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稀有放线菌体内遗传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2.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系统的初步建立

1.稀有放线菌体内遗传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2.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系统的初步建立

论文题目: 1.稀有放线菌体内遗传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2.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系统的初步建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微生物学

作者: 田永强

导师: 覃重军,赵国屏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研究是从200株稀有放线菌中检测线型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检测到大多数稀有放线菌的染色体为线型染色体,同时在稀有放线菌中检测到7个环型质粒、两个线型质粒、一个噬菌体。对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SC119分离到的6.8kb质粒pSR119在体内有8-10个拷贝,序列分析揭示该质粒有12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发现编码接合转移蛋白的基因、转位酶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等。而对诺卡氏菌(Nocardia)SC174体内的63kb噬菌体的序列分析它具有7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有编码外壳蛋白、尾蛋白、整合酶等噬菌体特征性蛋白的基因。同时在对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U32线型染色体复制起始区的研究证实884bp的dnaA与dnaN基因间序列包含了19个DnaA盒子及两个13个碱基组成的富含AT区,这些特征与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的复制起始区(oriC)特征相似。将884bp片段连接到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上得到的质粒pTYQ9可以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中自主复制,但是该质粒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不稳定。pTYQ9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以两个拷贝存在。虽然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体内稳定复制需要完全的19个DnaA盒子及两个富含AT区,但是只要其中一个富含AT区与部分DnaA盒子就足够维持质粒的复制,暗示不同的区域都能维持复制功能。对来源于不同真细菌的oriC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发展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建有能携带超过50kb外源DNA片段并能在链霉菌自主复制的载体。利用链霉菌线型染色体的端粒与线型质粒的复制子以及细菌人工染色体的基本功能单元构建了一系列克隆载体pTQ50、pTQ51、pTQ52、pTQ53,它们具有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选择的基本功能单元,也能在链霉菌中稳定地自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部分

综述一 体内重组工程: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一种新武器

综述二 稀有放线菌质粒生物学研究进展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稀有放线菌体内遗传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在稀有放线菌中检测线型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U32 线型染色体复制起始区的克隆与特征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SC119 质粒pSR119 的生物学特征及功能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诺卡氏菌(Nocardia)SC174噬菌体NC174的序列特征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链霉菌DNA 大片段遗传操作系统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链霉菌人工染色体的初步构建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利用体内同源重组克隆链霉菌线型染色体端粒区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实验材料与方法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8-29

参考文献

  • [1].7种植物内生和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D]. 张月静.东北农业大学2015
  • [2].七株植物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D]. 张举成.云南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链霉菌基因组中DNA大片段的基因置换与克隆[D]. 白林泉.华中农业大学1999
  • [2].海洋放线菌抗MRSA菌株的筛选及菌株AM105活性物质的研究[D]. 黄惠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
  • [3].四株海洋放线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 侯艳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4].变铅青链霉菌66内源质粒SLP2和SLP3的研究[D]. 许铭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5].吸水链霉菌17997中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D]. 赫卫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6].Geldanamycin产生菌吸水链霉菌17997中安莎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研究[D]. 高群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7].1.从16S rRNA限定性酶切片段多样性上考察北里属(Kitasatosporia)的分类 2.放线菌KO-7132的分类学研究[D]. 阎旭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
  • [8].无抗菌活性放线菌的激活和抗生素筛选新方法的研究[D]. 路福平.华南理工大学1996
  • [9].吸水链霉菌10-22的cvh基因簇和hmr19基因的生物学特征[D]. 王恒安.上海交通大学2006
  • [10].海绵放线菌的分离和多样性研究[D]. 张海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标签:;  ;  

1.稀有放线菌体内遗传因子的生物学研究 2.链霉菌DNA大片段遗传操作系统的初步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