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众外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外传播,公众外交,中国文化中心
公众外交论文文献综述
郭镇之,李梅[1](2018)在《公众外交与文化交流: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孔子学院的成绩带来了全球热议与国内关注。在此背景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自我推介也不再羞羞答答。201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了八集电视专题片《窗口》,分别从六个方面展示了长期默默无闻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全貌~((1))。中央电视台据此剪辑出叁集系列片,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品牌计划"~((2))。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全球布局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本文来源于《对外传播》期刊2018年02期)
郭镇之[2](2016)在《公共外交、公众外交,还是别的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近期一次外交官与新闻总编的争论说起,探讨作为公众外交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外交之间的观念差异。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外交学者的观点:由于"外交"学科界定和研究视野的过于宽泛,导致对"外交"本身与"涉外事务"之间认知上的混淆;其次,本文梳理了"公众外交"概念在美国出现的历史脉络,点明传播学界的"公众外交"实质就是人们熟悉的"对外宣传";第叁,在对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主张将"公共外交"的用语改译为"公众外交"。最后,本文提出,对于国外概念的引进和使用,学者要有足够的话语考量。(本文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许文文[3](2015)在《四两拨千斤:浅析首脑出访引发公众外交热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国际关系中,首脑出访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要。2013年和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积极出访各国,足迹已遍及五大洲,取得了很多成效。其中习近平出访在国内外普通公众中引发了外交热潮,在媒体和社交网络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可以说这是给公众上了一堂公共外交普及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引发热潮的原因,其中"第一夫人"的陪同出访在国内国外均引起较大反响;其次,民族自信及重视"民心"是国内引发热潮的原因,署名文章的功效和朴实的外交风格是国外引发热潮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5年01期)
李喜镟[4](2014)在《从公众外交到公共外交——《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传播策略与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卡通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近日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文笔者试从现象、文本与舆论反应叁个方面对这一新媒体事件进行传播学解读,分析事件的传播路径、全球本土化的话语策略及其特定的传播效果,以更大程度地促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4年06期)
侯雪莲[5](2013)在《APEC上的中国“公众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巴马缺席的2013年印尼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所有重要的议题如茂物目标、互联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讨论到最后都会聚焦在中国身上,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怎样?中国未来的下一步是什么?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亚太乃至全球经(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3-10-14)
齐前进[6](2013)在《美国国会通过立法途径积极参与公众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长期重视和大力推行公众外交。美国会通过立法和研究听证等途径,积极参与公众外交。我应适当借鉴经验,考虑加强我公众外交立法建设。美国会公众外交立法历史悠久,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冷战的几十年间,美公众外交目标主要针对前苏联。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蒙特法》,规定美国对外信息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别国对美国的了解,加强美国民众与别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据此,美国国务院任命专管公众外交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大》期刊2013年18期)
王欣[7](2012)在《里根政府的中美洲公众外交战略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常设工具,受到历届政府的重视。以保守主义着称的里根上台后,突出反共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视公众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在同苏联争夺第叁世界的斗争中,里根政府把重点聚集于中美洲,视其为美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为此,除了利用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外,积极主动地推行公众外交战略成为里根政府时期中美洲政策的另一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裴植[8](2012)在《五四公众外交活动中的叁大疑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五四之初的公众外交活动中,数千名学生究竟何时在天安门广场会合、游行队伍是否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作为代表进入使馆区的学生到底有几人,目前仍属众说纷纭的叁大疑案。关于前者,早晨说、上午8时说、上午10时说等均不可取,而下午一时说则不仅执持者众,而且也最合情理,应予采信。关于次者,准确的说法应是游行队伍整体没有进入,但是学生代表则成功进入了东交民巷使馆区。关于后者,进入使馆区的学生代表至少应分两个批次,总数为8人或更多,其中罗家伦、江绍原、许德珩、段锡朋四人可予确认,傅斯年、狄福鼎姑且存疑,张国焘则基本可以排除。(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2年09期)
朱华[9](2012)在《维和警务在公众外交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神秘而又神圣,它代表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传统意义的阐释中,外交是统治阶级享有的一种特权,它对于协调国家之间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各国的外交模式已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其外交特征也从单一的狭窄化越来越走向大众化、公开化,由此衍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公众外交。这一词是对原有外交事务的一种多元化的诠释,是一种追求“和为贵”的外交艺术活动。但就目前对于公众外交的研究中,学者们倾向站在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研究,其得出结果都集中在如何利用公众外交来提升各国国际形象,而维和警务在公众外交中的作用研究却乏善可陈,屈指可数。近年来,我国维和部队频繁出现在联和国维和行动中,并且表现出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取得这些卓越的成绩背后对于我国国际形象提升有什么意义?对于我国整体外交战略又有什么作用?基于此,全文在没有太多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撰笔成文,希望以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海地维和行动为例,通过对中国警察10多年来的海地维和情况介绍,从行动原因、过程、特点及意义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并逐一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海地维和行动对中国公众外交的启示。从而,为我国在当前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下,如何利用维和警务这种形式,来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部署中国的国际公众外交战略,优化国家的形象,保持与世界各国的良好关系,扩大中国在国际问题的发言权,拓展中国的国家生存空间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5-22)
应健[10](2012)在《微博外交—驻华外国使领馆网络公众外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今最热门的网络现象,莫过于微博客的兴起和发展,微博客已经成为各种舆论场和观点展示和传播最活跃的平台。美国的Twitter上已经聚集了60余位国家首脑开设微博,各国领导人和网民进行互动,奥巴马曾开玩笑说,大家都有了Twitter账户,以后就再也用不着红色电话了。利用这一互联网媒介新应用进行外交沟通,不仅是在表面上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实际上也是媒介新技术在外交应用上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领域的政治传播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尝试通过对驻华外国使领馆利用微博客服务开展的公众外交这一新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讨论这种“微博外交”在公众外交和政治传播中的作用。本文假设,在基于微博客服务的外交努力中,外交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公众外交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实际政治传播中的机制迥异于传统沟通模式和效果,互动参与大大增加,同时其外交行为也被放大聚焦,被置于所有网民的监视之下。全文借鉴行为主义的视角,运用政治传播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以期对这一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外交变化进行诠释。具体论证过程中,本文以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通过案例比较,将传播理论中社会文化传统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控制论传统“输入—过程—产出”模式、拉斯韦尔的5W理论引入分析,力图分析微博客是对公众外交和政治传播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政治传播、公众外交和微博外交等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和辨析,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借鉴传播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微博外交的兴起和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此后通过对驻华外交机构外交微博的数据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个案比较分析,试图从多角度来分析不同背景下各个不同行为体进行微博外交的动机,运作机制和效果。第叁章通过对微博外交的政治传播理论分析和传播理论分析,结合第二章形成的数据和结论,分析微博外交政治传播的特征,对公众外交和政治传播形成的新发展和新挑战,对这一传播形式的实际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第四章从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和理性主义等角度对微博外交展开再辨析,从国际法意义上来分析微博外交的管辖权力,平台治理和监视对行为体所形成的挑战,最后展望基于互联网微博的公众外交的未来。第五章结论部分梳理了全文结构和论证思路。(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3-01)
公众外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近期一次外交官与新闻总编的争论说起,探讨作为公众外交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外交之间的观念差异。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外交学者的观点:由于"外交"学科界定和研究视野的过于宽泛,导致对"外交"本身与"涉外事务"之间认知上的混淆;其次,本文梳理了"公众外交"概念在美国出现的历史脉络,点明传播学界的"公众外交"实质就是人们熟悉的"对外宣传";第叁,在对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主张将"公共外交"的用语改译为"公众外交"。最后,本文提出,对于国外概念的引进和使用,学者要有足够的话语考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众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1].郭镇之,李梅.公众外交与文化交流: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趋势[J].对外传播.2018
[2].郭镇之.公共外交、公众外交,还是别的什么?[J].全球传媒学刊.2016
[3].许文文.四两拨千斤:浅析首脑出访引发公众外交热潮[J].赤子(上中旬).2015
[4].李喜镟.从公众外交到公共外交——《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传播策略与效果[J].今传媒.2014
[5].侯雪莲.APEC上的中国“公众外交”[N].中国经营报.2013
[6].齐前进.美国国会通过立法途径积极参与公众外交[J].中国人大.2013
[7].王欣.里根政府的中美洲公众外交战略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8].裴植.五四公众外交活动中的叁大疑案探析[J].东岳论丛.2012
[9].朱华.维和警务在公众外交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
[10].应健.微博外交—驻华外国使领馆网络公众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