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川芎嗪(Ligustrazine)是由中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提取的有效成分,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能透过血脑屏障,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近年来,川芎嗪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川芎嗪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及抗肿瘤作用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川芎嗪在抗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却少有文献报道,抗白血病细胞浸润及转移作用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以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探索川芎嗪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索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发生的机制,为临床白血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川芎嗪对HL-6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川芎嗪对HL-6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第二部分:川芎嗪对HL-60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体外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法和Minicell小室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法测定不同浓度川芎嗪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后对其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川芎嗪对HL-60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嗪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后对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川芎嗪(400μg/ml-2000μg/ml)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川芎嗪作用HL-60细胞24小时的半量抑制浓度(IC50)为870μg/ml,48小时为667μg/ml。2不同浓度川芎嗪(50μg/ml,100μg/ml,150μg/ml)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后,可抑制HL-60细胞与Matrigel胶和FN的黏附能力,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3不同浓度川芎嗪(50μg/ml,100μg/ml,150μg/ml)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后,可抑制HL-60细胞穿透Minicell小室PVPF滤膜的细胞数,抑制HL-60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4川芎嗪浓度为50μg/ml、100μg/ml、150μg/ml分别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后,可抑制HL-60细胞中MMP-2 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对MMP-9 mRNA和MMP-9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和意义]川芎嗪可以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推测,川芎嗪降低HL-60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HL-60细胞的黏附能力和MMP-2的表达实现的。这一结果为临床髓外白血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川芎嗪用于中枢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