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上海双年展渐渐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本文试图以2006年上海双年展为例,探索双年展意义建构的过程。本次研究首先是对策展方使用AHP层级法范畴之成对比较法进行决策分析,其次是对媒体进行内容分析和构架模式视角的意义建构,最终将两项分析进行比较,探讨影响这两次意义建构的因素以及两次意义建构产生异同的原因,最终寻求上海2006年双年展意义支配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停步、转身、反思: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王慰慰访谈[J]. 当代美术家 2019(04)
- [2].“从地下走向国外”的状态应该改变——上海双年展的价值[J]. 艺术当代 2018(09)
- [3].光明永在前[J]. 艺术当代 2016(08)
- [4].给理论去魅:2016上海双年展的现场[J]. 艺术当代 2017(01)
- [5].以身体来发问,用体验来解答——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部分作品有感[J]. 艺术科技 2017(06)
- [6].上海双年展——艺术与思辨[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4)
- [7].吉哈塔克与上海双年展的政治底色[J]. 画刊 2017(01)
- [8].“何不再问”向死而生的艺术诘问 也说2016上海双年展现象的六个问题[J]. 收藏投资导刊 2017(02)
- [9].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J]. 艺术界 2017(01)
- [10].社会工厂:火红年代里的冷静思考——第十届上海双年展[J]. 画刊 2014(12)
- [11].上海双年展的色彩表达[J]. 流行色 2015(02)
- [12].双年展拒绝先锋派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专访[J]. 新民周刊 2014(43)
- [13].贴近世博,回应城市主题——从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看世博会影响[J]. 科学生活 2010(12)
- [14].巡回排演的逻辑——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综述[J]. 画刊 2010(12)
- [15].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作品选[J]. 画刊 2010(12)
- [16].问题与困境:都市文化建构中的上海双年展[J]. 都市文化研究 2010(00)
- [17].领略[J]. 养生大世界 2011(01)
- [18].何不再问,2016年第11届上海双年展[J]. 中国艺术 2016(04)
- [19].草创之初:上海双年展早期历程——李向阳访谈[J]. 艺术当代 2016(08)
- [20].上海双年展之路[J]. 艺术当代 2016(08)
- [21].用材料承载艺术 欧缔兰携手林明弘参加2014年上海双年展[J]. 纺织服装周刊 2014(45)
- [22].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J]. 美术文献 2014(09)
- [23].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J]. 艺术界 2015(01)
- [24].全国美展双年展傻傻分不清[J].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4(11)
- [25].双年展模式研究——以“快城快客—2008上海双年展”为例[J]. 大众文艺 2013(24)
- [26].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第九届上海双年展[J]. 画刊 2012(11)
- [27].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J]. 艺术界 2012(06)
- [28].双年展创新模式:巡回排演[J]. 上海采风 2010(04)
- [29].“巡回排演”——2010上海双年展[J]. 流行色 2011(03)
- [30].巡回排演——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