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项目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研究

地源热泵项目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国际社会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而建立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机制,然而在地源热泵领域该机制的应用却鲜有报道,且相关理论研究也比较少,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CDM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得出清洁发展机制应用于地源热泵项目可促进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针对地源热泵项目对小型项目方法学AMS-I.C进行了适当改进。其次,借助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模拟并对比了地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分别用于同一项目时的全年空调运行能耗,前者比后者每年可减少能耗109729.87KW·h,结果验证了地源热泵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节能。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CDM项目案例,详细探讨了该项目基准线方法学的选择、额外性分析、项目边界和泄漏的确定以及减排量计算等内容。对于该项目,在十年固定计入期内总共可减排380tCO2e。可见地源热泵项目具有一定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可以作为CDM项目实施。本课题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1BAC04B00)资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清洁发展机制理论介绍
  • 2.1 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背景
  • 2.1.1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2.1.2 京都议定书
  • 2.1.3 《京都议定书》通过之后的一些重要会议
  • 2.1.4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目前发展状况
  • 2.2 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规则
  • 2.2.1 清洁发展机制的参与资格
  • 2.2.2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相关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 2.2.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周期
  • 2.3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基础
  • 2.3.1 基准线
  • 2.3.2 额外性
  • 2.3.3 项目边界和泄漏
  • 2.3.4 监测方法学
  • 2.4 适用于小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规则
  • 2.5 小型项目方法学 AMS-I.C
  • 2.6 改进方法学 AMS-I.C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地源热泵系统简介
  • 3.1 地源热泵的定义
  • 3.2 地源热泵类型及特点
  • 3.3 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 3.4 国内外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地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模拟
  • 4.1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简介
  • 4.2 EnergyPlus 软件简介
  • 4.3 项目概况
  • 4.4 建筑围护结构
  • 4.5 模型建立
  • 4.6 设计参数及室内热源参数
  • 4.7 作息时间安排
  • 4.8 气象参数
  • 4.9 建筑负荷动态模拟
  • 4.10 方案一下空调系统设置及全年能耗模拟
  • 4.11 方案二下空调系统设置及全年能耗模拟
  • 4.12 本章小节
  • 第5章 清洁发展机制案例分析
  • 5.1 项目说明
  • 5.2 方法学选择
  • 5.3 项目基准线的确定和描述
  • 5.4 项目额外性的论证和评价
  • 5.4.1 投资分析
  • 5.4.2 技术分析
  • 5.4.3 普遍性分析
  • 5.5 项目边界和泄漏的确定
  • 5.6 项目活动减排量计算
  • 5.6.1 项目减排计入周期确定
  • 5.6.2 基准线情景排放量计算
  • 5.6.3 项目活动排放量计算
  • 5.6.4 项目泄漏量
  • 5.6.5 项目减排量
  • 5.7 项目监测计划
  • 5.7.1 监测结构
  • 5.7.2 监测数据
  • 5.7.3 监测设备安装
  • 5.7.4 数据收集
  • 5.7.5 数据校准
  • 5.7.6 数据管理
  • 5.7.7 监测报告
  • 5.8 环境影响评价
  • 5.9 利益相关方评价
  • 5.10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届“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03)
    • [2].全球碳博弈格局的演进与我国碳教育的推进[J]. 天府新论 2018(03)
    • [3].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国际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05)
    • [4].气候变局的挑战与澳门可持续发展[J]. 人民论坛 2010(14)
    • [5].沿海城市碳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1)
    • [6].试析试析《巴黎协定》中的国家自主贡献模式及中国的承诺[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01)
    • [7].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敏感区区域响应比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3)
    • [8].40年来广东省雨量、暴雨随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 水文 2010(06)
    • [9].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岸侵蚀问题及防范对策[J]. 自然科学进展 2008(10)
    • [10].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圳海域海洋环境响应及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2)
    • [11].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贫困的应对策略[J]. 阅江学刊 2015(03)
    • [12].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变化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8)
    • [13].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 [14].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降水量区域对比——以黑龙江、新疆和西藏三省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1)
    • [15].草原碳汇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内蒙古草业 2010(04)
    • [16].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森林分类贮碳效应分析——以武隆县为例[J]. 林业建设 2017(02)
    • [17].华北低山丘陵区土壤CH_4通量对脉冲降雨的响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10)
    • [18].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海洋颗石藻生理生态学响应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6)
    • [19].卧龙自然保护区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生理生态特征的海拔变化[J]. 四川林业科技 2011(01)
    • [20].后京都时代的国际产业竞争研究[J]. 经济学家 2010(07)
    • [21].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13—2016年的工作计划要求—谈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有效途径[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1)
    • [22].环境条件变化下滇池冬春季节浮游植物的演替特征[J]. 水生态学杂志 2020(03)
    • [23].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契机——气候危机的哲学反思[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5)
    • [24].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系统空间布局策略研究——以天津为例[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0(02)
    • [25].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6].卧龙竹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叶氮含量对海拔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0(03)
    • [27].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系统的碳汇作用研究——以天津为例[J]. 中国园林 2010(06)
    • [28].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09(06)
    • [29].陆地森林植被植物细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02)
    • [30].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挑战与完善[J]. 经济导刊 2010(04)

    标签:;  ;  ;  ;  

    地源热泵项目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