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

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伊格尔顿被誉为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文化理论家,他对文学、美学等领域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笔者认为,他更是一个具有深刻解构思想的时代斗士。在伊格尔顿的思想历程中一直贯穿着一条主脉——解构思想,从文学领域的文学本质、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到文化领域的文化概念、文化批评以及文化理论,在每一个层面中他都延续着解构——坚守——建构——再解构的思路。也许正是这种解构思想的支撑,才使得伊格尔顿理论充满了创新与生命力,也使得他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参与各种对话。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表现在一种全然开放式的姿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消解权威、消解绝对;表现在对等级制度、二元对立的颠覆与超越;同时体现在他的平民意识、民主思想中。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绝非只包含批判、破除的成分,他还具有较高层次的重构意识,另外对解构主义空洞性、虚伪性的解构则是伊格尔顿解构思想的升华。伊格尔顿虽然从没有明确地称自己是解构主义者,但是他的思想却处处体现了解构的实质,他的解构体现在具体的批评和实践中。本文的主干分为八章,分别讨论了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是如何融化在具体理论和批评实践中的。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引论》这部著作中曾明确提出“文学没有本质”、“文学的本质不存在”,他分别从本体论和功能论两个角度消解了文学的本质。但是伊格尔顿对文学本质的解构,并不等于他完全远离文学,也不代表他要解除文学能指与所指之间稳定的关系,更不意味着他将文学理解成一种能指的自由嬉戏、一种形式的狂欢。伊格尔顿所解构的只是隐藏在这个概念下的本质主义和一元论,消解不是目的,紧接着他又给出了文学的另一种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他认为,一方面文学文本生产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因此文学文本必然有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也可能通过揭示、表达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而富有了意识形态价值。因此这是一种更开放、更动态的界定,这也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来剖析文学。第二章:文学的形式。伊格尔顿的“内在形式观”解构了传统文学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对孰为第一性、孰为第二性的硬性规定作出了摒弃。这一解构的对象既包括内容压倒形式的庸俗社会学,又包括形式压倒内容的形式主义文论。事实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总是相融相济的,正所谓“文质彬彬”、“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伊格尔顿的深刻性还在于,他一方面承认了文学形式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又向我们展示了文学形式是如何表达意识形态这一内容层面的,从文学形式出发来研究文学的社会意义,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国内学者的“形式社会学”、“形式美学”等等理论都很好地继承和延续了这一重要思想。第三章:从反映论、创作论走向生产论。文学反映论习惯从静止的文学文本出发,坚持以作者、作品为中心来考察文本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它的机械性、片面性、静观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传统的创作论主要是强调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强调作家的个人才能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和神秘性,因此它的唯心主义立场也是不科学的。生产论的提出则解构了这种静止性和神秘性。虽然文学生产论不是伊格尔顿的首创,但是伊格尔顿却在一系列的比较、评定和范畴的重新界定中赋予了这一思想以新的内容和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他的六个范畴说更是揭示出了文学生产的过程性特征以及存在与意识、基础与上层建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普遍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作为一种产品、商品的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伊格尔顿全新的文学生产论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第四章:纯文学批评。我们知道在整个西方哲学世界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心、理念情结,这种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深深影响了文学批评领域。综观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它所遵循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追求文学中心、本体、本源的传统模式,也就是纯文学批评。各个批评流派各自追逐文学的永恒特征和普遍规律,可以说二十世纪就是文学划定边界寻求本体的世纪。伊格尔顿基于他的政治批评立场对这些纯文学批评流派实施了一项伟大的“解构工程”。正如他自己所说,纯文学批评就像一枚枚的钉子,很容易一钉子钉死,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挖出这些所谓不变的、固定的钉子。纯文学批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形式主义,这一批评倾向割裂了作品与社会、作家、读者、历史的联系,把批评的焦点集中在文学的内部、形式中,这一模式导致了文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单一、狭隘,因此也严重阻碍了文学批评的进程。解构纯文学批评,走向文学文化批评是伊格尔顿带给我们的新启示。文学文化批评是坚持以文学为基础,从文学出发,汲取了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批评方法于一身并最终指向文学的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法和女权主义则是这种方法的最初尝试。伊格尔顿所坚持的从文学批评走向文学文化批评的道路既实现了对纯文学批评的解构,又有了文化批评的建构。这是对“文学批评逻各斯”和“文学形式主义”扬弃之后的另一条出路,这种扬弃也使得批评本身走向多元化、综合化。第五章:纯文学理论。伊格尔顿对纯文学理论的解构首先依据逻辑推理,在他看来既然纯文学不存在、纯文学批评不存在,那么更高层次的文学理论也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同时他还指出,任何理论的界定要么是根据它研究的特殊方法,要么是根据它探索的特殊对象,但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两个层面都不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解构绝不等同于终结或消亡,伊格尔顿在解构的过程中又给了我们很多建构性的启示,他尝试以文学的方式来搭建文本与文化的桥梁,以文学的介入或对文学性的思考来考察文化领域,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尝试。第六章:文化。文化是目前人文学科领域最复杂的概念之一,而伊格尔顿对文化的言说继续保持了他解构的思路,他以历史发展中标志性的文化界定为例,指出对文化进行客观的、完整的界定是不可能的。伊格尔顿解构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把目光投向更多的有意义的领域,例如探讨文化的特征、文化的作用、为什么要研究文化、跨文化等等问题,也许这些课题更有实际的意义。对“泛文化主义”的解构则体现了伊格尔顿对现实的关怀,也表现了他政治批评的立场。伊格尔顿指出泛文化主义其实是后现代主义浪潮影响下文化激进主义的表现,也是政治退缩的表现,同时文化的泛滥也使得文化自身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的帮凶和避难所,因此我们要警惕文化的阴谋,要勇敢地面对实际存在的政治问题。对共同文化的倡导则表达了伊格尔顿强烈的平民、民主意识。共同文化既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而言,提倡共同文化就是要提倡全民共同参与、丰富、创造文化,同时也强调全民共同享有文化,这是文化整体进步的表现,也是政治民主的表现。第七章:后现代主义文化。伊格尔顿作为成长和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理论家,他的观点自然无法脱离后现代的问题。他试图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存在的诸种矛盾性来铲除后现代主义文化存在的根基,号召人们从后现代主义的梦境中清醒过来,关注紧迫的现实问题。伊格尔顿通过解构一组组的悖论——反权威的权威性、零碎的主体、非历史主义的历史性、激进中的保守来解构后现代主义的矛盾性。由于后现代主义的中坚力量就是解构主义,因此对后现代主义矛盾性的解构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对解构主义的解构,这样一种解构则体现了伊格尔顿思想的深刻性。第八章:大理论。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鼎盛时期似乎已经过去,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这部著作又看似在谈理论之后的事情。我们是否真的不需要理论?理论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否已经丧失了魅力?答案是否定的。伊格尔顿只是在提醒我们,目前的理论存在着脱离实际、空洞化的倾向,因此他解构的其实是理论高度精英化、学院化的趋势。事实上,只要人类还需要思考,理论就不会消逝,理论在当前的语境中正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生命,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理论发展中的曲折,这就是伊格尔顿带给我们的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伊格尔顿与解构之间
  • 第一节 生平、背景
  • 第二节 解构
  • 第三节 建构
  • 第四节 对解构主义的解构
  • 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
  • 第一节 消解中的文学
  • (一) 对“文学本体论”的消解
  • (二) 对“文学功能论”的质疑
  • 第二节 文学意识形态性的建构
  • (一) 文学与杂草
  • (二)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二章 文学形式
  • 第一节 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解构
  • (一) 对庸俗社会学的超越
  • (二) 对形式主义的反拨
  • 第二节 内在形式观的建构
  • 第三章 从反映论、创作论走向生产论
  • 第一节 反映论的解构
  • 第二节 创作论的解构
  • 第四章 纯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逻各斯
  •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形式主义
  • 第三节 走向文学文化批评
  • 第五章 纯文学理论
  • 第一节 解构中的纯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解构中的坚守
  • 第三节 另一种建构
  • 第六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概念的解构
  • 第二节 “泛文化”的解构
  • 第三节 走向共同文化
  •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 第一节 伊格尔顿与后现代主义
  • 第二节 一组悖论
  • (一) 反权威的权威性
  • (二) 零碎的主体
  • (三) 非历史主义的历史性
  • (四) 激进的保守
  • 第八章 大理论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解构
  • 第二节 理论的衰弱
  • 第三节 理论的再生
  • 第九章 总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学理论反思性研究的力作——读《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J]. 中国图书评论 2019(12)
    • [2].高校文学理论课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余学院学报 2019(06)
    • [3].从认识论到知识型——40年文学理论提问方式之转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部构成[J]. 文艺争鸣 2020(02)
    • [5].《文学理论教程》知识点的设置与教学对策[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文学理论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文学研究能力[J]. 高教学刊 2020(11)
    • [7].“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J]. 学术研究 2019(05)
    • [9].英美大学文学理论课的兴起与发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0].文学理论:已有的和应有的[J]. 文艺争鸣 2019(09)
    • [11].浅谈影像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J]. 中国朝鲜语文 2019(06)
    • [12].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6)
    • [13].“在实践中生长的理论”——读张永刚的《文学理论的实践视域》[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4].文学理论的视觉文化转向[J]. 新疆艺术(汉文) 2016(02)
    • [15].凸显一条强劲的文学理论思想线索[J]. 文学自由谈 2016(06)
    • [16].文学理论能够关注什么?[J]. 文艺争鸣 2017(08)
    • [17].由“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说开去[J]. 文艺评论 2017(05)
    • [18].浅谈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艺术[J]. 戏剧之家 2015(23)
    • [19].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0].重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5)
    • [21].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4)
    • [22].文学理论课程趣味化教学探索[J]. 知识文库 2020(01)
    • [23].对常识的阐释和消解——读《文学理论入门》[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20)
    • [24].高等教育现代化语境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及教改思路浅探[J]. 文教资料 2017(09)
    • [25].从“科学”到“反思”——“文学理论”教学的百年发展与改革路向[J]. 文教资料 2019(35)
    • [26].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3)
    • [27].研讨式教学法在文学理论课中的应用[J]. 语文学刊 2009(17)
    • [28].《文学理论教程》之文学活动构成理论商榷[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9)
    • [29].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理论[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6(02)
    • [30].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主持人语[J].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2016(00)

    标签:;  ;  ;  ;  

    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