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汇高歌范琳琳(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116011)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129-02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ACS已成为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和心源性猝死。其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出血或血栓,造成冠脉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损伤甚至梗死。常规传统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表现,并结合相关血液学指标,但均有一定的非特异性[1]。目前研究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ACS的关系尤为密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关注。其中MMP-2是一种炎症介质,而炎性细胞因子是ACS发病机制的重要因子,炎症促进冠状动脉斑块的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冠脉内血栓形成,MMP-2可能参与ACS的炎症发生过程。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管壁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还可以通过诱导血小板聚集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3]。本研究通过测定ACS患者血清中MMP-2、Hcy浓度,探讨MMP-2和Hcy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测、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7-11月入住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平均年龄69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格检查、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订制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史、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ACS患者分为UA组和AMI组,其中UA组35例,AMI组37例。选取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57岁。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及所服用的药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标本采集和处理
ACS组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及治愈出院前分别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凝固后,以3500r/min离心6min,分离血清于-70℃冰箱保存待测。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标本按相同方法处理。
1.3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P-2(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公司,仪器为瑞典SUNRISE酶标仪),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执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测得数据均以s
形式表示,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CS组血清MMP-2、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MI组血清MMP-2、Hcy水平较UA组明显升高,U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3组血清MMP-2、Hcy水平比较
组别nMMP-2(ng/ml)Hcy(mg/L)
AMI组37396.41±80.54a25.41±7.23a
UA组35307.52±54.21b17.56±3.01b
正常对照组28175.48±45.7211.45±2.78
注:与UA组比较,a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P<0.05。
2.2AMI组发病初期与治疗后血清MMP-2、Hcy水平比较
急性期血清MMP-2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急性期和恢复期AMI组患者血清MMP-2和Hcy浓度变化
时间MMP-2(ng/ml)Hcy(mg/L)
急性期396.41±80.54a25.41±7.23a
恢复期180.13±38.4313.54±2.51
注:与治疗后比较,aP<0.05。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易损的粥样斑块发生破裂而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其破裂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MMPs及Hcy同ACS的发生关系密切。现本文就二者与ACS的研究结果予以讨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属于降解细胞外基质所必需的锌离子依赖性的蛋白酶家族,MMP-2又称明胶酶A,是MMPs家族的一员,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细胞以无活性酶形式分泌,它可以特异性分解Ⅳ型胶原,Ⅳ型胶原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外基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不分泌MMPs,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局部缺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斑块内表面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MMP-2。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易发生破裂的斑块的肩部区域及脂核边缘,MMP-2的含量较高、活性增加,是造成ACS发生的主要降解酶[4]。
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MMP-2水平明显高于UA组,表明ACS发生后,外周血的MMP-2水平会相应升高,并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实验发现,ACS患者在发病时MMP-2含量明显升高,发病几天后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可见MMP-2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有关。同时患者病情愈严重,血清MMP-2浓度愈高,AMI患者治疗后MMP-2的浓度较发病初期明显降低,提示MMP-2可以反映AMI的危险程度。可能机制是AMI比UA组微循环损伤更严重,合成的MMP-2更多,引发全身炎性反应就更加强烈,AMI患者治疗后,MMP-2可能促进巨噬细胞进入病灶从而使炎症反应减轻,MMP-2水平下降。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基氨基酸,是炎症反应的标识物,只能从食物中的甲硫氨酸在肝脏、肌肉等其他组织中去甲基化转变而来是蛋氨酸代谢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高Hcy血症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并且Hcy氧化可增加血小板粘附和TXA2产生,促进心肌缺血的发生和发展[5]。同时HCY可损伤内皮细胞使其修复延迟,激活炎性因子,通过氧化应激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6]。有些学者认为Hcy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7]。
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Hcy水平较UA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cy与ACS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AMI组急性期血清Hcy明显高于恢复期,说明Hcy与AMI的炎症反应呈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预后评估。
以上研究显示,MMP-2作为一种炎性标志物,虽然其对ACS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但其在血清中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ACS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为判断ACS的进展提供了定量信息,在ACS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不仅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且在ACS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Hcy有可能成为预测ACS发生的有效指标,对ACS的高发人群实施Hcy水平监测,针对高Hcy血症进行一些预防性的干预治疗,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一级预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紹耕.现代冠心病,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5(8):3382-3401.
[2]刘颖,李永杰,高旭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611-1613.
[3]江守洪,张明哲,刘传木,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山东医药.2011,51(5):39-40.
[4]DaviesMIReactiveoxygenspiciesmetalloproteinasesandplaquestability.Circulation,1998,97(24):2382-2383.
[5]李林.Hcy与Hs-CRP测定在CHD诊断中的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6):6411.
[6]AtlenP,BurkeV,FonseeaFK,etal.Increasedserumhomocystemeandsuddendeathresultingfromcoronaryatheroselerosiswithfibronsplaqnes.ArterioselerThrombVaseBiol,2002,22(11):1936-1941.
[7]RidkerPM.Creativeproteinandthepredictionofcardiovasculaneventsamongthoseatintermediaterisk:movinganinflammatoryhypothesistowardconsensus.JAMCollCardiol,2007:49(21):2129-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