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语境中看苏姗娜与窦娥对“节”和“道”的态度

从跨文化语境中看苏姗娜与窦娥对“节”和“道”的态度

论文摘要

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愈来愈多。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文学,在各种文化中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它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最容易引起不同文化和传统之间的人们的相互欣赏和心灵共鸣,因而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和传统中的人们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存。尽管在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的文学,无论是概念原则,还是思路方法等等,都各不相同,但是,人性、人心、文心的相通,又使得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元素。那些看上去并不相干,文化时空相去甚远的作家之间,民族文学所塑造的人物之间,在精神上却有遥相契合和相通之处。而对于“异”则需追寻其不同的内涵和根源,更要诉诸文化背景的研究。。本篇论文则是将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空的两部经典作品中的女主人翁,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处在基督教和儒家这两种看起来具有明显异质特性的文化传统中的苏姗娜和窦娥,在道德入俗上的殊途同归。苏姗娜对道的态度是基于一种上帝救赎和天国来世说的宗教神学化了的人类美德目的,窦娥的贞操观则是源自有着宗教似的神圣超越性的儒家美德伦理。从二者背负苦难,忍受不幸,朝向道和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她们在人生终极价值和理想上有着相似的精神诉求。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她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经典来理解她们。当然,在对不同的文化传统进行比较和对照时,难免会出现有失偏颇的地方。但惟其在比较和对照中方能更明确地勾勒出各自文化传统的共性和独特性以及二者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即,为了寻求真理,恪守心中的节和道,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从她们的行为和价值标准中,我们看到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有着共同的内在精神资源和终极价值关怀。也就是说,只要创造某些必要的对话环境和条件,创造某种适宜的交流方式,一种基于博爱的宗教伦理与一种基于仁爱的美德伦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在较为内在的价值精神层面上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纳也是可能的。正如有些学者所论证和期待的,让西方基督宗教文化成为儒家主导之中国多样性文化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产生相应的文化影响,以期满足国人安生立命的心灵需求。因为众多的有识之士已关注到:“这是一个快餐食品和消化迟缓相伴的时代;一个体格高大和性格病态并存的时代;一个追名逐利和人情冷漠相生的时代。人们的休闲越来越多,乐趣却越来越少;居室的装修越来越华丽,破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道德水准却日益滑坡”。贪污腐败,社会不公正,金钱崇拜,人与人的关系因怀疑、妒忌、恶意诋毁以及犯罪行为而变得越来越紧张。所有这些现象都使人觉得社会正在失去其准则,人性的罪恶在物质的诱惑面前正变得日益明显。追问人的存在意义,重估各种价值体系,寻找新的价值标准已成必然。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律约束,完善的法律体制和监督机制,更需要的是内在的道德自律和人格的升华。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任何道德若无内在的信仰支撑,是很难达到自律的境界的,无论这个信仰是宗教的还是俗世的。在人们对自身传统文化反思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国儒家文化(过于理性)的功利主义色彩,的确需要重新获得与时俱进的能力——一种超越自身,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这便是撰写此文的意义所在。因为根据一些学者的看法,在价值与道德的重构中,基督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在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女性担负着养育后代的神圣使命,家庭的温馨和社会的繁荣都离不开女性的爱心,而对女性的传统美德,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以及女性本身的价值取向正在被解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是其获得社会存在价值的基础。女性如何重构其内在的精神美德?或许我们能从苏姗娜与窦娥对道和节的态度上得到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0.2 On the Authors and Their Writings
  • 0.3 The Plot of Dou E and Dan 13
  • 0.4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1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 1.1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ristianity in History
  • 1.2 Sin and Goodness
  • 1.3 Sin and Punishment
  • 1.4 Benevolence or Co-humanity
  • 1.5 Views on Chastity and Martyrdom in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 Chapter 2 Dou E’s Attitude towards Chastity and Martyrdom
  • 2.1 Dou E’s Attitude towards Chastity
  • 2.1.1 Courage from the Chastity Which Rooted in Dou E’s Mind
  • 2.1.2 Moral Decisions in a Situation without Hesitation
  • 2.2 Dou E’s Attitude towards Martyrdom
  • 2.2.1 Believing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is Universal in China
  • 2.2.2 Dou E’s Martyrdom in Hoping for God
  • Chapter 3 Susana’s Attitude towards Martyrdom and Chastity
  • 3.1 Susana’s Attitude towards Martyrdom
  • 3.2 Susana’s Attitude towards Chastity
  • Chapter 4 Faith: A Blessing from God Seen from the Heroine’s Pith of Their Images
  • 4.1 Sharing the Same Heaven
  • 4.2 A New Identity
  • 4.3 A Blessing from God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rogram
  • 相关论文文献

    • [1].《窦娥奇冤》:元朝“打老虎”的反腐好戏[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18)
    • [2].窦娥形象与主人翁意志分析[J]. 北方文学 2017(15)
    • [3].我可能给别人留了个假印象[J]. 中学生天地(B版) 2017(09)
    • [4].窦娥屈招不仅仅因为孝顺[J]. 语文天地 2015(19)
    • [5].谁杀死了窦娥[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29)
    • [6].指天骂地虽激烈,伸冤依旧靠青天——矛盾窦娥“四典”“三誓”解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13)
    • [7].多少冤屈一声叹,一生清白在人间——窦娥形象的悲剧性探究[J]. 考试周刊 2015(04)
    • [8].浅析窦娥刑场“三愿”与其性格关系[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01)
    • [9].窦娥形象新论[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10)
    • [10].从人格结构看窦娥悲剧的成因[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1].心理与现实错位挤迫下的冤苦人生——窦娥悲剧成因的深度探寻[J]. 戏曲研究 2010(02)
    • [12].窦娥到底哪里冤[J]. 青年文学家 2018(20)
    • [13].窦娥的“誓愿”:专制文化的悲剧——《窦娥冤》思想的再解读,兼与王小琴老师探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04)
    • [14].蔡婆是窦娥悲剧的直接黑手[J]. 文学界(理论版) 2013(01)
    • [15].试论外部因素对窦娥命运和性格的影响[J]. 文学教育(中) 2013(07)
    • [16].窦娥悲剧的价值观剖析[J]. 江汉论坛 2012(12)
    • [17].窦娥之冤冤几许[J]. 国学 2012(12)
    • [18].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谈窦娥英雄主义形象的形成轨迹[J]. 四川戏剧 2014(06)
    • [19].窦娥性格特点与关汉卿的儒家思想文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0].简析窦娥与蔡婆婆婚姻观念差异及其实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04)
    • [21].窦娥的自我及其救赎[J]. 语文建设 2010(Z1)
    • [22].窦娥“冤”的客观说法[J]. 知识文库 2016(12)
    • [23].话说窦娥[J]. 读写月报 2020(13)
    • [24].窦娥三桩誓愿的文化意蕴[J]. 语文建设 2011(12)
    • [25].从雪冤结局的处理看窦娥悲剧的道德属性[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6].窦娥——被压抑被损害的青春灵魂——女性视角下的窦娥形象细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21)
    • [27].论《窦娥冤》悲剧的成因[J]. 四川戏剧 2013(07)
    • [28].窦娥和喜儿的形象对比[J]. 北方文学 2018(26)
    • [29].间离效果下的好沈德与冤窦娥[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2)
    • [30].生存还是毁灭——论《窦娥冤》的悲剧指向[J]. 名作欣赏 2011(08)

    标签:;  ;  ;  

    从跨文化语境中看苏姗娜与窦娥对“节”和“道”的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