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论文摘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持续的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这种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取得的,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取得的,其中西部更为明显。 西部目前的经济增长不但涉及到经济体制的转型,即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同时也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而这两个方面的转型是相辅相成的。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和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制度在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变迁机理就是找到一个理解西部近年来经济增长现状的一个窗口或一把钥匙。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方向应当是环保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就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变迁,就是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各项制度的配套,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但是以前和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对西部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等问题。而目前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并不得力,加之西部一直就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对西部的发展就更为重要。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其实就是制度问题,通过制度视角分析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不当的原因,采取措施使生态环境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走良性发展的道路,这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途径。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在理论构建的层面上,本文指出:相对于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是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新视角。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创新之处。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指出,西部的经济增长实际是制度变迁推动的,并对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作了实证研究后得出西部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以及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之间的关系。指出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内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只有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实现环保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充要条件。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转变是通过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去完成的,通过对各主体在西部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制度分析,对以前文献中有关西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行为动机分析不足的问题,做了尝试,将行为和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

论文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理论工具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3 西部经济增长现状和西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
  • 3.1 西部经济增长现状研究
  • 3.2 西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及含义
  • 3.3 问题的提出
  • 4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研究
  • 4.1 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
  • 4.2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判定方法
  • 4.3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 4.4 影响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分析
  •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
  • 5.1 制度与制度变迁
  • 5.2 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分析
  • 5.3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实证分析—以西安和温州为例
  • 5.4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经济主体行为—制度分析
  • 5.5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则和目标
  • 5.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标准
  • 6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设想
  • 6.1 要素市场的开放
  • 6.2 加快西部国企改革
  • 6.3 大力发展西部民营经济
  • 6.4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
  • 6.5 加大政府向西部倾斜的优惠政策
  • 6.6 政府职能应从“全能政府”转化为“有效政府”
  • 6.7 信用制度的建立
  • 6.8 法律制度的完善
  • 7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研究
  • 7.1 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西部环境保护的制度分析
  • 7.3 西部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06)
    • [2].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准[J]. 中国国情国力 2008(09)
    • [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经济增长极转型升级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6(09)
    • [4].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经济增长[J]. 理论探讨 2013(03)
    • [5].资本、劳动及技术水平与西部经济增长——基于陕西省1952~2011年的数据[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6].电商 西部经济增长的法杖?[J]. 中国西部 2012(25)
    • [7].2016湖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J]. 民族大家庭 2016(04)
    • [8].动向[J]. 新西部 2012(08)
    • [9].教育对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10].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优势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0)
    • [11].人力资本与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作用研究[J]. 河北企业 2008(05)
    • [12].西部自然资源对东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05)
    • [13].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与FDI动态关系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求索 2010(03)
    • [14].加快推进西部中小企业上市的建议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 时代金融 2011(21)
    • [15].打造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西部经济增长新一极——重庆市西部大开发10周年侧记[J]. 西部交通科技 2010(11)
    • [16].新定位:固本强基[J]. 中国农村金融 2012(13)
    • [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西部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8].神宁,贺兰山下的奇葩[J]. 中国煤炭工业 2010(11)
    • [19].能源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阻力的对比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1)
    • [20].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思考[J].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4)
    • [21].中央主推西部均衡开发[J]. 瞭望 2009(35)
    • [22].三秦煤海的霓裳羽衣曲[J]. 中国煤炭工业 2011(01)
    • [23].西部经济增长与发展:来自制度—结构主义的解释——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 人文杂志 2009(01)
    • [24].人力资本流动与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26)
    • [25].西部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6].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9(02)
    • [27].卫生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04)
    • [28].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商业经济 2008(04)
    • [29].西部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7)
    • [30].丝绸之路上的黑色咏叹[J]. 中国煤炭工业 2010(12)

    标签:;  ;  ;  ;  ;  ;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