了技术路线选择的逻辑与方法。当与辅助热源模式耦合时,热电联产机组的电负荷调节范围从78.72%-54.87%扩大为100%-25.20%,与电制热模式耦合时,则扩大为78.72%-0。余热利用技术最具节煤潜力,采用抽汽作为热源的蓄热系统技术经济性最佳。热电联产机组在选用灵活性提高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调峰需求,运行调节难度,节煤效果,技术经济性等诸多因素。
魏紫阳[8](2018)在《燃煤电站空气预热器运行状态监测与经济性评估》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超标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取得一些改进成果的基础上,“十三五”计划中对节能减排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能源结构方面的原因,燃煤发电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作为供电领域的主力军承担主要的发电任务。作为火力发电的核心,燃煤电站锅炉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锅炉系统的运转离不开各个辅助设备的高效运行。作为锅炉系统尾部利用烟气能量预热空气、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使用效能对机组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本文以燃煤电站锅炉系统中空气预热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空预器的漏风监测问题。基于空预器漏风状态的机理模型分析,比较两种漏风评定模型后选定漏风率作为空预器漏风状态的评定指标;选择软测量建模的方式,优化辅助变量选择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空预器漏风率预测模型,并选择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滚动优化,从而实现了空预器实时漏风情况的在线监测。基于燃煤电站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显示,本文建立的模型拟合能力较好,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需要。然后,研究空预器的积灰监测问题。从燃煤电站现场获取的数据出发,对数据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针对火电数据中常常存在的显着误差和随机误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建立烟气和工质物性参数数据库,通过建立的烟气实时成分分析模块对物性参数库进行验证;根据热力学公式从逆烟气流程的角度分析建立回转式空预器的传热模型,并基于此搭建空预器灰污状态监测模型。通过采集到的燃煤电站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建模与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对空预器受热面的积灰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最后,研究空预器运行状态经济性评估问题。通过对空预器实时运行状态的机理分析,选择空预器积灰、漏风、热效率和电耗四个方面进行状态监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空预器热效率模型,根据引风机、送风机和一次风机的电耗情况建立了空预器电耗模块,加之前文中介绍的积灰和漏风监测模块,组成监测集合实现空预器运行状态的模块评估。在整体评估部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空预器运行状态经济性评估模型,由现场数据的仿真结果可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毛宏雷[9](2017)在《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洗煤泥是洗煤厂洗选原煤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原煤洗选比例和洗选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洗煤泥的产量也在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洗煤泥是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意义的课题。洗煤泥流化床燃烧处理具有减容化、资源化和规模化的优势,洗煤泥灰还可以进一步综合利用。但是洗煤泥高灰分、高水分、低热值的特性使洗煤泥燃烧性能较差,燃尽困难。同时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让洗煤泥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工业推广充满了挑战。为提高洗煤泥流化床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的特性展开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切且重要。本文首先对煤炭洗选的概念及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洗煤泥的种类、特点、处理和利用现状、国内外燃烧利用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介绍;随后研究了洗煤泥的基本特性;接下来通过小型热态流化床燃烧实验研究了影响洗煤泥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在洗煤泥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上进行实验,来验证通过流化床技术处理洗煤泥的可行,同时为开发更大型的流化床锅炉提供了经验。最后通过对小流化床燃烧产生的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灰综合利用的建议;结合工程应用场景提出热电联供的综合利用方式。对于洗煤泥的基本特性,主要研究了其成分、重金属元素含量、矿物质种类、颗粒粒径分布特性、热解和燃烧特性及灰熔点等。通过Coasts指数积分法求解了洗煤泥热解和燃烧动力学特性参数。为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特性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为燃烧烧实验工况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对于洗煤泥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考察了烟气含氧量对洗煤泥在流化床锅炉中燃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烟气含氧量、二次风率和二次风高度等因素对NOX排放的影响。对于小流化床产生的灰,主要了解了其颗粒分布、孔隙结构和矿物质含量,阐述了洗煤泥颗粒性质对其燃尽特性的影响,同时针对洗煤泥灰的特点提出了灰的综合利用建议。对于洗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业实验,介绍了锅炉主要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通过对工业锅炉灰的特性分析,讨论了内置卧式分离器设置的优点,通过对典型的工况下炉内温度分布的测试,讨论炉内燃烧份额分布的合理性,并对其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之前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结果证明了洗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稳定运行,燃烧效率能达到99%以上,综合热效率可达87.85%。通过本文对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为洗煤泥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实践经验。
尹峰[10](2016)在《基于火焰光谱检测的炉内煤种辨识与锅炉优化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即将生效,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对能源行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很大冲击,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燃煤电厂,急需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以缓解减排压力。而近几年,机组本体设备与辅助系统工艺改进方面的节能潜力已几乎耗尽,目前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实现锅炉的优化运行,而锅炉优化控制的技术瓶颈则在于炉内参数的在线测量与先进控制算法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本文针对这两项技术需求,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火焰发射光谱的基础理论与测量机理研[,利用Na、K、Li等碱金属元素含量与比例对煤种的标识意义,提出了基于煤粉火焰光谱中碱金属原子发射光谱强度关系特征的煤种辨识方法,从机理上对测量与环境因素进行消去与补偿,获得稳定的特征量,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量可复现、可区分、工况适应性满足煤种辨识要求。2)根据煤种辨识的机理特征向量,结合一系列辅助特征参数,采用SVM算法实现煤种辨识方法的算法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测试,验证了基于炉内火焰发射光谱特征的煤种辨识方法的准确性。3)开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的锅炉效率软测量研[,以及基于T-S模糊建模与遗传寻优的锅炉效率优化控制算法,提出并实现以下技术路线:利用DCS与煤种辨识系统实时获取足够量的锅炉燃烧参数与煤种参数,选取平稳工况以正平衡法计算离散的锅炉效率,用于锅炉效率软测量建模,并以此模型实现锅炉效率的连续测量与优化控制。4)提出了新型结构的带参考模型与扰动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RDM-GPC)算法与带导前扰动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LDM-PFC)算法,经对比仿真测试,在模型适应性、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控制方案可用于煤粉锅炉的主蒸汽温度与压力等重要性能参数的优化控制。5)开发了用于优化控制算法集成应用的热工优化控制平台(TOP)系统,提出了递进式安全控制机制,以及上位高级运算与下位实时控制的灵活配置方式,为优化控制系统高效灵活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提高锅炉热效率若干技术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锅炉热效率若干技术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注汽设备全链条技术集成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背景 |
2 主要做法 |
2.1 设备与搬迁的矛盾 |
2.1.1 搬迁矛盾的原因分析 |
2.1.1. 1 锅炉及配套设备冗杂 |
2.1.1. 2 作业节点密集,劳动强度大 |
2.1.2 解决方案 |
2.1.2. 1 锅炉及配套的精简 |
2.1.2. 2 减少直接作业环节 |
2.2 设备与节能减排的矛盾 |
2.2.1 节能减排矛盾的原因分析 |
2.2.2 解决方案 |
2.2.2. 1 注汽锅炉技术升级改造 |
2.2.2. 2 探索应用烟气回注,实现“变废为宝” |
3 取得效果 |
3.1 极简化改造取得的效果 |
3.1.1 搬迁时间的缩短 |
3.1.2 搬迁费用的降低 |
3.1.3 安全风险点的减少 |
3.2锅炉环保改造取得的效果 |
4 结语 |
4.1 探索应用水处理配套设施高度集成 |
4.2 多功能气体注入设备的研制 |
(2)电站锅炉燃烧和SCR脱硝系统一体化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锅炉燃烧建模研究现状 |
1.2.2 SCR脱硝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3 锅炉燃烧及SCR脱硝系统一体化建模及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燃烧过程结渣状态理论建模与辨识 |
2.1 前言 |
2.2 基于CFD模型的燃烧传热理论 |
2.3 基于CFD模型的受结渣影响的燃烧传热模型 |
2.4 基于特征模型和自适应黄金分割的结渣率在线辨识 |
2.4.1 二阶非线性系统特征模型 |
2.4.2 特征模型参数辨识 |
2.4.3 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 |
2.4.4 基于特征模型和自适应黄金分割的结渣率在线辨识 |
2.4.5 结渣率的辨识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炉膛出口NO_x深度神经网络建模 |
3.1 燃煤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简介 |
3.2 WT、LSTM和CNN模型的理论方法 |
3.2.1 小波变换理论 |
3.2.2 LSTM理论 |
3.2.3 CNN理论 |
3.3 基于小波分解与动态混合深度学习的NO_x排放预测结构 |
3.4 数据选取 |
3.5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 |
4.1 SCR脱硝系统简介 |
4.1.1 SCR系统布置方式及简单分析 |
4.1.2 NO_x浓度检测滞后 |
4.1.3 SCR脱硝系统工作流程 |
4.2 BI-LSTM和动态联合互信息(DJMI)原理方法 |
4.2.1 Bi-LSTM结构 |
4.2.2 动态联合互信息(DJMI) |
4.3 变量选择和数据准备 |
4.4 SCR脱硝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4.5 不同建模方法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燃烧与SCR脱硝一体化控制 |
5.1 SCR脱硝控制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
5.1.1 SCR脱硝控制系统 |
5.1.2 脱硝系统存在的问题 |
5.2 喷氨控制方法 |
5.2.1 单级PID控制方法 |
5.2.2 PID串级控制方法(出口NO_x定值控制) |
5.2.3 智能前馈控制方法 |
5.2.4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5.2.5 分区控制方法 |
5.3 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烧系统案例推理自适应寻优方法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离线建立燃烧优化案例库 |
6.3 基于灰色关联的案例推理方法 |
6.3.1 灰色关联的案例推理理论 |
6.3.2 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的权重分配 |
6.3.3 修正和案例重用 |
6.4 GR-CBR自适应优化设计 |
6.5 GR-CBR自适应寻优的具体应用 |
6.5.1 数据准备 |
6.5.2 仿真结果及对比 |
6.5.3 电厂实际投运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运行建模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机组建模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及分层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超临界机组及其灵活性运行技术 |
2.1 引言 |
2.2 超临界机组及其协调控制系统概述 |
2.2.1 超临界机组的特点 |
2.2.2 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 |
2.2.3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参数可辨识性 |
2.3 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运行技术 |
2.3.1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制约因素 |
2.3.2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方案 |
2.3.3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建模 |
3.1 引言 |
3.2 新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3.3 新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算法 |
3.3.1 前提部分网络参数训练 |
3.3.2 结论部分网络参数训练 |
3.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灵活性运行模型 |
3.4.1 灵活性运行模型参数设置 |
3.4.2 灵活性运行模型训练结果 |
3.4.3 灵活性运行模型通用性测试 |
3.4.4 建模方法的验证实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分层递阶控制在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新型的分层递阶控制结构 |
4.3 无静差非线性约束广义预测控制 |
4.3.1 预测模型 |
4.3.2 丢番图方程的递推解 |
4.3.3 滚动优化 |
4.4 L1自适应控制 |
4.5 设定值自适应柔化操作 |
4.6 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运行的分层递阶控制仿真 |
4.6.1 控制器参数选取 |
4.6.2 灵活性运行跟踪对比实验 |
4.6.3 抗干扰对比实验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水泥企业专项节能诊断工作体会和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节能诊断结合企业实际,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与专业机构优势 |
2“十三五”以来水泥企业节能工作成效明显,但仍有较大潜力 |
3 企业节能工作在重视技术改造项目的同时,应按系统观念关注生产运行和设备设施优化、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等过程 |
4 结束语 |
(5)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全球能源现状 |
1.1.2 太阳能资源分布 |
1.1.3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
1.2 太阳能聚光高温热发电技术 |
1.2.1 槽式系统 |
1.2.2 菲涅尔系统 |
1.2.3 碟式系统 |
1.2.4 塔式系统 |
1.3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1 槽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
1.3.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和双涂层槽式真空集热管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分布特性 |
2.3 真空集热管传热分析模型及验证 |
2.3.1 集热管热损模型 |
2.3.2 热效率计算模型 |
2.3.3 集热单元年度集热量计算模型 |
2.3.4 模型验证 |
2.4 选择性吸收涂层光谱优化设计及参数分析 |
2.4.1 截止波长优化 |
2.4.2 谱坡宽度 |
2.4.3 吸收率和发射率分析 |
2.4.4 年收益截止波长优化 |
2.5 双涂层真空管设计及初步性能预测 |
2.5.1 双涂层集热管设计 |
2.5.2 集热管初步性能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槽式真空集热管设计及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集热管设计及加工制造 |
3.3 实验测试平台 |
3.3.1 玻璃外管及膜层发射率测试 |
3.3.2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测试平台 |
3.4 集热管热损测试与评价方法 |
3.4.1 基于CFD模型的热损计算方法 |
3.4.2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性能测试方法 |
3.4.3 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损性能测试误差分析 |
3.5 结论 |
3.5.1 实验结果 |
3.5.2 性能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新型集热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数学模型 |
4.2.1 太阳能集热场子系统 |
4.2.2 传热工质的传热模型 |
4.2.3 热力循环子系统 |
4.2.4 能量平衡模型 |
4.2.5 模型验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区域选择和设计配置 |
4.3.2 能量转化过程 |
4.3.3 运行温度优化 |
4.3.4 经济性分析 |
4.3.5 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槽式直接蒸汽-熔融盐复合热发电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站描述 |
5.2.1 系统配置 |
5.2.2 动力循环 |
5.2.3 电站位置 |
5.3 系统数学模型 |
5.3.1 水工质传热和水力模型 |
5.3.2 热效率和(?)效率模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设计参数对比 |
5.4.2 模型验证 |
5.4.3 典型天的热效率和(?)效率分析 |
5.4.4 系统能量平衡分析 |
5.4.5 年性能分析 |
5.4.6 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符号表 |
附录2 图清单 |
附录3 表清单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电负荷中心与能源产能呈逆向分布:基本事实之一 |
1.1.2 火电行业装机占比呈下降趋势:基本事实之二 |
1.1.3 火电仍将长期占据电源结构主导地位:基本事实之三 |
1.1.4 火电行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基本事实之四 |
1.1.5 电力体制改革再出发:破局之策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发电机组绩效的文献梳理 |
2.1.2 关于发电公司绩效的文献梳理 |
2.1.3 关于发电行业省际层面绩效的文献梳理 |
2.1.4 关于环境约束下火电行业综合绩效的文献梳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前沿面理论 |
2.2.2 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影响生产率机理 |
2.2.3 技术效率测算的参数与非参数方法 |
2.2.4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和测算方法研究的演进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力发电行业绩效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选择原则及筛选方法 |
3.1.1 绩效衡量指标评价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3 指标筛选方法 |
3.2 火力发电行业机组绩效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发电机组特点 |
3.2.2 发电机组技术指标分析 |
3.2.3 发电机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火力发电行业公司层面绩效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火力发电公司的特点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标准成本管理 |
3.3.3 绝对绩效评价指标 |
3.3.4 相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5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的测算指标 |
3.4 火力发电行业省际层面绩效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4.1 省际层面发电的特点 |
3.4.2 省际层面发电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3.4.3 省际层面发电绩效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力发电行业机组绩效分析 |
4.1 机组绩效分析模型选择及指标处理 |
4.1.1 理想物元可拓模型 |
4.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1.3 指标权重优化 |
4.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
4.2.1 标准化处理建立经典域 |
4.2.2 以经典域为基础建立节域 |
4.2.3 集成赋权确定权重系数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力发电行业公司层面绩效分析 |
5.1 火力发电公司绝对绩效分析 |
5.1.1 EVA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EVA计算绝对绩效 |
5.1.4 结果分析 |
5.2 火力发电公司相对绩效分析 |
5.2.1 熵权法和TOPSIS法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4 基于熵权—TOPSIS方法计算相对绩效 |
5.2.5 结果分析 |
5.3 火力发电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
5.3.1 基于DEA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火力发电行业省际层面绩效分析 |
6.1 模型分析与估计 |
6.1.1 传统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
6.1.2 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与估计 |
6.2 数据来源、变量特征描述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特征描述 |
6.3 实证分析 |
6.3.1 投入产出指标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3 构建绩效分析模型 |
6.3.4 结果分析 |
6.3.5 技术效率特征分析 |
6.3.6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约束下火力发电行业综合绩效分析 |
7.1 环境约束 |
7.2 环境约束下的火电行业有效行为 |
7.3 模型分析与构建 |
7.3.1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 |
7.3.2 三阶段DEA模型构建机理 |
7.3.3 Bootstrap-DEA方法核心思想及操作 |
7.4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7.4.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7.4.2 环境变量的选取 |
7.4.3 数据收集及特征分析 |
7.5 实证分析 |
7.5.1 基本结果分析 |
7.5.2 三阶段区域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
7.5.3 不同区域综合绩效的特征分析 |
7.5.4 综合绩效的环境影响因素再分析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对策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燃煤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和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热电联产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热电联产技术研究动态 |
1.3 热电联产发展的问题 |
1.3.1 燃煤高背压机组研究 |
1.3.2 热电联产节能优化 |
1.3.3 热电联产灵活性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燃煤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 |
2.1 热电联产能耗分配研究 |
2.1.1 热电分产系统能耗分配 |
2.1.2 热电联产系统能耗分配 |
2.2 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介绍 |
2.2.1 传统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
2.2.2 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 |
2.3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 |
2.3.1 系统建模 |
2.3.2 评价指标 |
2.4 热力学性能分析 |
2.4.1 设计工况热力学性能 |
2.4.2 基于(?)分析的热电能耗分配 |
2.4.3 背压变化对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 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局限与改善 |
2.5.1 热电负荷特性区间 |
2.5.2 其他高背压机组型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机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策略研究 |
3.1 双机热电联产机组介绍 |
3.1.1 双抽凝热电联产机组 |
3.1.2 高背压-抽凝联合运行机组 |
3.2 区域供热热网适用性 |
3.2.1 热网供回水温度对供热能力影响 |
3.2.2 双机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负荷特性 |
3.3 供热期运行策略与热力学特性 |
3.3.1 热电负荷经济分配 |
3.3.2 供热期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电联产机组节能优化 |
4.1 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 |
4.2 烟气与乏汽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4.2.1 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提出 |
4.2.2 热力学性能研究 |
4.2.3 技术经济性分析 |
4.3 增设无再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系统 |
4.3.1 新型供热系统的提出 |
4.3.2 热力学性能研究 |
4.3.3 基于等价标准煤耗率的经济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提升 |
5.1 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限制 |
5.2 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技术 |
5.2.1 电制热模式 |
5.2.2 辅助热源模式 |
5.3 运行策略与评价指标 |
5.3.1 运行策略 |
5.3.2 评价指标 |
5.4 热力学性能分析 |
5.4.1 设计热量下热力学性能分析 |
5.4.2 实时热电负荷下热力学性能分析 |
5.5 技术经济性分析 |
5.5.1 年化技术经济性分析 |
5.5.2 技术经济性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2.1 理论创新 |
6.2.2 应用创新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燃煤电站空气预热器运行状态监测与经济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电站生产过程简介 |
1.3 回转式空预器简介 |
1.3.1 风罩回转式空预器 |
1.3.2 转子回转式空预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1 漏风监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灰污监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3 运行经济性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点 |
1.5.2 本文各研究点间关系 |
第二章 燃煤电站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监测 |
2.1 问题描述 |
2.2 研究对象介绍 |
2.2.1 燃煤电站锅炉系统 |
2.2.2 燃煤电站回转式空预器 |
2.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机理分析 |
2.3.1 携带漏风 |
2.3.2 直接漏风 |
2.4 漏风的评定指标 |
2.4.1 漏风系数 |
2.4.2 漏风率 |
2.4.3 漏风系数与漏风率的关系 |
2.5 软测量建模与辅助变量选择 |
2.5.1 软测量建模 |
2.5.2 影响辅助变量选取的因素 |
2.5.3 辅助变量选择步骤 |
2.6 基于PSO-LSSVM模型的空预器漏风率监测 |
2.6.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和算法原理 |
2.6.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滚动优化 |
2.6.3 基于PSO-LSSVM的模型 |
2.7 实际数据仿真结果 |
2.7.1 数据分析和辅助变量选取 |
2.7.2 PSO-LSSVM模型评价指标及验证 |
2.7.3 模型预测性能评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煤电站回转式空预器积灰监测 |
3.1 问题描述 |
3.2 燃煤电站热工数据采集及误差分析 |
3.2.1 火电数据常见问题 |
3.2.2 火电数据误差分析 |
3.3 燃煤电站热工数据预处理 |
3.3.1 剔除显着误差的处理方法 |
3.3.2 减小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 |
3.3.3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4 物性参数数据库 |
3.4.1 工质物性参数数据库 |
3.4.2 烟气物性参数数据库 |
3.5 烟气成分实时分析 |
3.5.1 煤质分析 |
3.5.2 烟气成分估计 |
3.5.3 仿真验证 |
3.6 逆烟气流程的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传热模型 |
3.6.1 空预器传热模型 |
3.6.2 仿真验证 |
3.7 基于逆烟温传热模型的空气预热器灰污监测模型 |
3.7.1 清洁系数 |
3.7.2 仿真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电站回转式空预器运行经济性评估 |
4.1 问题描述 |
4.2 监测模块 |
4.2.1 热效率监测 |
4.2.2 耗电量监测 |
4.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 |
4.3.1 模糊数学简介 |
4.3.2 T-S模糊神经网络 |
4.3.3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空预器运行经济性评估模型 |
4.4 用户界面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授权或受理的发明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9)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煤炭洗选基本概念和发展 |
1.1.2 洗煤泥的种类和特点 |
1.1.3 洗煤泥处理利用现状及问题 |
1.2 国内外洗煤泥燃烧利用技术 |
1.2.1 国外型煤燃烧技术 |
1.2.2 国外洗煤泥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1.2.3 国内洗煤泥流化床燃烧利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洗煤泥基本特性的研究 |
2.1 洗煤泥成分分析 |
2.2 洗煤泥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2.3 洗煤泥XRD分析 |
2.4 洗煤泥的颗粒分布 |
2.5 洗煤泥热解和燃烧特性 |
2.5.1 实验说明 |
2.5.2 实验验结果与分析 |
2.5.3 动力学分析 |
2.6 洗煤泥灰熔融特性 |
2.6.1 实验说明 |
2.6.2 实验验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洗煤泥小型流化床燃烧实验研究 |
3.1 实验样品与装置介绍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装置 |
3.1.3 烟气分析 |
3.1.4 流化风量 |
3.1.5 实验工况 |
3.1.6 实验步骤 |
3.2 燃烧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洗煤泥烟气污染物生成机理 |
3.2.2 烟气含氧量和一次风量的影响 |
3.2.3 二次风率的影响 |
3.2.4 二次风高度的影响 |
3.2.5 小型热态流化床燃烧效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燃烧的工业实验 |
4.1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设计说明 |
4.2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系统介绍及循环流化床锅炉说明 |
4.2.1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系统 |
4.2.2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 |
4.3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样品特性 |
4.3.2 实验现场实测数据 |
4.3.3 飞灰和底渣颗粒特性 |
4.3.4 锅炉热效率计算 |
4.3.5 炉膛温度分布 |
4.3.6 污染物排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洗煤泥资源综合利用 |
5.1 洗煤泥灰的综合应用 |
5.1.1 重金属迁移特性研究 |
5.1.2 灰的矿物分析 |
5.1.3 孔隙结构分析 |
5.1.4 飞灰综合利用 |
5.2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热电联供系统 |
5.2.1 洗煤泥循环流化床应用背景 |
5.2.2 热电联供系统工艺路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火焰光谱检测的炉内煤种辨识与锅炉优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思路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基本研究思路 |
1.2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1.2.1 炉内燃烧相关检测技术研究 |
1.2.2 煤质检测与煤种辨识相关技术研究 |
1.2.3 火焰发射光谱相关检测技术研究 |
1.2.4 炉内参数软测量相关技术研究 |
1.2.5 先进控制与过程优化相关技术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组织 |
第2章 火焰光谱煤种检测机理研究与实验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的基本原理 |
2.2.2 火焰辐射强度和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2.3 密度补偿法煤种辨识机理与实验 |
2.3.1 实际火焰测量与煤种辨识原理 |
2.3.2 实验装置与实验煤种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4 实验结论 |
2.4 密度消去法煤种辨识机理与实验 |
2.4.1 基本算法原理 |
2.4.2 实验与结果分析 |
2.4.3 数据学习与结果输出 |
2.4.4 实验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谱法煤种辨识系统开发与测试 |
3.1 引言 |
3.2 支持向量机方法简介 |
3.2.1 线性最优分类面 |
3.2.2 广义线性最优分类面 |
3.2.3 核函数 |
3.2.4 LibSVM软件 |
3.3 运行环境及硬件系统开发 |
3.3.1 系统运行环境 |
3.3.2 火焰检测探头 |
3.3.3 硬件系统结构 |
3.4 辨识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3.4.1 软件功能和运行平台 |
3.4.2 开发工具 |
3.4.3 软件结构 |
3.4.4 模块设计 |
3.5 支持向量机辨识试验与分析 |
3.5.1 数据采集 |
3.5.2 煤种分类 |
3.5.3 数据预处理 |
3.5.4 特征量提取 |
3.5.5 模型训练和测试 |
3.6 辨识系统在线测试 |
3.6.1 煤种分类 |
3.6.2 模型训练与测试 |
3.6.3 在线煤种辨识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效率在线估算与寻优控制 |
4.1 引言 |
4.2 LSSVM的原理与锅炉效率模型 |
4.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 |
4.2.2 锅炉热效率机理模型 |
4.3 锅炉热效率软测量模型建立及应用测试 |
4.3.1 软测量模型整体方案 |
4.3.2 软测量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
4.3.3 软测量模型的测试 |
4.3.4 锅炉热效率实时计算 |
4.4 基于T-S模糊建模的锅炉效率寻优控制 |
4.4.1 锅炉燃烧效率的T-S模糊模型 |
4.4.2 锅炉效率T-S模糊模型参数辨识 |
4.4.3 锅炉效率优化 |
4.4.4 数据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测算法研究与过程优化控制 |
5.1 引言 |
5.2 基于GPC的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5.2.1 GPC的基本实现方法 |
5.2.2 常规GPC控制结构与系统仿真 |
5.2.3 带参考模型的GPC结构与仿真对比 |
5.2.4 基于扰动模型的新型GPC优化控制方法 |
5.3 基于PFC的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5.3.1 PFC的基本实现方法 |
5.3.2 带扰动信号的预测函数控制原理 |
5.3.3 基于导前扰动模型的新型PFC汽温优化控制方法 |
5.3.4 基于导前扰动模型的新型PFC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
5.4 基于Markov参数的模型失配检测方法 |
5.4.1 子空间法余差模型参数辨识 |
5.4.2 模型失配量化指标设计 |
5.4.3 模型失配检测应用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集成应用软硬件平台开发 |
6.1 引言 |
6.2 TOP优化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机制 |
6.2.1 平台系统的原理结构 |
6.2.2 平台系统的安全控制机制 |
6.3 TOP优化平台的系统集成与开发 |
6.4 TOP优化平台组件的应用测试 |
6.4.1 汽温优化控制组件的应用测试 |
6.4.2 协调优化控制组件的应用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提高锅炉热效率若干技术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注汽设备全链条技术集成探索与实践[J]. 陈军,尚庆军,高杰,侯玉普,宋宝林. 中国设备工程, 2021(S1)
- [2]电站锅炉燃烧和SCR脱硝系统一体化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 康俊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运行建模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D]. 熊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水泥企业专项节能诊断工作体会和若干思考[J]. 钱建荣,尹靖宇,张晋,李晋梅,李保金,颜小波,李卫东,孟晓双. 水泥, 2021(04)
- [5]基于光谱-空间优化的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及槽式热发电系统研究[D]. 杨洪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绩效分析[D]. 李力春. 山东大学, 2019(02)
- [7]燃煤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适用性研究[D]. 赵世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燃煤电站空气预热器运行状态监测与经济性评估[D]. 魏紫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洗煤泥流化床燃烧特性的研究[D]. 毛宏雷.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10]基于火焰光谱检测的炉内煤种辨识与锅炉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 尹峰. 浙江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