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光传输中调制格式的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光传输中调制格式的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IP数据流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单信道速率从10Gbit/s向40Gbit/s甚至更高速率的转变,速率的提高使符号的持续时间相应减小,从而导致高速传输系统对光纤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的容忍度急剧下降,对光信噪比(OSNR)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信号的窄脉冲传输使得信道内非线性成为影响高速传输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解决高速传输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新型调制格式,如OFDM、DQPSK和QPSK等。采用新型调制格式显著提高了高速传输系统的性能,但在用其抑制某些问题的同时,其还将存在或引入其他一系列问题。采用OFDM可以有效抑制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影响,但光OFDM系统中窄的频谱间隔和高的峰均功率比会导致极大的非线性效应,另外采用相干接收的OFDM系统还将受到I/Q (inphase/quadrature phase)不平衡的影响;DQPSK对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有较高的容忍性,且能有效抑制非线性效应,但其对高速传输系统中的主要非线性效应—信道内非线性的抑制效果有限;采用相干接收的QPSK系统具有高的接收灵敏度,但其受接收端I/Q不平衡的影响比较大。本文针对高速传输系统中的新型调制格式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对光OFDM系统中非线性损伤的补偿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光相位共轭(OPC)在采用集总放大的链路中补偿非线性效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OPC配置,并将其用于补偿光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该优化配置通过增加合适长度的光纤和EDFA,对OPC在链路中的位置进行优化,使OPC前后的功率包络关于零累积色散点对称,从而提高了OPC补偿非线性的效率。本文在40Gb/s OFDM系统中对提出的优化OPC配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普通OPC部分补偿了非线性的影响,而优化OPC配置显著抑制了非线性效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OFDM系统的性能。与采用普通OPC的系统相比,采用优化OPC配置的系统在最大Q因子、非线性门限值和传输距离上分别提高了1.6dB、2dB和1倍。2)对高速传输的DQPSK系统中信道内非线性的补偿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偏振的DQPSK系统中的信道内非线性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偏振调制器将DQPSK信号中的相邻符号调制到正交的偏振态上,从而降低了相邻符号间的相互影响,有效抑制了信道内非线性。本文对采用正交偏振的40Gb/s DQPSK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将其与普通DQPSK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显示,普通DQPSK系统受到信道内非线性的影响,而在正交偏振的作用下,信道内非线性得到有效抑制,使得系统性能显著提高,最大Q因子和非线性门限值分别提高了约2dB和4dB。3)对采用相干接收的QPSK和OFDM系统中接收端的I/Q不平衡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统计特性的I/Q不平衡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中I路和Q路信号的均值、方差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出系统的I/Q不平衡参数,并对其进行补偿。本文分别在采用相干接收的40Gb/s QPSK和OFDM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抑制了I/Q不平衡对系统的影响,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在该补偿方法的作用下,系统的Q因子达到了I/Q平衡时的Q因子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速传输面临的挑战
  • 1.3 高速传输中的关键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速光传输中的新型调制格式
  • 2.1 (D)QPSK调制格式
  • 2.2 OFDM调制
  • 2.3 仿真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优化OPC配置的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补偿
  • 3.1 相干光OFDM
  • 3.2 光相位共轭(OPC)技术
  • 3.3 OPC优化配置
  • 3.3.1 优化OPC配置的理论分析
  • 3.3.2 优化OPC配置的设计
  • 3.4 仿真设置及仿真结果
  • 3.4.1 仿真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及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正交偏振的DQPSK系统中的信道内非线性补偿
  • 4.1 比特间正交偏振
  • 4.1.1 正交偏振DPSK的实现
  • 4.2 正交偏振DQPSK的实现
  • 4.2.1 正交偏振DQPSK中预编码器和DLI的设置
  • 4.2.2 400b/s正交偏振RZ-DQPSK信号的产生
  • 4.3 仿真设置及仿真结果
  • 4.3.1 仿真设置
  • 4.3.2 仿真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相干接收QPSK和OFDM系统中的I/Q不平衡补偿
  • 5.1 相干接收中I/Q不平衡的产生
  • 5.2 I/Q不平衡补偿方法
  • 5.2.1 已有的I/Q不平衡补偿方法
  • 5.2.2 基于接收信号统计特性的I/Q不平衡补偿方法
  • 5.3 仿真设置及仿真结果
  • 5.3.1 仿真设置
  • 5.3.2 仿真结果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发表论文
  • 博士攻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虚实一体化的DQPSK调制与解调系统[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12)
    • [2].Implementation of area optimization precoder in a 40 Gb/s PolDM-DQPSK system[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0(06)
    • [3].40Gb/s光DQPSK传输系统性能分析[J]. 光通信技术 2010(01)
    • [4].Non-feedback precoder for optical DQPSK modulation[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0(09)
    • [5].基于FPGA的π/4DQPSK调制[J]. 信息技术 2009(06)
    • [6].全数字π/4-DQPSK调制的FPGA设计[J]. 科技广场 2008(10)
    • [7].基于FPGA的π/4DQPSK调制[J]. 中国新通信 2008(03)
    • [8].π/4-DQPSK调制技术的仿真及实现[J]. 大众科技 2009(09)
    • [9].光DQPSK调制格式原理及仿真[J]. 光通信研究 2008(05)
    • [10].基于FPGA实现/4-DQPSK调制解调的一种方法[J]. 信息通信 2013(07)
    • [11].基于声光效应的无线激光DQPSK调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9)
    • [12].π/4DQPSK载波跟踪环的设计与实现[J]. 通信技术 2010(09)
    • [13].Generation of DQPSK format and its performance against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9(01)
    • [14].数据链中DQPSK调制解调仿真[J]. 信息通信 2020(01)
    • [15].DQPSK调制工程实现[J]. 移动通信 2012(S1)
    • [16].π/4-DQPSK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快捕和跟踪[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1(05)
    • [17].一种基于FPGA的DQPSK调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 通讯世界 2015(12)
    • [18].基于FPGA的π/4-DQPSK调制设计[J]. 微处理机 2012(04)
    • [19].直扩通信系统中DQPSK解调算法的改进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09(08)
    • [20].WTD发布40Gbit/s RZ-DQPSK Transponder模块等系列新品[J]. 光通信研究 2011(02)
    • [21].AR模型在DQPSK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11(04)
    • [22].基于SOA-FWM的DQPSK光信号加/解密方案[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3].高动态环境下猝发DQPSK系统载波跟踪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 2015(13)
    • [24].一种采样率可调的中频DQPSK调制方法设计[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5].π/4-DQPSK调制系统的差分解调信息容量近似分析与计算[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03)
    • [26].高效的联合卷积DQPSK编码调制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10)
    • [27].基于FPGA的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J]. 广西通信技术 2011(02)
    • [28].LDPC Coded DQPSK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05)
    • [29].基于FPGA的一种DQPSK设计思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1)
    • [30].基于NRZ\RZ-DQPSK-OOK的再调制WDM-PON系统研究[J]. 新型工业化 2012(07)

    标签:;  ;  ;  ;  ;  

    高速光传输中调制格式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