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哲学思想初探 ——以《庄子内篇义》为例

吕惠卿哲学思想初探 ——以《庄子内篇义》为例

论文摘要

《庄子内篇义》以对《庄子》(内篇)作注为依托,是至今吕氏流传下来的较为完整的著作之一。它既体现了吕氏较高的注庄成就,又折射出了吕氏本人的哲学思想。在《庄子内篇义》中,吕氏向我们展示了《庄子》(内篇)“本末贯通”之逻辑体系,使我们对《庄子》(内篇)的逻辑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又向我们阐释了《庄子》(内篇)的“唯用”之实质,将《庄子》与时代现实、人生理想相结合,使得庄文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虚”的状态与人世社会的“实”的情况融合在一起。他既把握住了《庄子》(内篇)各篇的本义,丰富了“道”、“无为”、“神”、“心”等哲学概念的内涵,又对《庄子》(内篇)的内涵进行了发挥,在《庄子内篇义》中将“有为”与“无为”辩证统一在一起,调和了庄、孔思想,融合了儒道哲学,发扬了王安石的“变”、“性命之理”等思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吕氏《庄子内篇义》在治庄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庄子内篇义》各篇哲学思想分析
  • 一 《逍遥游义》的思想
  • 二 《齐物论义》的思想
  • 三 《养生主义》的思想
  • 四 《人间世义》的思想
  • 五 《德充符义》的思想
  • 六 《大宗师义》的思想
  • 七 《应帝王义》的思想
  • 第二章《庄子内篇义》的阐释特点
  • 一 吕氏认为《庄子》(内篇)是一个“本末贯通”的逻辑体系
  • 二 吕氏认为《庄子》(内篇)的实质是“唯用之学”
  • 三 吕氏在《庄子内篇义》中试图调和庄、孔思想,融合儒道哲学
  • (一) 关于《齐物论》中“瞿鹊子问长梧子”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二) 关于《人间世》中“孔子适楚”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三) 关于《德充符》中“鲁有兀者王骀”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四) 关于《德充符》中“鲁有兀者叔山无趾”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五) 关于《大宗师》中“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段中的孔子形象
  • (六) 关于《大宗师》中“颜回见仲尼”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七) 关于《大宗师》中“颜回曰”一段中的孔子形象
  • 第三章 《庄子内篇义》的哲学成就
  • 一 《庄子内篇义》对若干重要哲学概念,包括“道”、“无为”、“神”、“心”等的诠释,更加深刻和丰富
  • (一) 道
  • (二) 无为
  • (三) 神
  • (四) 心
  • 二 《庄子内篇义》对《庄子》(内篇)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一) 《逍遥游义》对《逍遥游》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二) 《齐物论义》对《齐物论》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三) 《养生主义》对《养生主》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四) 《人间世义》对《人间世》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五) 《德充符义》对《德充符》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六) 《大宗师义》对《大宗师》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七) 《应帝王义》对《应帝王》本义的贴近和发展
  • 三 吕氏《庄子内篇义》对王安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一) 关于王安石思想中“变”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 关于王安石认为庄子之书通“性命之理”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 (三) 对于王安石庄子哲学中“有为”、“无为”的批判和继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吕惠卿哲学思想初探 ——以《庄子内篇义》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