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杨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及城乡绿化树种,其冻害频繁发生及由冻害引发的病害是杨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秋季自然低温胁迫下不同杨树品系(种)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及差异蛋白的表达特性,对了解杨树抗寒调节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如何判别现有杨树品种在其栽培地点对低温变化的适应性;如何在育种中平衡生长量和适应性进行杂交亲本选配,以及杂种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化试验地点的选择等生产实践问题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本研究选择适生区域不同的大青杨、小黑杨、黑林5号杨、1333杨等杨树品系(种)为研究材料,在哈尔滨地区就秋季低温胁迫下不同杨树品系(种)生长、物候、冻害发生,以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酚类物质、特异蛋白等变化规律,以探讨秋季自然低温胁迫下杨树抗寒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杨树品系(种)在同一栽培地点对低温变化的反应不同,遗传基础决定其生长、物候以及适应性差异。其中,大青杨为当地乡土树种,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其封顶最早,顶芽越冬率最高,基本无冻害问题;黑林5号杨封顶略晚于大青杨,顶芽越冬率(97%)次之:小黑杨封顶晚于黑林5号杨,顶芽越冬率也随之下降(90.5%);1333杨封顶最晚,甚至未形成休眠顶芽,生长周期长,树叶宿存直至冻落,其光周期与当地气候适应性差,难以通过适时休眠规避低温伤害。(2)平均最低气温5℃时,相对电导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杨树叶片遭受可逆胁迫,说明这两者能反映杨树受低温胁迫程度的重要生理指标。零上低温胁迫,大青杨表现受胁迫最重,其次为黑林5号杨与小黑杨,1333杨受害最轻,气温降至零下3.3℃,4个杨树品系(种)相对电导率均超过50%,大青杨表现为受害最轻,1333杨受害最严重,这表明零上低温时代谢旺盛的1333杨耐受低温胁迫能力强,零下低温时,及时休眠可能是杨树应对低温的更好方式。(3)遭受低温胁迫时杨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与可溶性酚类物质表现不同程度上升,表明这些保护物质与杨树抗寒性关系密切。1333杨响应最强烈,其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酚类物质随气温下降而上升,多表现为显著性负相关,其次是小黑杨与黑林5号杨,大青杨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与酚类物质多数对零上低温有一定响应,落叶前都出现大幅下降。这是不同品系(种)在低温胁迫中不同抗寒策略的体现,大青杨主要通过避逆的方式应对低温胁迫,1333杨主要通过提高保护物质含量来响应低温胁迫。(4)大青杨封顶早,落叶前渗透调节物质大量转移,电导率、Fv/Fm、Fv/F0在零下低温来临前平缓下降等都是大青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适应的一种表现,在哈尔滨地区适应性较好的小黑杨、黑林5号杨电导率、Fv/Fm、Fv/F0在零下低温来临前也表现为平缓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具有快速、无伤害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杨树生态适应性的生理指标继续进行研究。(5)低温胁迫对杨树蛋白质表达有显著影响,在pH 4~7范围内,大青杨蛋白质双向电泳表达图谱中发现94个蛋白质点在秋季低温胁迫下有丰度变化2倍以上,45个蛋白质被成功鉴定,GO分类结果表明23个(42%)蛋白是胁迫响应蛋白,12个(23%)蛋白与呼吸作用相关,9个(17%)蛋白与光合作用相关,5个(10%)蛋白参与其它生理过程,还有4个(8%)蛋白功能未知。鉴定的45个蛋白中,有41个表达量上调,4个表达量下调。这些蛋白表达丰度变化可能与大青杨特有的抗寒适应机制密切相关。(6)以大青杨凝胶图谱上已鉴定的45个蛋白为参照,将小黑杨、1333杨3个时期分别与大青杨凝胶图谱进行匹配,28个蛋白点与小黑杨、1333杨匹配良好,定量分析后与大青杨中同一蛋白点进行比较,结果15个蛋白点在3个品系(种)中表达量均上调,13个蛋白点变化规律不同,其中9个蛋白点在大青杨叶片中表达量上调,小黑杨、1333杨叶片中上调不显著,另外4个蛋白点在大青杨叶片中表达量下调,小黑杨、1333杨叶片中表达丰度变化未超过2倍。变化规律不同的蛋白可能与3个杨树品系(种)低温适应机制不同密切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7)热激蛋白(点4、10、67)、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点21)、细胞质蛋白动力蛋白重链(点44)、ATP合酶δ链(点53)6个蛋白点在3个杨树品系(种)中表达差异可能与其应对低温胁迫机制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青杨对不同干旱胁迫强度的形态和生理响应[J]. 植物研究 2019(04)
- [2].老屋、大青杨和爹[J]. 岁月 2016(03)
- [3].东北大青杨选育研究概况及生长性状调查[J]. 林业科技 2015(03)
- [4].大青杨苗木培育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02)
- [5].适度间伐对人工林大青杨解剖特征和物理特征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6)
- [6].大青杨苗木培育管护技术[J]. 中外企业家 2018(09)
- [7].大青杨栽培技术及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2)
- [8].烟熏、热激、火烧灰对大青杨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6)
- [9].青杨消息[J]. 作家 2011(09)
- [10].造林密度对大青杨生长的影响[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3)
- [11].造林密度对大青杨生长的影响[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05)
- [12].大青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3)
- [13].造林密度对大青杨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14].南岔林区银中杨引种栽植试验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 2009(02)
- [15].友好大青杨评比林优良无性系选择[J]. 林业科技 2018(02)
- [16].活性染料浸染大青杨单板的上染性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4)
- [17].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造林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 2011(02)
- [18].参地还林红皮云杉与大青杨混交丰产林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14(07)
- [19].大青杨、香杨和欧美杨叶肉形态解剖学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6)
- [20].冻结红松和大青杨湿木材内部水分存在状态及含量测定[J]. 林业科学 2012(02)
- [21].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J]. 防护林科技 2011(04)
- [22].大青杨与紫穗槐混交造林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 2010(04)
- [23].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发育[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4].竹柳在高寒林区引种的早期性状表现[J]. 森林工程 2018(01)
- [25].大青杨生长速增性定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2)
- [26].大青杨播种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J]. 绿色科技 2011(11)
- [27].大青杨造林施肥对比试验研究[J]. 绿色科技 2010(09)
- [28].谈大青杨人工林间伐实验[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08)
- [29].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木陶瓷分析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10)
- [30].谈大青杨速生林的营造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