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养老与情感照料研究

中国的社会养老与情感照料研究

论文摘要

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计生政策实施等诸多因素使我国社会养老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靠建立覆盖面广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使老年人受到普惠式的养老待遇,因而受到政府的青睐。然而种种原因的存在,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却未必能使得老人安享晚年,机构养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统养老模式存在巨大作用,却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如何真正使养老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除了对传统养老模式做出调整以及探索养老政策的多样化以外,还需要在现有养老政策中植入情感照料。惟其如此,方可彻底解决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本文受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专家组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的农村“赡养危机”启发,经过深入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老人们,无论城市农村、有无工资、职业如何,都渐次遭遇赡养危机的问题。由此开始探索彻底解决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途径。在专家组调研过程中,又发现地方官员似有过于推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嫌,而高层政策也给予高调赞同,这使得老人的“情感照料”需求被掩盖,而后者则更是彻底解决养老问题关键之所在。文章首先在综合众多社会养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社会养老”概念,并对社会养老与社会化养老做出一定区分;发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养老设置中忽视“情感照料”的现实,并通过详细的界定区分了情感照料、精神慰藉、生活照料这些在相关文献中出现的混杂概念。然后通过剖析社会养老功能被神化,详细探讨了当前社会养老设置无法彻底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对家庭养老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家庭养老在当前社会结构中新的拓展途径。文章应用访谈资料及数据分析为上述论点找到较为充分的佐证。同时,根据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分析了当前社会养老制度中存在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的现代性危机;根据社会性别理论,发现了传统社会养老模式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及新的机遇。最后,本文提出,解决中国社会养老问题要重视机构照料,却不能只考虑硬件建设;重视家庭照料但需扭转传统;重视社区照料但要引进多方照料主体;加强与老人沟通,灵活选择养老方式;结合地区实际,积极探索其他方式等多种对策。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理论框架
  • 1. 交往理论
  • 2. 女性主义理论
  • (四) 研究方法
  • 一、概述
  • (一) 问题引入:农村赡养危机
  • (二) 概念界定
  • 1. 社会养老概念
  • 2. 情感照料概念
  • 二、中国的社会养老现状分析
  • (一) 机构养老现状
  • (二) 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 1. 企业养老金状况
  • 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状况
  • 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状况
  • 4.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状况
  • 5. 商业养老保险状况
  • 三、中国社会养老的有限职能与情感照料的匮乏
  • (一) 其实难副的机构养老
  • 1. 来自河南、安徽农村的访谈启示
  • 2. 北京地区机构养老状况调查
  • 3. 机构养老网络调查
  • (二) 功能有限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中西对比
  •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与阶层差异
  • 3. 基层对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的态度举例
  • (三) 社会养老存在局限的原因分析
  • 1. 深刻根源:现代性的危机与情感照料的缺失
  • 2. 制约机构养老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 3. 制约养老保险制度功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 四、中国家庭养老现状分析
  • 五、中国家庭养老的名实分离与情感照料功能的式微
  • (一) 家庭养老的名实分离与婚居模式密切相关
  • (二) 家庭养老的名实分离与男外女内的分工方式相关
  • 六、引入情感照料,超越传统社会养老
  • (一) 哈贝马斯的理论启迪
  • (二) 完善养老社保体系,但要消除痼疾
  • (三) 重视机构照料,但非只考虑硬件建设
  • (四) 重视家庭照料,但需扭转传统
  • 1. 在农村主要是改单一的女性照料为双方照料
  • 2. 在城市主要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引进多方照料主体
  • (五) 加强与老人的沟通,灵活选择养老方式
  • (六) 结合地区实际,探索其他照料方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的社会养老与情感照料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