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流体特性及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研究

超临界CO2流体特性及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国际上对自然工质CO2跨临界循环研究的深入,扩展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的应用领域,提高系统的循环效率,加快其向实用化迈进是当前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重点对超临界CO2特性以及跨临界循环系统开展了研究。论文结合当量温度法,针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分析了采用内部热交换器、提高压缩机效率、利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双级压缩以及优化循环方式等措施对系统效率的提高幅度。通过对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的性能分析,得出了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的最佳高压压力和最佳中间压力计算关联式,为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理论支持。论文从分子间力和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分析了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了CO2亚稳态的特性以及气泡成核机理,分析了超临界流体相变机理,计算了亚稳相变中气泡形成所消耗的表面功,得到了该不可逆损失占理论膨胀功的比例。论文还针对CO2跨临界循环系统采用的润滑油,分析了合成润滑油的相关性能,对比分析得到POE和PAG最适合应用于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在压缩机和膨胀机中,泄漏损失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总结了各种型式的泄漏模型,重点分析了CO2超临界流体在平板模型中的泄漏,在相同入口压力下,得到了CO2的密度变化最大点的温度与泄漏量达到最大的温度的一致性,分析了润滑油和泄漏通道间隙对泄漏量的影响,得到了润滑油的含量对泄漏的影响较小,而泄漏通道的间隙对泄漏的影响最大。根据分析建立了超临界CO2泄漏实验系统,验证了对泄漏模型的理论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超临界CO2理论泄漏模型,对于设计CO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和膨胀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针对家用空调使用的管翅式换热器,建立了CO2气体冷却器和蒸发器模型,模拟了CO2气体冷却器和蒸发器管内换热及压降性能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了CO2跨临界空气-空气循环系统实验台,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不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良好,系统匹配性达到设计要求,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系统COP达到3.0,为CO2跨临界空调系统的实用化提供了实验数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2作为制冷剂的复兴'>1.2 CO2作为制冷剂的复兴
  • 2制冷循环部件研究进展'>1.3 CO2制冷循环部件研究进展
  • 2制冷系统仿真研究进展'>1.4 CO2制冷系统仿真研究进展
  • 2制冷循环应用研究'>1.5 CO2制冷循环应用研究
  • 1.6 今后研究的重点
  • 1.7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本章小结
  • 2 跨临界循环热力学分析'>第二章 CO2跨临界循环热力学分析
  • 2.1 循环比较的基准-当量温度法
  • 2跨临界循环的最优高压压力'>2.2 CO2跨临界循环的最优高压压力
  • 2.3 系统基本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 2跨临界循环性能的措施'>2.4 提高CO2跨临界循环性能的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2非极性流体特性研究'>第三章 CO2非极性流体特性研究
  • 3.1 实际气体分子间力
  • 3.2 气液表面性质
  • 2亚稳态和气泡成核的解释'>3.3 CO2亚稳态和气泡成核的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2跨临界系统润滑油性能研究'>第四章 CO2跨临界系统润滑油性能研究
  • 4.1 润滑油的选择及种类
  • 4.2 制冷剂与润滑油的分子式
  • 4.3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2泄漏分析'>第五章 超临界CO2泄漏分析
  • 5.1 泄漏通道形式
  • 2泄漏的机理分析'>5.2 超临界CO2泄漏的机理分析
  • 2泄漏的实验研究'>5.3 超临界CO2泄漏的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2管翅式换热器的模拟计算与优化'>第六章 CO2管翅式换热器的模拟计算与优化
  • 2气体冷却器的模拟计算'>6.1 CO2气体冷却器的模拟计算
  • 2蒸发器的模拟计算'>6.2 CO2蒸发器的模拟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2风冷系统实验研究'>第七章 CO2风冷系统实验研究
  • 2风冷系统实验装置'>7.1 CO2风冷系统实验装置
  • 7.2 实验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 7.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申报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用新型膨胀机的研发[J]. 制冷学报 2010(05)
    • [2].环保型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甘肃科技 2014(09)
    • [3].CO_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4].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9(06)
    • [5].CO_2跨临界循环中绝热毛细管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J]. 流体机械 2016(11)
    • [6].三种单级CO_2跨临界循环性能[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7].带膨胀机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变工况特性[J]. 流体机械 2008(04)
    • [8].CO_2跨临界循环与传统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J]. 流体机械 2019(01)
    • [9].CO_2跨临界循环耦合绝热吸收型两级溶液除湿系统性能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5)
    • [10].动车CO_2冷媒空调跨临界循环系统控制[J].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19(09)
    • [11].CO_2跨临界循环气体冷却器的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3(09)
    • [12].不同型式CO_2跨临界循环模拟计算与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7(09)
    • [13].高效可再生式能源利用——CO_2热泵技术展望[J]. 新技术新工艺 2011(10)
    • [14].CO_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制冷与空调 2008(02)
    • [15].膜式溶液除湿空调与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一体化系统性能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 [16].CO_2跨(亚)临界制冷人工冰场的分析与研究[J]. 制冷技术 2020(02)
    • [17].CO_2跨临界循环和氟利昂制冷剂循环性能分析[J]. 流体机械 2011(06)
    • [18].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混合物热物性预研究[J]. 制冷学报 2009(03)
    • [19].CO_2制冷技术的研究发展[J]. 节能 2017(12)
    • [20].制冷工质在低温发电中的热力学分析[J]. 热科学与技术 2009(03)
    • [21].跨临界循环高温热泵的控制方法[J]. 节能技术 2008(05)
    • [22].利用LNG冷能与工业余热跨临界循环参数分析[J]. 煤气与热力 2019(10)
    • [23].CO_2跨临界循环中非绝热毛细管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J]. 流体机械 2016(07)
    • [24].中温烟气为热源的CO_2跨临界循环改进及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8)
    • [25].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最优压力关联式误差分析[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10(04)
    • [26].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热水器用气冷器的优化设计[J]. 流体机械 2008(03)
    • [27].应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的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的模拟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01)
    • [28].一种烧结余热复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构建与分析[J]. 烧结球团 2019(06)
    • [29].N_2O跨临界二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回热特性[J]. 化学工程 2010(06)
    • [30].CO_2跨临界循环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设计与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 2008(10)

    标签:;  ;  ;  ;  

    超临界CO2流体特性及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