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汉族、回族等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艺术风格。本文所研究的是甘肃的“花儿”。首先,本文对“花儿”进行了概述。从“花儿”的历史溯源,剖析“花儿”最初的流传方向及传播方式。“花儿”的流派更能详尽的阐述其特点及不同的风格。因为“花儿”是一项大众的、集体的娱乐项目,因此对“花儿”的场所就很有研究的必要,而“花儿会”则是“花儿”传播传唱的重要形式。其次,从文学、艺术、音乐的角度分析甘肃“花儿”的艺术特征。先运用文学的色彩来分析“花儿”的内容,然后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分析“花儿”的调式调性。最后从笔者的专业出发,探究“花儿”的演唱方法及特征。最后,就“花儿”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导向,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究。本文通过对甘肃“花儿”的研究,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这项西北民间瑰宝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为甘肃“花儿”的发展与传承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肃“花儿会”活动研究综述(1949―2019年)及产业开发思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2].浅谈原生态花儿会的产生和保护[J].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0)
- [3].莲花山花儿及其艺术形态[J]. 北方音乐 2017(14)
- [4].健康教育走进“花儿会”[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15)
- [5].画出孩子心中的愿望[J]. 早期教育(家教版) 2013(12)
- [6].为什么花儿会有蜜[J].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8(07)
- [7].童年万花筒[J]. 小学生作文选刊 2017(02)
- [8].怎样才能写出精彩开篇?[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Z2)
- [9].花儿亘古-洮岷花儿简析[J]. 中国文艺家 2017(03)
- [10].全域旅游 文旅结合铸品牌[J]. 中国西部 2017(04)
- [11].为什么夏天的中午不能浇花[J].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7(Z3)
- [12].甘青地区“花儿会”传说的文化功能[J]. 丝绸之路 2013(24)
- [13].花儿会[J]. 小演奏家 2009(07)
- [14].有些花儿会慢些绽放[J]. 少年文摘 2012(07)
- [15].花儿会渊源浅析[J]. 发展 2013(05)
- [16].“花儿会”为先秦祭社、祭高媒节日之遗俗[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7].洮岷六月花儿会[J]. 传承 2008(01)
- [18].松鸣岩花儿会与二郎山花儿会比较之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08(04)
- [19].“花儿会”的多维文化意蕴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弘扬[J].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6)
- [20].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心灵[J]. 教育 2012(03)
- [21].瞿昙寺花儿会传说之缘起[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2].岷县 开展健康宣传活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5(15)
- [23].河湟风物遗存 花儿会和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J]. 环球人文地理 2018(09)
- [24].花儿会记得风的香味[J]. 幸福家庭 2014(02)
- [25].唱花儿[J]. 青年文学 2008(12)
- [26].母亲颂[J]. 少年写作(小作家) 2010(05)
- [27].场景、符号与转换——花儿会的人类学阐释[J]. 中国回族学 2015(00)
- [28].花儿传承新谋略:一二三四[J]. 民族艺林 2017(01)
- [29].花儿会记得风的香味[J]. 财会月刊 2014(32)
- [30].先秦社祭遗风——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与花腰彝“祭龙”仪式考辨[J]. 中国音乐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