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男性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中国北方男性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大样本中国北方男性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收集及分析,探究在不同年龄段与不同的体重指数(BMI)情况下,体成分对于男性BMD的影响,为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2005~2010年自愿在千佛山医院健康查体中心接受查体的532名中国北方男性,龄在21.2~88.1岁,平均年龄62.3±15.8岁。使用DPX-NT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受试对象的体成分即肌肉量、脂肪量和脂肪比例,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与腰1至腰4(L1-L4)部位的BMD,同时记录基本资料。按照年龄把受试对象分为:中青年组(年龄小于50岁)和老年组(年龄大于或者等于50岁);按照体重指数(BMI)相关标准把受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8.5≤BMI<24 kg/m2)、超重组(24≤BMI<28 kg/m2)和肥胖组(28 kg/m2≤BMI)。使用SPSS13.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整体人群中,年龄与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呈负相关(r<-0.2,p<0.01);体重与各部位BMD呈正相关(r>0.2,p<0.01);脂肪量、肌肉量均与各部位BMD呈正相关;而脂肪比例与各部位BMD无明显相关;年龄与肌肉量呈负相关(r=-0.403,p<0.01)。(2)老年组肌肉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明显小于中青年组(p<0.01)。(3)老年组中年龄与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负相关(r<-0.2,p<0.01),体成分中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均与各部位BMD呈正相关(r>0.2,p<0.01);中青年组肌肉量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r>0.3,p<0.01),脂肪量仅与全身及骨盆的BMD呈正相关(r>0.3, p<0.01)。(4)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中青年组肌肉量与各部位BMD正性相关(p<0.05);老年组中脂肪量及肌肉量与各部位BMD均呈正性相关(p<0.01)。(5)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脂肪量、肌肉量及脂肪比例依次递增,且任意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及肥胖组各部位BMD较大(p<0.01)。(6)正常组的肌肉量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r>0.2,p<0.01),脂肪量仅与骨盆的BMD呈正相关(r=0.251,p<0.01);超重组脂肪量与各部位BMD均无相关性,肌肉量与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呈正相关(r>0.3,p<0.01);肥胖组肌肉量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r>0.3,p<0.01),脂肪比例与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呈明显的负相关(r<-0.3, p<0.01)。(7)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中,正常组的脂肪量与全身、骨盆、股骨颈、股骨干的BMD呈正相关(p<0.01);在超重组以及肥胖组中,脂肪量与各部位BMD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与老年男性骨密度呈负性相关。(2)体重是预测男性骨密度的良好指标。(3)肌肉量对男性骨密度呈正性作用。(4)在老年男性中,脂肪量对骨密度有正性作用;在青中年男性中,脂肪量对骨密度的作用较小。(5)当BMI<24kg/m2,脂肪量对骨密度起到正性作用;当BMI≥24 kg/m2,脂肪量与BMD则无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脂肪比例增加对骨密度有负性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北方男性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