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纳米氧化铝对铼的吸附性能研究

改性纳米氧化铝对铼的吸附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实验用改性的纳米三氧化二铝作吸附剂,富集分离矿物样品中微量铼,研究了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以及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对铼吸附的行为及其机理,确定了最佳分离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实验考察了纳米TiO2,纳米SiO2,纳米Al2O3、纳米ZnO、普通Al2O3几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它们对铼离子的吸附率均小于9%,本实验选用纳米氧化铝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铝吸附剂对铼的吸附率可达93%以上,而未改性的吸附剂对铼的吸附率仅为8.32%。2.考察pH对不同浓度铼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23.5范围内小于20mg·L-1的铼可定量吸附,吸附率达到90%以上。室温下,加入200 mg吸附剂,振荡10 min,能定量地快速地吸附Re(VII);用1.5mL 0.5 mol·L-1 NaOH进行洗脱,Re(VII)的回收率可达99%以上,富集倍数为10。3.改性吸附剂对Re(VI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常温下,速率常数为14.442 g·mg-1·min-1,起始吸附速率h为13.006 mg·g-1·min-1,反应活化能为10.97 kJ·mol-1,将动力学数据与各种扩散模型拟合发现:吸附过程比较复杂,外部扩散和内部扩散同时控制着整个吸附过程,内部扩散系数Di为2.599×10-9cm2/s,外部扩散速率kES为0.0943min-1。4.改性吸附剂对Re(VII)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常温下饱和吸附容量为1.94 mg·g-1。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为:ΔG0 < 0,ΔH0 > 0,ΔS0 > 0,说明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剂吸附Re(VII)的常温平均吸附能为7.52kJ·mol-1,小于8,该吸附类型属于物理吸附。5.本实验方法的检出限为0.0325 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其中除Se(IV)、Cr(VI)、MoO42-离子有一定干扰外,其余离子的允许量均较大,MoO4(2-)在pH为6时可用改性吸附剂定量除去,Se(IV)、Cr(VI)在矿样中含量低于干扰离子的最大允许量,对吸附剂吸附Re(VII)和Re(VII)的测定不造成干扰。采用该法在铼钼钨合成样品中提取铼,效果良好。对国家标准样品GBW07285进行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结果令人满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铼资源及主要性质
  • 1.1.2 铼的市场状况及应用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1.2.1 铼的提取与富集的研究现状
  • 1.2.2 纳米材料在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 1.3 选题创新之处
  • 第2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铼、钼、钨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铼的测定
  • 2.3.1.1 吸收光谱
  • 2.3.1.2 显色反应的稳定性
  • 2.3.1.3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 2.3.1.4 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3.1.5 还原剂用量的影响
  • 2.3.1.6 工作曲线的绘制
  • 2.3.2 钼的标准曲线
  • 2.3.3 钨的标准曲线
  • 2.4 小结
  • 203的制备及分离富集铼的研究'>第3章 改性γ-Al203的制备及分离富集铼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剂的制备
  • 3.3.1.1 吸附剂的选择
  • 203与NH4HC03的比例选择'>3.3.1.2 γ-Al203与NH4HC03的比例选择
  • 3.3.2 吸附剂的表征
  • 3.3.3 溶液pH 值对离子吸附影响
  • 3.3.4 吸附剂用量的考察
  • 3.3.5 吸附时间的研究
  • 3.3.6 洗脱
  • 3.3.7 富集倍数
  • 3.4 小结
  • 第4章 改性吸附剂吸附铼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吸附动力学
  • 4.3.1.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3.1.2 吸附反应的活化能
  • 4.3.1.3 Weber-Morris 模型
  • 4.3.1.4 Boyd 扩散模型
  • 4.3.1.5 外部扩散模型
  • 4.3.2 吸附热力学
  • 4.3.2.1 吸附等温线
  • 4.3.2.2 吸附热力学模型
  • 4.3.2.3 吸附过程的类型
  • 4.3.2.4 吸附热力学参数
  • 4.4 小结
  • 第5章 改性吸附剂定量分离富集铼的分析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溶液的配制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共存离子的影响
  • 5.3.2 回收率的试验
  • 5.3.3 检出限的测定
  • 5.3.4 精密度的测定
  • 5.3.5 吸附剂的再生
  • 5.3.6 分析应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单分散球形纳米氧化铝[J]. 硅酸盐通报 2020(03)
    • [2].颗粒浓度对含纳米氧化铝石蜡光热特性的影响[J]. 建筑节能 2020(10)
    • [3].纳米氧化铝对菲的吸附[J]. 环境化学 2019(04)
    • [4].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7)
    • [5].生产高纯纳米氧化铝工艺成套技术的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9)
    • [6].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4)
    • [7].我校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评论文章[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8].粉煤灰在纳米氧化铝制备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7)
    • [9].硬脂酸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工艺[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8(01)
    • [10].不同形状纳米氧化铝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毒性[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02)
    • [11].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抑制电树枝生长能力的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6)
    • [12].纳米氧化铝改性灌封胶的研究[J]. 铸造技术 2014(03)
    • [13].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02)
    • [14].环氧树脂/活化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J]. 化工学报 2011(06)
    • [15].纳米氧化铝新工艺解工业化难题[J]. 中国粉体工业 2009(01)
    • [16].球形纳米氧化铝颗粒制备微晶陶瓷及传质动力学研究[J]. 材料工程 2020(03)
    • [17].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3)
    • [18].纳米氧化铝粒子对聚丙烯腈纤维物理吸附性能的影响[J]. 国际纺织导报 2016(07)
    • [19].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J]. 工业催化 2013(08)
    • [20].爆温控制合成γ型纳米氧化铝[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1(02)
    • [21].纸张涂布颜料用纳米氧化铝的改性及其研究进展[J]. 涂料工业 2011(09)
    • [22].纳米氧化铝新工艺[J]. 技术与市场 2009(03)
    • [23].纳米氧化铝增韧增强环氧树脂效果好[J]. 粘接 2009(12)
    • [24].纳米氧化铝对斑马鱼学习记忆水平的影响:粒径与铝离子的作用[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06)
    • [25].微量纳米氧化铝掺杂强化氧化锆陶瓷材料研究[J]. 陶瓷学报 2019(04)
    • [26].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改性工艺探讨[J]. 化工管理 2015(34)
    • [27].改性环氧树脂基纳米氧化铝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耐久性[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5)
    • [28].高纯低维纳米氧化铝生产工艺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4(05)
    • [29].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01)
    • [30].纳米氧化铝成石油化工业高端催化剂[J]. 有色设备 2011(01)

    标签:;  ;  ;  ;  

    改性纳米氧化铝对铼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