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

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团扇鳐分布于中国、朝鲜西南部和日本本州中部以南水域,为小型底层鱼类。本论文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显微和超微组织学方法,对中国团扇鳐的年龄和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生化技术,测定了中国团扇鳐肌肉、软骨、肝脏、卵子、卵黄囊和胚体的含水率和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中国团扇鳐肌肉、肝脏、卵子、卵黄囊和胚体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结合采样渔场(闽南近海)环境条件、中国团扇鳐年龄、生殖及生化组成(含水率、含油率、灰份、脂肪酸等),对中国团扇鳐生化生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中国团扇鳐为非等速生长鱼类,其脊椎骨年轮多为单带型、部分为双带型、极少为多带型,年轮形成期为1月份~3月份。3月份为群体形成年轮的高峰期。渔获物由1-7龄鱼组成,群体平均年龄为3.63,以3龄鱼占绝对优势,其次是4龄鱼和5龄鱼,分别占渔获物的40.34%、25.21%和5.04%。2.中国团扇鳐椎体半径与全长的关系为:雌鱼:TL雌鱼= 107.08R + 178.79(r=0.9023)雄鱼:TL雄鱼= 101.93R + 203.01(r=0.7228)两个方程回归显著,能较好的反应雌、雄中国团扇鳐全长(TL)与椎体半径(R)的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情况。3.中国团扇鳐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鱼:W=1.0×10-5×L2.8808(r=0.9757)雄鱼:W=2.0×10-5×L2.7635(r=0.9688)方程回归显著,体长-体重关系式比较符合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体长体重关系。方程幂指数为2.8808和2.7635,说明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属于非等速生长的鱼类。4.中国团扇鳐精巢结构类型是背面外侧壶腹生成区的纵行带状分布及由背至腹的扇形分布形式,其结构类型为扇形;中国团扇鳐雌鱼卵巢为裸露型卵巢,重量范围在0.22g-36.25g;左侧卵巢重量在0.22g-25.98g之间,右侧卵巢重量在0.32g-36.25g之间,均为功能性卵巢,各期卵细胞发育是分批次同步进行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骨鱼类分类地位研究概况
  • 1.2 软骨鱼类年龄生长研究概况
  • 1.3 软骨鱼类生殖领域研究概况
  • 1.4 软骨鱼类的生化组成研究概况
  • 1.4.1 鱼体脂质(鱼油)研究概况
  • 1.4.2 鱼体脂质(鱼油)脂肪酸研究概况
  • 1.5 软骨鱼类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 1.6 选题的依据、内容和意义
  • 1.6.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6.2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选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本生物学测定
  •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3 年龄鉴定
  • 2.2.4 生殖生物学研究
  • 2.2.5 生化生态研究
  • 2.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中国团扇鳐年龄及生长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中国团扇鳐形态特征
  • 3.2.2 中国团扇鳐年龄
  • 3.2.3 中国团扇鳐生长特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团扇鳐生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雄性生殖系统
  • 4.2.2 雄鱼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体长研究
  • 4.2.3 雄鱼性周期、生殖周期研究
  • 4.2.4 雌性生殖系统
  • 4.2.5 雌鱼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体长研究
  • 4.2.6 雌鱼性周期、生殖周期的研究
  • 4.2.7 雌鱼生殖力研究
  • 4.2.8 胚胎发育特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生化组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肌肉水份、灰份及脂肪研究
  • 5.2.2 肝脏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3 软骨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4 卵、胚胎和卵黄囊的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5 肌肉脂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6 肝脏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7 卵、胚胎与卵黄囊脂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8 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研究
  • 5.2.9 生物活性物质(肝油)抗癌活性研究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6.1.1 繁殖定时机制和性周期(生殖周期)
  • 6.1.2 肝脏生物学研究
  • 6.2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渔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 6.2.1 渔场温度变化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2.2 渔场盐度变化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2.3 渔场饵料生物丰度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3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鱼类年龄之间的关系
  • 6.4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鱼类生殖之间的关系
  • 6.4.1 中国团扇鳐含水率、含油率及灰份与生殖之间的关系
  • 6.4.2 中国团扇鳐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与生殖关系
  • 6.4.3 中国团扇鳐肝脏脂肪酸相对含量与生殖关系
  • 6.4.4 由卵发育为仔鱼过程中生化组分的变化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三年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一、 参加的科研项目
  • 二、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松鼠并不是“橡子控”[J]. 中学生百科 2017(12)
    • [2].不同着色剂对孔雀鱼雌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3].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巢发育迟滞的调控机制[J].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6)
    • [4].鱼类的“婚恋”[J]. 西江月 2009(18)
    • [5].北海文昌鱼雌鱼群体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2)
    • [6].电刺激对稀有鲫繁殖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15(06)
    • [7].尼罗罗非鱼生理雌鱼的实验研究[J]. 淡水渔业 2012(06)
    • [8].尼罗超雄鱼的规模化制种与生产应用[J]. 淡水渔业 2012(04)
    • [9].水中的变性动物[J]. 中国水产 2010(08)
    • [10].鮸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3)
    • [11].动物世界“美男横行”[J]. 科学大观园 2011(15)
    • [12].会转换性别的鱼[J]. 创新作文(奇趣故事) 2009(11)
    • [13].不同链长脂肪酸对斑马鱼的性腺脂肪酸组成、繁殖力与仔鱼成活率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4)
    • [14].花斑裸鲤的人工繁殖试验[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Z1)
    • [15].池养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 2015(04)
    • [16].海洋中的鱼[J]. 今日中学生 2008(10)
    • [17].长湖黄颡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 养殖与饲料 2012(09)
    • [18].闽南近海条纹斑竹鲨的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9].图片科学[J]. 小学科学 2016(10)
    • [20].警惕异性交往的“羊群心理”[J]. 伴侣 2011(05)
    • [21].黄颡鱼亲鱼培育技术研究总结[J]. 河南水产 2020(05)
    • [22].两种抗雌激素药物对雌性斑马鱼脂肪代谢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1)
    • [23].北江鲂年龄与生长特征的研究[J]. 淡水渔业 2013(04)
    • [24].随意变性的鱼[J]. 生命世界 2009(06)
    • [25].黄河鲶鱼不同人工孵化方式效果的比较分析(下)[J]. 乡村科技 2011(10)
    • [26].不同浓度雌二醇对淞江鲈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1)
    • [27].螭霖鱼人工早繁初步研究[J].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6)
    • [28].铅笔画[J]. 诗选刊 2015(11)
    • [29].海底好爸爸[J]. 意林 2014(17)
    • [30].不同性别和性腺发育阶段施氏鲟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标签:;  ;  ;  ;  ;  

    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