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道”是统摄苏轼处世人生观、文学艺术创作及其文艺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苏轼的“道”论既本于历代“道”范畴的理论渊源,又基于北宋时期的学术思想文化背景。苏轼否定“道”具有伦理属性,将“文”视为践“道”之途,“文以载道”这一传统命题里的“道”发展到苏轼这里已更深入了文艺的审美本质。“道”在苏轼的视域中是自然万物之理的总体,是包罗万象世界的根据,包含了各种形态、变化,但其本身是恒定的、完整的、无限的,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美”。与“道”相一致,“性”是全部人情的本源,无关善恶,善只体现在各种具体人情之上。向审美主体的转化就在于悟“道”存“性”,在于循理而动,超然物外,使本真的自然之“性”得以凸显。此过程一旦完成,审美主体就达到了与“道”为一的自由境界,也就是自得而乐的审美境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名帖竞临——苏轼《获见帖》[J]. 书法 2020(03)
- [2].反叛与突变: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J]. 中国书法 2020(01)
- [3].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7)
- [4].《苏轼尺牍》[J]. 大众文艺 2019(12)
- [5].“人生识字忧患始”:试论苏轼的苦难观[J]. 文学教育(上) 2019(09)
- [6].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J]. 书法 2018(01)
- [7].苏轼的谐趣[J]. 人才资源开发 2018(11)
- [8].好官苏轼[J]. 文史春秋 2018(02)
- [9].苏轼作品[J]. 文化艺术研究 2018(03)
- [10].苏轼的创造想象举隅[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1].苏轼作品[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03)
- [12].自笑平生为口忙——苏轼的黄州贬谪生活[J]. 中国书法 2014(10)
- [13].我为什么喜欢苏轼[J]. 散文百家 2019(11)
- [14].浅论苏轼的亲民思想[J]. 散文百家 2019(12)
- [15].苏轼“吞并六菜”[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9(35)
- [16].论苏轼的理想与追求[J]. 中学语文 2019(36)
- [17].苏轼属于佛系吗[J].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07)
- [18].走进诗词,品味经典——论苏轼婉约词的艺术特点[J]. 中华辞赋 2019(10)
- [19].书苏轼《远景楼记》[J]. 大众书法 2020(02)
- [20].草木苏轼[J]. 火花 2020(06)
- [21].李白与苏轼[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05)
- [22].苏轼,别哭[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9(11)
- [23].黄州鼓角亦多情[J]. 长江文艺 2020(15)
- [24].苏轼把自己宅成了神[J]. 视野 2020(16)
- [25].苏轼怀乡诗研究[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6].元代苏轼形象及其书写者心态[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7].苏轼哲学思想北宋接受简论[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8].苏轼的面纱[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8(12)
- [29].《苏轼 题西林壁》[J]. 中华诗词 2019(01)
- [30].苏轼[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