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魏之际,伤别是人们频繁而广泛的情感体验,因此伤别也成为此时诗赋中反映得非常普遍的主题之一。伤别诗赋的繁兴则源于汉魏之际的时代背景,即社会政治环境、传统伦理与时人情意觉醒的交织,特别是时代风潮及其影响下的士人精神风貌和活动是影响伤别诗赋繁兴且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时代的独特风情的因素。伤别诗赋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角色和身份的行者与居者的深厚、复杂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寄秋色、托物言情和事态叙写抒情三个方面对伤别诗赋的抒情方式进行分析,拈出与时代士人心理契合的“秋色”和“飞鸟”物象,指出了汉魏之际的伤别诗赋抒情的特质,而此时诗歌中的事态叙写抒情,则更是表现出了伤别的具体情态和当时的社会面貌。伤别诗赋的创作也透露出汉魏之际文人精神深处强烈的时光迁逝感和空间茕独感,并从侧面展露了一个觉醒时代下士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命困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补正两则[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2].受曹操影响的汉魏书法家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29)
- [3].汉魏赋中妇女形象的文化学阐释[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4].从“不皆手著”到“耻一字不出己手”——论汉魏子书的发展过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5].汉魏之际游侠写作新变研究——以曹植诗歌为例[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试论汉魏子书的特点(上)[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7].汉魏古诗与五言诗的起源发生[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8].试论郭璞《游仙诗》对汉魏风骨的继承[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 [9].汉魏诗歌交叉传播与“古诗十九首”性质及年代的争论[J]. 中国韵文学刊 2016(04)
- [10].“浮华”观念的意义转移与汉魏思想的进路——兼论“浮华”与汉魏文学[J]. 文学评论 2019(06)
- [11].微信公众号留言选登[J]. 文史知识 2020(02)
- [12].汉魏之际的清谈浮华新诠[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汉魏之际的霸道思想论析[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4].汉魏之际游艺与文学关系的新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5].汉魏之际的审美转向及其影响之管窥[J].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2)
- [16].论汉魏诗歌的悲剧意识[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7].汉魏文献中的“孔子歌”[J]. 孔子研究 2008(01)
- [18].关于《汉魏文学史》写作的思考[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03)
- [19].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0].裨益今学,开道后人——评钱志熙《汉魏乐府艺术研究》[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2)
- [21].汉魏故都歌清音[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08)
- [22].论汉魏诸子的社会风尚批评和人物批评[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3].从江淹对汉魏文风的接受谈“江郎才尽”[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4].汉魏古诗的生成方式与古诗交叉传播[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5].论汉魏诗歌的悲剧意识[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6].汉魏时期的吴地豪族[J]. 淮海文汇 2013(04)
- [27].论汉魏到初唐五古行旅诗的结构复变[J]. 中国诗歌研究 2019(02)
- [28].汉魏南北朝孝子画像的发现与研究[J]. 美术学报 2014(01)
- [29].从《沧浪诗话》看汉魏诗歌的优长与不足[J]. 许昌学院学报 2012(06)
- [30].汉魏声乐伴奏形态略论[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