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

论文摘要

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户贷款难。信贷可得性对于农户至关重要。在国际上,农村金融范式已从农业信贷补贴论发展到农村金融市场论,两种不同的农村金融范式都提出了解决农户信贷问题的一些办法。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核心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从这个角度说,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农村金融机构也将运用在城市金融中成熟的工具和技术,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在思路上也基本遵循了上述两种范式的转变,近年来更多地借鉴和采用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更加注重建立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农村金融市场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各种金融中介工具的服务范围。因此本文拟探讨如何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增加农户贷款的供给,改善社会福利。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从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从市场条件、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其基本信息结构出发,利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比较分析小额信贷和农地抵押对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效果,分析提升不同农户信贷技术绩效的有益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根据上述研究主题和研究思路,本文除导论外,分六章构成论文的整体内容框架。第一章建立农户信贷技术设计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本章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方法问题的有关文献综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约束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特殊的成因,引入抵押作为一项弱化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并指出信贷抵押的安排是非常灵活的,甚至信息也可以视为一种替代性的抵押安排。因此,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别,可以选择不同的信贷技术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章的主要观点:一是农户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成因包括市场分割、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不同、分散小额交易的高成本、资金的可转换性以及中国农村特殊的国家和农户关系。二是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中,抵押是作为一项弱化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抵押品相当于借款人对放贷人发出的有关自己风险类型的信号,使得放贷人可以据此分离不同还贷能力的借款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放贷人通过抵押激励农户选择较高的努力水平,防止借款人违约或者借款不还,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但并不是抵押品越高越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设置合适的抵押品才是农户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之道。三是抵押的安排和设计是相当灵活的。既可以选择实物形式的抵押,也可以选择非实物形式的抵押。甚至有关借款人的社会信息本身也是一种抵押替代,是通过“社会抵押”代替传统抵押,达到筛选和监督借款人的目的,同时对农户信贷提供有效的还贷激励。四是针对农村金融市场上硬信息和软信息的不同优势,不同的金融机构也将选择和使用不同的信贷技术。第二章研究中国农户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独特的信息结构。本章从农户的经济特征、收支结构、资产负债等问题入手,分析了农户的基本经济条件和特征。同时对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本章的主要作用是为下一章深入比较各种农户信贷技术奠定基础。本章所分析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是下一章模型的一个参数;农户金融需求超过农村金融供给是下一章模型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农地抵押所受到的法律限制则体现了环境变量对农户信贷技术创新的制约。本章的主要结论:一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中国农村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农户转型分化趋势明显。正是由于农户出现了分化,才出现了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才提出了对不同信贷技术的需求。二是对农户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表明,如果不考虑现行的制度限制,按照农户资产的普遍性,农户可用于抵押的作为硬信息的资产主要是农地、社会资本、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等。第三章利用经济机制理论的基本模型,研究农地抵押和小额信贷孰能更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农户信贷技术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传统的农户信贷模式会造成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种种创新模式,比如,农地抵押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户贷款中得到采用,小额信贷技术则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的信贷技术。然而,这些信贷技术是否适合中国农户的市场条件和基本经济特征,哪种信贷技术更符合激励相容的要求,更有利于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更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福利呢?本章利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和模型,运用最优化推导和博弈论方法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所在。本章的主要结论:一是在激励相容问题上,小额信贷和农地抵押都是符合激励相容条件的。小额信贷技术中采用的“社会抵押机制”和农地抵押技术中采用的“农地抵押机制”,可以有效制约农户挪用贷款的行为,减轻其道德风险倾向。二是在有效利用信息问题上,小额信贷技术的信息成本要高于农地抵押技术。小额信贷技术充分揭示信息需要更为复杂的合同,其隐私保障能力不足和信息空间维数过多等问题都使得小额信贷信息处理难度加大。三是在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上,不同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不同信贷技术的社会福利不同。小额信贷技术是市场环境处于中等完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而农地抵押是在市场环境比较完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分析表明,选择适用的农户信贷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市场条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是选择小额信贷技术,也要考虑其信息有效性问题。当然,最佳的选择是通过完善市场条件,使得农户可以通过抵押农地获得信贷资金。第四章研究如何提高小额信贷技术的绩效。本章从分析国外小额信贷技术的绩效评价入手,探讨了改进小额信贷技术以适应信息利用条件和资源配置条件的方法。本章提出通过完善小额信贷合同和加强合同执行的方式来提高这种技术的绩效,使其更好地符合信息利用条件。本章还以印尼人民银行和中国小额信贷的试点情况为例,讨论和印证小额信贷技术和中等完善程度市场环境的适应关系。本章的主要结论是:小额信贷技术对金融机构和农户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对金融机构来说,小额信贷虽然还贷率比较高,有些小额信贷项目实现了盈利,但由于信息成本、运营成本比较高,其盈利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尤其是如果小额信贷不能完全摆脱其扶贫的特殊使命,则很难实现盈利。对低收入农户来说,小额信贷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提高福利,但这种信贷技术的覆盖面是较为有限的,无法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大额、长期信贷需求。为提升小额信贷技术的绩效,一方面可通过完善信贷合同,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信贷合同的完善可在强化类型甄别条款、增加透明度、整合替代性担保条款等方面进行细化设计,同时注重合同执行力度。第五章研究如何提高农地抵押技术的绩效。在市场条件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农地抵押是符合激励相容、有效利用信息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由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完善的市场环境来保障农地抵押技术提高整体社会福利的效果,因此,提高农地抵押信贷模式的绩效就要从完善市场环境入手。对我国农地制度的分析表明,农地制度设计中所涉及的产权制度和功能体系缺陷,导致农户对农地没有完整的他物权、农地承担了社会保障作用,因此农地无法真正成为农户的财产。因此,在我国,引入农地抵押技术需要调整农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流转市场,剥离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环境,为自发性的金融交易合约解的达成创造条件。第六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当前解决农户信贷问题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即通过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定位和作用,改善市场环境,为农户信贷创造良好的基础;通过建立和培育商业可持续、治理结构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机制,为农户信贷提供充足的激励;通过针对不同区域特征,设计和使用不同的高效的农户信贷技术,为农户信贷提供满意的服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的动机
  • 0.2 研究的前提
  • 0.2.1 农户和农户理性
  • 0.2.2 农村金融机构的理性
  • 0.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0.4.1 创新点
  • 0.4.2 不足
  • 第一章 农户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综述
  • 1.1 农户信贷市场中的信息约束问题
  • 1.1.1 农户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1.1.2 农户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成因
  • 1.2 农户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法
  • 1.2.1 抵押技术
  • 1.2.2 抵押替代技术
  • 1.3 信息类型与农户信贷技术的关系
  • 1.3.1 硬信息和软信息
  • 1.3.2 抵押、抵押替代和信息类型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农户的基本经济状态及其信贷需求
  • 2.1 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特征
  • 2.1.1 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济制度
  • 2.1.2 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 中国农户的收支结构
  • 2.2.1 农户的经营模式
  • 2.2.2 农户的市场交易
  • 2.2.3 农户的收入状况
  • 2.2.4 农户的收入差距
  • 2.2.5 农户的支出状况
  • 2.3 中国农户的资产负债特征
  • 2.3.1 农户的资产
  • 2.3.2 农户的负债
  • 2.4 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
  • 2.4.1 农户的借贷行为
  • 2.4.2 有效的农户信贷需求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农户信贷技术设计的比较
  • 3.1 不同农户信贷技术的含义
  • 3.1.1 传统农户信贷技术
  • 3.1.2 小额信贷技术
  • 3.1.3 农地抵押技术
  • 3.2 不同农贷技术与激励相容条件
  • 3.2.1 模型的参数介绍
  • 3.2.2 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用
  • 3.2.3 两个约束条件
  • 3.2.4 最优化问题
  • 3.2.5 模型的结论
  • 3.3 不同农贷技术与信息利用条件
  • 3.3.1 农地抵押技术与信息揭示模型
  • 3.3.2 小额信贷技术与信息揭示模型
  • 3.4 不同农贷技术与资源配置条件
  • 3.4.1 模型的参数介绍
  • 3.4.2 有关技术的数理表述
  • 3.4.3 模型的解
  • 3.4.4 模型的结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额信贷技术绩效的提升――适应两个条件
  • 4.1 小额信贷技术的绩效评价
  • 4.1.1 金融机构效用评价
  • 4.1.2 农户效用评价
  • 4.1.3 信息有效性评价
  • 4.2 合同完善与信息利用条件
  • 4.2.1 小额信贷合同设计的细化
  • 4.2.2 小额信贷合同执行的强化
  • 4.3 市场环境与资源配置条件
  • 4.3.1 印尼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项目
  • 4.3.2 中国的小额信贷试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抵押技术的绩效提升――完善市场条件
  • 5.1 农地抵押的价值判断
  • 5.1.1 国际经验:农地抵押是否增加了农户信贷供给
  • 5.1.2 农户判断:是否决定抵押农地
  • 5.1.3 农村金融机构判断:农地的抵押价值
  • 5.2 完善市场条件之一——建立农地流转市场
  • 5.2.1 农地流转的内涵
  • 5.2.2 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
  • 5.2.3 农地抵押与土地集中
  • 5.3 完善市场条件之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5.3.1 剥离农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
  • 5.3.2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宏观层面-调整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定位和作用,改善市场环境
  • 6.1.1 政府在农村金融中作用的变迁
  • 6.1.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职能建设的重点
  • 6.2 中观层面-培育商业可持续的农村信贷机构,转变经营机制
  • 6.2.1 明确各类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
  • 6.2.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机制
  • 6.3 微观层面-设计和使用不同的农户信贷技术,满足农户需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贵州农户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2)
    • [2].乌苏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信贷支持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0)
    • [3].农户信贷服务可得性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4].抵押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J]. 世界农业 2020(01)
    • [5].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01)
    • [6].博弈视角下农户信贷违约行为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9)
    • [7].金融精准扶贫下的农户信贷行为分析及启示[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1)
    • [8].移民搬迁区农户信贷需求及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192个调查农户的实证分析[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9].信用制度能提高农户信贷获得吗?——来自农村金融调研数据的证据[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分析[J]. 现代商业 2015(03)
    • [11].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J]. 经济研究 2014(11)
    • [12].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分析[J]. 北方金融 2015(02)
    • [13].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农户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07)
    • [14].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查[J]. 东南学术 2012(03)
    • [15].天津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
    • [16].农户信贷需求的调查与评析:以山东省为例[J]. 金融研究 2010(02)
    • [17].贫困农户信贷权及其实现的经济法分析[J]. 政治与法律 2010(11)
    • [18].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J]. 商业研究 2008(02)
    • [19].贫困农户信贷需求与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重变量不同组群农户的对比分析[J]. 西部金融 2018(02)
    • [20].贫困型农户信贷难的相关法律思考[J]. 农业经济 2018(10)
    • [21]."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信贷需求情况调查——以天津市为例[J]. 农村金融研究 2017(09)
    • [22].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供需非均衡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3)
    • [23].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研究——基于吉林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 商 2015(18)
    • [24].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410个农户的调查[J]. 新疆农垦经济 2015(09)
    • [25].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5(06)
    • [26].利率市场化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J]. 党政干部论坛 2016(10)
    • [27].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分析——以甘肃省农户信贷调查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8].贫困地区农户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金融经济 2012(14)
    • [29].我国农户信贷制度体系的缺陷及对策研究[J]. 南方金融 2012(10)
    • [30].融资约束下的农户信贷需求研究——以山东省小路口镇为例[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24)

    标签:;  ;  ;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