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上出现了种种损害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和行为,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胡锦涛同志就文化对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曾经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重要论述。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不仅可以深入地探索和谐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渊源,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知和谐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有助于人们清晰地透视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激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情结,凝聚全部力量;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到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规律,从而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将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专项课题研究,通过对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概念的界定,对和谐文化和民族凝聚力特点、内涵和功能的探讨,阐述了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历史联系,论述了建设和谐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意义。本文阐述了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时期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路和途径。本文基本构架由前言和四个部分组成。前言,主要界定了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科学内涵,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揭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概念的界定。本文在分析学术界前期著作的基础上,对和谐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概念、构成影响因素和功能等进行了界定。一方面,本文首先追溯和谐文化的历史思想渊源,进而界定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从而界定其基本特征以及价值功能,并就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本文拟先界定民族凝聚力的概念内涵,然后分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概念、特点与功能,并探讨了民族凝聚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第二部分是阐述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历史联系,指出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主要体现在: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精神因素;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和谐文化的物化表现;建设和谐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提升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将进一步明晰我们必须重视和谐文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社会功能,加深对和谐文化和民族凝聚力的认识,以建设和谐文化增强当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新时期新阶段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状及面临的种种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国情和世情下,具体分析了我国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及其问题,具体包括:国际方面,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了分析;国内方面,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影响、分裂主义的影响、腐败以及信仰危机等,指出这些挑战容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会影响我国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会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第四部分,针对种种挑战提出了新时期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上一部分分析的种种挑战和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途径,主要有: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保障;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手段;经济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保障;提高民族素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统一战线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大主题,从而为现实建设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现实借鉴。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专项课题来研究。其主要创新点在:第一,本文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将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紧密结合起来加以研究,这在学术界尚属首次。第二,本文科学归纳了和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建设和谐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路径,这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是本文的又一创新点所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 新西部 2019(34)
- [2].从疫情防控看中华民族凝聚力[J]. 新湘评论 2020(06)
- [3].新中国的进步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逻辑[J]. 桂海论丛 2020(02)
- [4].考镜炎黄源流传承文化根脉——《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评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中国战疫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笔谈[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6].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下)[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启示[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8].“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2018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我院召开[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9].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管见[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3)
- [10].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前瞻[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1)
- [11].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4)
- [12].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上)[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3].浅谈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几点措施[J].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06)
- [14].一部深化“中国力量与中国梦”研究的力作——评《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5].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述评[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3)
- [16].四海一家: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 [17].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以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为视角[J]. 理论导刊 2013(12)
- [18].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 党政干部论坛 2013(02)
- [19].论改革开放对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 党政干部论坛 2008(08)
- [20].我与《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 宝鸡社会科学 2020(01)
- [21].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关键在党[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22].浅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J]. 才智 2019(09)
- [23].《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J]. 中国民族 2019(04)
- [24].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路径[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25].“四个全面”:提升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战略指引[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7(06)
- [26].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呈现新格局[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1)
- [27].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J]. 红旗文稿 2015(09)
- [28].高强《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出版[J]. 宝鸡社会科学 2019(04)
- [29].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1)
- [30].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J]. 前进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