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草论文-张晓松

苦豆草论文-张晓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苦豆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苦豆草,大肠湿热证,代谢组学,UPLC-Q,TOF-MS,MS

苦豆草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松[1](2018)在《基于代谢组学的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豆草具有清肠,燥湿的功效,中兽医临床用于治疗畜禽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及淋证涩痛等,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苦豆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豆草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后应用苦豆草进行干预治疗,采用代谢组学策略从机体内源性代谢小分子层面探究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为苦豆草治疗畜禽大肠湿热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苦豆草中5种生物碱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1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5℃,波长205 nm梯度洗脱。通过考察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加样回收实验等,显示所建立的苦豆草中5种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并用此方法测定苦豆草中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分别为0.03%、0.03%、0.30%、0.18%及0.26%,其中以槐定碱含量最高。2、大肠湿热证模型建立和苦豆草干预治疗效果探究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大肠湿热证模型组(Model group)、自愈组(ZY group)和苦豆草给药组(KDC group),雌雄各半,每组8只。采用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性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大肠湿热证模型。通过一般行为学观察、血常规和炎性细胞因子检测、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来评价苦豆草对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湿热证模型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数目(NE)、淋巴细胞数目(LY)、红细胞压积(PCV)及血红蛋白浓度(HGB)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回肠和结肠组织病变明显,符合大肠湿热证诊断标准。经苦豆草干预后,以上评价指标均不同程度回调,接近对照组大鼠,表明苦豆草具有缓解大肠湿热证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和修复肠道组织损伤的作用。3、基于血清、尿液代谢组学方法探究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从血清及尿液内源性代谢小分子层面探究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基于单变量及多变量数据统计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式识别判别分析方法寻找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潜在代谢标志物,筛选其靶标代谢路径。结果表明,从血清及尿液共筛选出22种潜在代谢标志物(血清9种、尿液13种)可能与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相关。经相对含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湿热证模型组大鼠这些潜在代谢标志物表现出异常变化,经苦豆草治疗后,其潜在代谢标志物的相对含量均不同程度回调接近对照组。通过MetPA代谢路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潜在代谢标志物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脂代谢、色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路径,进一步经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苦豆草主要通过调节机体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合成、谷胱甘肽代谢及褪黑素合成等路径来发挥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8-05-22)

张晓松,马琪,文艳巧,张亚辉,何建[2](2018)在《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苦豆草具有清肠燥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菌痢、肠炎等疾病,但对于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探究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为目的,采用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性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大肠湿热证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常规和促炎细胞因子,观察其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UHPLC-Q/TOF-MS/MS)联用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苦豆草能够缓解大肠湿热证症状,改善肠道组织病变及调节体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2、IL-6和TNF-α的含量异常。经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发现牛磺酸、色氨酸、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酸、甘油二酯、鹅去氧胆酸硫酸氢盐、2-十二碳烯二酸和7-酮基脱氧胆酸等9种差异代谢物可能是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的潜在代谢标志物,其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甘油酯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初级胆酸合成等5条代谢路径。本研究运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揭示了苦豆草干预大肠湿热证的作用机制,为苦豆草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虹[3](2017)在《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豆草是在荒漠、草原农田等处生长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槐属。我国属于苦豆草生长大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产量都是由我国出产。在我国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北方荒漠地区分布广泛,约有12种类型的苦豆草。苦豆草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其含有的生物碱。其含有的生物碱有槐定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等20多种~([1])。主要药理作用是清热利湿、退黄利尿、解毒、消除炎症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苦豆草中含量较多、药用价值较大、研究较多的碱类之——苦参碱类具有清热、除湿、抗炎、抗病毒、利尿、抗溃疡、抗腹泻、镇痛降温、抗心率失常、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药用价值~([3])。有研究报道苦豆草提取物对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有一定的功效~([4,5])。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苦豆草生物碱的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针对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我们进行了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毒性试验研究。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用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灌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通过预实验判断大鼠的最大致死剂量和最小致死剂量。然后配制四个浓度梯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灌服后观察记录实验大鼠的行为变化和临诊表现,连续观察10天,其间详细记录死亡大鼠的数量。然后对死亡大鼠进行解剖,检查器官包括皮下、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脑和肠系膜等。并依据简化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其数值为121.42 mg/kg,其90%可信度区间为105.4~120.5 mg/kg,说明苦豆草总碱具有急性毒性。2.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为了检测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毒性,对药物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进行了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设高、中、低3个药物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天以金属胃管经口给Wistar大鼠灌服1次苦豆草总碱灌注液,连续给药28天,空白组大鼠用纯净水灌胃注射。通过对大鼠一般状况及剖检后主要脏器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对其体重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的生理活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脏器均无不良影响。试验过程中,各给药剂量组的大鼠未出现中毒反应,无死亡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没有慢性毒副作用。3.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引起乳房炎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大约90%的奶牛乳房炎都是由这叁种致病菌过量增殖导致的。因此我们进行了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这叁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我们选择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倾入琼脂中,然后接种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细菌,测定苦豆草总碱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PH、血清浓度和细菌接种量对MIC的影响。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6、6、3 mg/ml,平均MBC分别为100、100、100、50 mg/ml。PH值的改变只对大肠杆菌MIC影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影响不明显。叁种菌接种量增大,MIC值也随之增大。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对叁种细菌的MIC影响不明显。说明无乳链球菌对苦豆草总碱灌注液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4.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了探究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以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加入大鼠脾脏细胞培养基中,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苦豆草总碱在70~280 ug/ml范围内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但是却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同时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苦豆草总碱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均抑制TNF-α的生成。然后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了苦豆草总碱对大鼠白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在70~280 ug/ml范围内可以增强IL-2的活性。综合以上实验,说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可以影响大鼠的免疫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和TNF-α的生成,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增强IL-2活性。(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张虹,梁剑平,刘宇,郝宝成,尚若锋[4](2017)在《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评估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用于该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80只Wistar大鼠按雌雄随机平均分为4组: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各试验组经口灌胃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纯净水,1次/d,共28 d。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并测量体质量,干预结束后经尾脉采血1 m L,检测血液常规及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苦豆草总碱乳房注入剂干预组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异常变化,血液常规如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生化指标如肝脏、肾脏功能等均无异常变化。同时,各重要脏器的大体解剖及组织学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结果提示不同剂量的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对大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李军,郝彩琴,冷晓红[5](2017)在《苦豆草生物碱的酶法提取工艺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苦豆草的酶法提取工艺,提高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方法:以苦豆草生物碱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化酶质量浓度、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缓冲液pH=6,酶用量为1mg/g,酶解温度50℃,酶法提取的提取率比传统提取法提高了37%。结论:该工艺简单、合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7年06期)

叶文初,袁富威,班贇,张洁,张耀相[6](2016)在《苦豆草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陕西宝鸡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中采取奶样46份,用于分离与鉴定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苦豆草提取物对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2.340、0.585、2.340、4.687m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9.375mg/L。结果表明:苦豆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王秀芬,陈海燕,冷晓红[7](2016)在《苦豆草植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苦豆草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评价及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mo 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m L·L-1叁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测定16批样品色谱图,建立苦豆草指纹图谱。结果确定苦豆草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苦豆草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50。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苦豆草的质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王秀芬,冷晓红,郭鸿雁[8](2015)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豆草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豆草总生物碱,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苦豆草总生物碱的吸附量及解吸率为评价指标,比较DF01、D101等8种型号大孔树脂对苦豆草总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性能,选出最佳树脂并优选纯化工艺。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对苦豆草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在实验条件下对苦豆草总生物碱的吸附量和解吸率可达到9.2mg·mL-1和90%以上。结论该优选工艺可为苦豆草总生物碱纯化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杨珍[9](2015)在《苦豆草总碱药理学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Leguminosae)槐属植物,别名香豆、苦甘草、苦豆草、欧苦参、苦豆根、西豆根、草槐(甘肃)、白头蒿子、布亚(维语)、胡兰-宝雅(蒙语)等。苦豆子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区,主要分布于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其根茎地下芽旱生耐盐,抗风固沙作用强;耐干旱,抗风蚀且有良好的沙生特性。苦豆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类等,其它还有脂肪酸及无机元素等~([2])。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各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生物碱,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较多的研究,迄今已分离出20余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有8种主要生物碱研究较多,它们是:苦参碱(mtrine),氧化苦参碱(oxymtrine),(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0)

叶文初,袁富威,班赟,刘宇,郭文柱[10](2015)在《苦豆草提取物的抗炎及抑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豆草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及其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模型、新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所致肉芽肿模型观察苦豆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4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1h后,地塞米松组和苦豆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小鼠耳廓肿胀率明显降低,其中耳廓肿胀率分别为77.65%、82.61%、65.22%、42.8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豆草提取物组能显着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P<0.05);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后,苦豆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鼠足趾肿胀均明显降低。苦豆草提取物对蛋清所致的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的作用;苦豆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均可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的增生,增生抑制率依次为49.86%、39.76%、35.45%及54.1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苦豆草提取物组和地塞米松组对棉球所致的肉芽肿增生具有差异极显着性(P<0.01)。苦豆草提取物对棉球所致的肉芽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豆草提取物对4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340、0.585、2.340、4.687mg/L;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9.375 mg/L,表现为良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苦豆草提取物药液浓度(37.5 mg/L)对表皮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均大于15mm,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4.82接近于15 mm,各致病菌对苦豆草提取物具有高度敏感性。苦豆草提取物药液浓度在1 8.75 mg/kg时,苦豆草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菌圈在10~15 mm之间,为中度敏感;停乳链球菌的抑菌圈高于15mm,为高度敏感。结论:苦豆草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0)

苦豆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药苦豆草具有清肠燥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菌痢、肠炎等疾病,但对于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探究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为目的,采用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性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大肠湿热证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常规和促炎细胞因子,观察其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UHPLC-Q/TOF-MS/MS)联用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苦豆草能够缓解大肠湿热证症状,改善肠道组织病变及调节体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2、IL-6和TNF-α的含量异常。经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发现牛磺酸、色氨酸、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酸、甘油二酯、鹅去氧胆酸硫酸氢盐、2-十二碳烯二酸和7-酮基脱氧胆酸等9种差异代谢物可能是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的潜在代谢标志物,其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甘油酯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初级胆酸合成等5条代谢路径。本研究运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揭示了苦豆草干预大肠湿热证的作用机制,为苦豆草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豆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松.基于代谢组学的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

[2].张晓松,马琪,文艳巧,张亚辉,何建.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药学学报.2018

[3].张虹.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生物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4].张虹,梁剑平,刘宇,郝宝成,尚若锋.苦豆草总碱乳房灌注液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7

[5].李军,郝彩琴,冷晓红.苦豆草生物碱的酶法提取工艺优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6].叶文初,袁富威,班贇,张洁,张耀相.苦豆草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2016

[7].王秀芬,陈海燕,冷晓红.苦豆草植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

[8].王秀芬,冷晓红,郭鸿雁.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豆草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5

[9].杨珍.苦豆草总碱药理学综述[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10].叶文初,袁富威,班赟,刘宇,郭文柱.苦豆草提取物的抗炎及抑菌作用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标签:;  ;  ;  ;  ;  ;  

苦豆草论文-张晓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