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像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成像质量
成像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承霖,崔红,李正日,金花,金海燕[1](2019)在《波前像差光路系统检测IOL倾斜和偏心对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波前像差光路系统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偏心和倾斜对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5.0mm模拟瞳孔直径下,采用实验室搭建的Hartmann-Shack IOL波前像差光路系统检测球面IOL Sensar AR40e、非球面单焦点IOL Tecnis ZA9003、非球面多焦点IOL Tecnis ZM900分别在偏中心0、0.2、0.4、0.6、0.8mm,向鼻侧和颞侧倾斜5°、10°、15°、20°、25°时对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以高阶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定量成像质量。结果:倾斜5°以内时,Tecnis ZA9003 MTF值高于AR40e和Tecnis ZM900,而倾斜5°、10°、15°、20°时叁种IOL MTF值有显着差异。Tecnis ZA9003 IOL倾斜角度与彗差呈显着正相关(r=0.842,P<0.001),与球面像差无显着相关性(r=0.229,P=0.241)。偏心0.6、0.8mm时叁种IOL MTF值有显着差异(均P<0.001),Tecnis ZM900偏心大于0.4mm时成像质量明显下降。结论:具有-0.27μm球差的非球面IOL倾斜度小于5°,偏心小于0.4mm时可获得比球面IOL更好的光学成像质量。Tecnis ZM900 IOL偏心大于0.4mm时较球面和非球面IOL的光学成像质量降低。(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L.Jay,Guo[2](2019)在《使用微环谐振器和激光产生的超声聚焦的超声检测和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的光学检测是基于应变场与光场的相互作用的新兴技术,通过调节谐振腔的光学特性进行高灵敏检测。与传统的压电换能器相比,这种检测方案具有宽频带响应,以及灵敏度与尺寸无关的优点。检测器的高灵敏度对于较深的穿透深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分辨率成像,因为检测物对高频超声波有强衰减。此外,小器件尺寸具有在超声检测中实现宽接受角的优势。介绍了基于聚合物光子微环谐振器的超声波高灵敏度和宽带检测,并展示其在高分辨率光声层析与光声显微技术中的应用。类似原理还可应用于太赫兹检测,微环可以"听到"吸收太赫兹能量的纳米材料产生的声波。还介绍了产生和聚焦超声波的薄膜光学发射器,用于强振幅聚焦超声成像与治疗。光声源由碳纳米管和弹性体聚合物制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优异的光吸收器和高效的热转化器,可以产生具有强振幅的输出压力,并具有显示出高频特性的对应频谱。这种方法可以为收集和图形化等细胞工程提供多功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非热破坏裂可以促进靶向细胞的药物输运与基因治疗。(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刘祚时,周继雯,俞跃,李伟,叶超[3](2019)在《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和信号增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处的脱粘、粘接缝隙等面积型缺陷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通过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对不同深度的聚乙烯材料缺陷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锁相技术对获取的原始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实现深度在5 mm处的粘接缺陷定量检测,该深度为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的标准尺寸大小。通过实验确定锁相频率与图像信噪比的关系,可为提高锁相检测效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激励频率在0.005~0.006 Hz范围内,锁相检测可以满足在役油气管道5 mm深的粘接缺陷检测,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解决激励导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噪声干扰,弥补锁相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升缺陷可检测深度,该方法可以将原始温度分布图像的信噪比均值由0.637 dB提升至8.033 dB。(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11期)
邓双萍,李伯义,李拾林,吕国荣[4](2019)在《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硬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组织硬度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肝脂肪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1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4周期、8周期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行肝脏常规超声和SWE检查,测量肝脏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及平均值(Emean),比较不同化疗周期肝脏杨氏模量值间的差异,分析其与肝功能检查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21例患者化疗前Emax、Emin、Emean分别为(5.74±0.39)kPa、(4.16±0.28)kPa、(4.91±0.18)kPa;化疗4周期后Emax、Emin、Emean分别为(5.43±0.25)kPa、(3.85±0.17)kPa、(4.50±0.27)kPa;化疗8周期后Emax、Emin、Emean分别为(5.24±0.36)kPa、(3.47±0.26)kPa、(4.28±0.16)kPa;化疗4周期和8周期后各杨氏模量值均较化疗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4周期和8周期后ALT、ALP、GGT均较化疗前升高(均P<0.05),而AST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8周期后Emean与AST和GGT均呈负相关(r=-0.71、-0.67,P=0.042、0.035),与ALT和ALP均无相关。结论 SWE可无创、定量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硬度的变化,以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肝脂肪变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世星,许凯,唐金良[5](2019)在《岩溶缝洞储集体地震聚焦成像与充填速度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缝洞储集体已成为中国西部海相油气藏的重要勘探开发目标,地震"串珠"状反射被认为是该类型储集体及其组合在地震成像剖面上最直接的识别与检测标志。常规地震时间和深度偏移成像处理,利用平滑平缓的均方根速度体或层速度体对缝洞反射进行偏移归位处理,虽经多轮次的偏移速度调整,但依然不能保证每一个"串珠"反射都能达到最佳的收敛与归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连续速度替换的地震聚焦成像技术,利用缝洞绕射归位对偏移速度的高敏感性,通过不同速度偏移归位时能量聚焦强度与绕射形态平直性,实现每一个缝洞储集体"串珠"反射部位最优偏移速度的准确检测。利用新的带有地层与每个缝洞建模的偏移速度模型,经偏移后每个缝洞体都取得最佳的收敛归位效果,同时获得缝洞等效偏移速度,模型与实际资料均展示其与钻探井的缝洞充填速度呈线性正相关。实际资料缝洞体的聚焦偏移成像处理结果表明,在整个叁维数据体的每一个缝洞体"串珠"状反射上,不论是单个型"串珠"反射,还是组合型"串珠"反射,"串珠"能量明显增强、边界更加清晰、聚焦性更为突出,偏移速度相对低的"串珠"与钻探井钻遇的放空漏失、油气高产的有利缝洞储集体有极高吻合率,展示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9年06期)
王岩,马宏伟,王星[6](2019)在《基于数字全息干涉技术的动态超声场成像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超声场的非接触全场测量和成像,提出了基于数字全息干涉的动态超声场的测量和成像方法。对超声场的测量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基于数字全息干涉技术的动态声场测量原理。同时,针对不同时刻的动态声场,研究了主要的测量流程和数据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脉冲激光器的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其中包括光学检测子系统、超声子系统和同步控制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动态超声场,可以在一个时间序列中,对不同时刻的超声场进行测量和成像。同时,文中设计了微缺陷试样,利用动态超声场测量技术对微缺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研究的动态声场测量方法和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试件中微小的内部缺陷。(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杨正伟,谢星宇,李胤,张炜,田干[7](2019)在《激光扫描热成像无损检测关键参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新型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激光扫描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深入分析检测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激光扫描热成像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选取缺陷处和非缺陷处表面最大温差作为特征量,对样品材料、缺陷大小、缺陷深度、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扫描功率等关键参数对激光扫描热成像检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该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参考;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出了各参数和表面最大温差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激光扫描热成像技术检测参数控制策略,实际检测过程中,可据此针对样品缺陷特征快速准确设置检测参数,提高检测能力。(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锐鑫,段学广[8](2019)在《洛阳工业CT技术首次应用于航空产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面包车大小的金属房内,黑色探头缓缓移动,静置在检测台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内部透视结构精准呈现……近日,在洛阳中信成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项重要的工业检测正紧张进行,其检测结果将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铸件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作为郑洛新自创区四大创新引领型项(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11-21)
王丹艺,蒋山平,张鹏嵩,张博伦,杨林华[9](2019)在《微振动成像检测光学验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系统特性,选用平行光管系统作为光学系统,模拟来自无穷远的特征目标.运用LIGHTTOOLS软件对光路进行模拟,确定较优的光学结构.主要通过4种试验进行研究,即相机激振抖动试验,靶标运动模拟光轴抖动试验,波前畸变测量试验,离焦测量试验.通过离线图像复原对空间相机的光学误差进行分析及补偿.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给相机施加激振的情况下,经过平行光管系统输出,相机成像出的40LP·mm~(-1)(LP表示线对)及20LP·mm~(-1)清晰,满足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要求.在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中,波前像差达到0.21λ(RMS<λ/4),1.28λ(PV)以及0.23A (RMS<λ/4),1.34λ(PV)时,该平行光管系统成像均可满足复原软件处理需求,可以有效应用于微振动成像检测系统并具有验证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伟,袁群,高志山,于颢彪,孙一峰[10](2019)在《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与检测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衍射极限的影响,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最高约为波长的一半,突破衍射极限,获得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是近年来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其他超分辨显微成像方式,基于微球透镜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式具有简单直接、免标记等优点。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团队将微球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结合实现超分辨显微成像的研究进展,从微球透镜参数选择、成像方案、成像分辨率、成像视场及成像机理等多角度进行总结与比对;并结合课题组工作,介绍了将微球透镜与干涉显微技术相结合的叁维超分辨检测技术,阐述了Linnik型与Mirau型两种检测光路原理,分析了叁维超分辨检测的效果;展望了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技术在显微成像与显微干涉检测两个方面待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6期)
成像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声的光学检测是基于应变场与光场的相互作用的新兴技术,通过调节谐振腔的光学特性进行高灵敏检测。与传统的压电换能器相比,这种检测方案具有宽频带响应,以及灵敏度与尺寸无关的优点。检测器的高灵敏度对于较深的穿透深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分辨率成像,因为检测物对高频超声波有强衰减。此外,小器件尺寸具有在超声检测中实现宽接受角的优势。介绍了基于聚合物光子微环谐振器的超声波高灵敏度和宽带检测,并展示其在高分辨率光声层析与光声显微技术中的应用。类似原理还可应用于太赫兹检测,微环可以"听到"吸收太赫兹能量的纳米材料产生的声波。还介绍了产生和聚焦超声波的薄膜光学发射器,用于强振幅聚焦超声成像与治疗。光声源由碳纳米管和弹性体聚合物制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优异的光吸收器和高效的热转化器,可以产生具有强振幅的输出压力,并具有显示出高频特性的对应频谱。这种方法可以为收集和图形化等细胞工程提供多功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非热破坏裂可以促进靶向细胞的药物输运与基因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像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承霖,崔红,李正日,金花,金海燕.波前像差光路系统检测IOL倾斜和偏心对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
[2].L.Jay,Guo.使用微环谐振器和激光产生的超声聚焦的超声检测和成像[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9
[3].刘祚时,周继雯,俞跃,李伟,叶超.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和信号增强技术研究[J].中国测试.2019
[4].邓双萍,李伯义,李拾林,吕国荣.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硬度的变化[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5].王世星,许凯,唐金良.岩溶缝洞储集体地震聚焦成像与充填速度检测[J].石油物探.2019
[6].王岩,马宏伟,王星.基于数字全息干涉技术的动态超声场成像与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7].杨正伟,谢星宇,李胤,张炜,田干.激光扫描热成像无损检测关键参数影响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8].张锐鑫,段学广.洛阳工业CT技术首次应用于航空产业[N].洛阳日报.2019
[9].王丹艺,蒋山平,张鹏嵩,张博伦,杨林华.微振动成像检测光学验证系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9
[10].徐伟,袁群,高志山,于颢彪,孙一峰.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与检测技术综述[J].应用光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