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重庆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临床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与该种药物的年用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重庆地区儿童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了解重庆儿童医院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 , IPD)发病的大致情况和SP对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对2002-2005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年用量与SP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直线回归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PCR扩增70株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SP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分析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回顾分析2003-2005年重庆儿童医院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胸膜炎住院患儿血、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或胸水标本培养SP的阳性率。结果:2002-2005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用药频度整体呈下降趋势,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无显著变化,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用量与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变化均无相关性;70株耐红霉素SP临床分离株中,有44株同时携带ermB和mefA两种基因,占62.86%,有6株仅携带ermB基因,有19株仅携带mefA基因,仅有1株未发现携带有ermB或mefA基因;2003-2005年分别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胸膜炎住院患儿的血、CSF或胸水标本中培养出SP各1例,2例为红霉素耐药株,1例未作药敏。检验科这3年中从不同标本共培养分离1027株SP,其中从血液分离出6株,CSF和胸水中各培养出1株。这8株SP中6株对红霉素耐药,血培养中有1株对所有药物都敏感,1株分离自CSF的SP未作药敏。1027株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9%。结论:2002-2005年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与该类药物的用量无相关性,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可能与院外广泛使用该类抗生素、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以及SP多重耐药有关;与其他地区的报道不同,ermB基因介导的靶修饰作用和mefA基因介导的外流排出机制的共同作用是重庆儿童医院SP临床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2003-2005年SP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败血症、化脓性胸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占总的重庆儿童医院这三类侵袭性疾病住院患儿的1.9%,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上不建议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SP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